预案编号: 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 会昌县信息公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信息公开 > 县生态环境局 > 专栏 > 应急预案备案信息公示

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访问量:

预案编号:JXSL-HJYA-2022-02

号:第二版(修订)(2022年)

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实施单位: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二O二二年十月


建设单位: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

人:杨赋斌

联系电话:13879790627

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承诺:

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其所有附件材料真实有效,无弄虚作假行为,并对材料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特此承诺。

    

    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                                                                                 2022 1015



关于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

领导小组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有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应急预案应当每三年至少研究修订一次,为确保完成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工作领导小组,为推进编制工作顺利进行。

易学军

副组长:杨剑斌

文星明、文小华、钟耀华、文森禄

                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

               20228月  5



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编制说明

公司为了顺利推进《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成立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编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后认真组织收集整理最新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并组织学习,同时对公司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危险目标进行整理。

本《预案》制定专人起草,组织相关人员集体讨论评审,再修改,再评审,最终定稿。

     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                                   20221015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令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生产特性,遵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各项规定,完成了《赣州石磊稀土材料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预案,现予批准并颁布实施。

本预案力求合规性、透明性和可操作性,对本公司的应急指挥响应、处置作了具体描述,是本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范性文件,是指导本企业实施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的依据和行为准则。自本应急预案实施之日起,公司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本预案为修订预案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发布后,立即生效,自本修订预案发布之日起,上一版预案自动作废,待更新预案发布时执行更新的预案。

本次预案自2022 1015日起实施。

                                   人:                

                                发布日期:202210月15日                   


关于发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车间: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环保应急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对突发环境事故能科学、及时的进行应急处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各项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修订预案,现予以颁布执行,既本修订预案发布之日起,上一版预案自动作废,望各部门组织学习,认真落实,做好公司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救援准备工作。

   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                                 20221015



目录



1 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1.1 编制过程概述

1.2 重点内容说明

1.3 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说明

1.4 评审情况说明

1.5 演练暴露问题及解决措施

2 总 则

2.1 编制目的

2.2 编制依据

2.3 适用范围

2.4 事件分级

2.5 应急预案体系

2.6 工作原则

2.7 与上级应急预案的衔接

3 应急救援机构与职责

3.1 组织体系

3.2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职责

3.3 应急联动组织

4 预防与预警机制

4.1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

4.2 预警

4.3 报警

5 应急处置

5.1 响应程序

5.2 分级响应

5.3 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5.4 应急联动响应

5.5 应急启动程序

5.6 信息报告

5.7 先期处置

5.8 指挥与协调

5.9 现场处置

5.10 跟踪环境监测

5.11 信息发布

5.12 应急状态终止

5.13 应急终止的条件

6 后期处置

6.1 人员安置及损失赔偿

6.2 保险

6.3 现场洗消和恢复生产

6.4 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6.5 生态环境恢复

6.6 事后调查与评估

7 应急保障

7.1 人力资源保障

7.2 财力保障

7.3 物资保障

7.4 医疗卫生保障

7.5 交通运输保障

7.6 治安维护

7.7 通信保障

7.8 科技支撑

7.9 园区应急保障

8 实施与管理

8.1 应急培训和演练

8.2 预案的教育、宣传

8.3 奖励与责任追究

8.4 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

9 附则

9.1 名词与术语定义

9.2 预案签署和解释

9.3 预案实施

附件与附图

附件1  环评批复

附件2  应急组织人员名单

附件3  相关单位和人员通讯录

附件4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附件5  现场处置方案

附件6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格式)表

附件7 应急监测合同复印件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1:16000)

附图2  厂区平面布置图

附图3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附图4 项目消防设施及疏散路线图

附图5 项目雨水、污水管网分布图

附图6  环境风险源分布图

1应急预案编制说明

1.1编制过程概述

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原公司名称江西石磊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于2022322日取得会昌县行政审批局变更后营业执照 (以下简称“企业”)计划编制《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印发的《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企业可以自行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因此公司于20228月自行编制《预案》。

本预案为修订预案,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印发的《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第十二条,企业结合环境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至少每三年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及时修订:(1)面临的环境风险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的;(2)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发生重大变化的;(3)环境应急监测预警及报告机制、应对流程和措施、应急保障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4)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5)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对环境应急预案作出重大调整的;(6)其他需要修订的情况。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重大修订的,修订工作参照环境应急预案制定步骤进行。对环境应急预案个别内容进行调整的,修订工作可适当简化。

本预案根据20185月发布的《江西石磊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自20185月初次发布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至今,公司的产品、生产规模、工艺及设备均无发生变化,主要变化为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人员及周边面临的环境风险、应急资源发生变化。

20185月发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来,本公司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但在预案执行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①公司管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因调岗或离职原因,替岗人员在预案的学习及认识不够,且时间上错过预案的培训及应急演练时间,②、因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公司从管理层到一线工作人员在预防及保护措施意识上有所松懈。③、应急保障物资在损坏和缺失情况下未及时更换和添置④、随着近些年城镇化发展,乡村居民往城镇移民的人口增加,造成本公司周边的筠门岭镇及周田镇人口增加,因周边人口增加,本公司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周边面临的环境风险增加,针对上述问题,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完善及修订本预案。

编制工作开始前,公司成立了修订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任务和时间安排,确保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编制工作组根据企业基本情况资料,进行了现场勘查,通过分析和论证,对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识别出企业存在的环境风险源并对环境风险进行分级。在调查、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企业现有的事故预防措施、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评估了企业的应急能力,对有待改进之处提出了完善建议。

在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类型和影响范围,编制应急预案。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具体安排。20229月《修订预案》草案编制完成,经企业内部多次研讨修改,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再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1.2重点内容说明

在内容结构上,《预案》共包含10个部分,分别为:编制说明、总则、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后期处置、应急保障、实施与管理、附则、附图与附件。其中总则部分包括编制背景、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工作原则、预案体系、适用范围和事件分级。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部分建立了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各部门领导、员工组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体系,明确了应急指挥机构和各工作组应该承担的职责,确保紧急状态下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各项救援任务真正落到实处。预防与预警机制部分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各危险源的监控提出明确要求,对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对预警级别的确定、预警的发布和解除进行了规范。应急响应部分包括预案启动条件、分级响应及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等。对指挥与协调、疏散隔离、应急人员安全防护、受伤人员救治、应急监测及应急种终止等环节做出了相应规定。应急保障部分建立了预案实施的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应急队伍保障、经费保障、应急物资装备保障、通信保障、信息保障等。

1.3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说明

《预案》在公司内部广泛征求意见,收到了若干关于完善应急处置措施方面的意见,预案编制工作组采纳了这些意见,对《预案》应急处置措施进行了完善。

1.4评审情况说明

《预案》在初稿编制完成后,组织了3位专家通过函审的形式对《预案》进行评审,评审结论为:通过评审,专家根据《预案》的内容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经进一步完善后可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编制单位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本《预案》。

1.5演练暴露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企业以往演练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特殊风险的管理、标准操作程序方面较差。

2)演练过程很大程度上以宣传性、演示性为主,只“演”不“练”,没有真正发挥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教育员工的作用。

3)演练过程人员不严肃、服装不整齐、松散不紧张,处理事故较慢、汇报不及时、交接过程不明确,领导也没有具体指挥,只是听汇报,演练人员对处理事故的步骤不清楚,程序较乱。

4)演练过程有的人员对风向发生变化或者出现其他意外情况,不能及时判断,对存在的风险估计不足,有个别人员对处理事故的步骤不清楚,对防护器材的使用不够熟练。

解决措施:

1)针对特殊风险进行多次演练,并及时总结不足,在下次演练过程多加注意。

2)演练以“练”为主,总指挥在指挥过程中注意观察员工操作,在演练结束后对员工进行惩奖制,以提高员工积极性,同时总指挥也应该以身作则,带动员工。              

3)在演练前对员工进行全面的充足的培训,告知员工面对演练过程发生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理方法,并可在演练之前进行专门的防护器材使用培训,保证员工在演练过程正确规范使用防护器材。


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企业为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或由生产事故次生、衍生的各类环境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通过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完善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救援抢险队伍的衔接和联动体系,为企业有效、快速应对环境污染,保障区域环境安全提供科学的应急措施。

2.1编制目的

为提高企业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快速、科学、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的应急机制,控制事件危害的蔓延,减小伴随的环境影响,加强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工作对接,保障环境安全,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2.2编制依据

2.2.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月修订,201511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1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1026日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91日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91日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21419日修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2月修订,201271日实施);

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124日修订,2012127日实施);

10)《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14729日);

11)《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12)《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

13)《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令第17号);

14)《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1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16)《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

1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发布,20153月修订,201571日实施);

18)《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1号发布,20155月修订,201571日实施);

19)《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5号发布,2015629日修订实施);

20)《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

21)《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2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程序规定》(环发[2013]85号);

23)《企业突发环境突发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11日实施)。

2.2.2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及行政规章

1)《2018年江西省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赣环监字[2018]11号);

2《江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

《江西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赣府厅发20141号;

3《江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赣府厅字202093号;

4《赣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赣市环监字20186)

5)《赣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调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情况的通知》(赣市环监字[2018]7号)。

6赣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19年赣州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赣市环监字20195)

7)《赣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8《赣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1316

9)《会昌县工业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0)《会昌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2.3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函〔201434号);

2)《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

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5)《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7)《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程》(GB20576-GB20602);

8)《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卫监督发〔2005272号);

9)《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10)《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23-2009);

1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

1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4)《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

1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2.2.4企业的相关文件依据

1)《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年产50000吨无水氟化氢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2.3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 运营、生产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危化品等方面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凡属企业发生如下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控制和处置行为,均适用本预案。

1)在运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污染企业周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的泄漏事故;

2)在运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污染企业周边环境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火灾、爆炸、泄漏以及次生突发环境事件;

3)因遭受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如:台风、地震等)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

4)其他突发环境事件。

2.4事件分级

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将本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与政府相衔接级环境事件(Ⅰ级)、企业级环境事件(Ⅱ级)和车间级环境事件(Ⅲ级)。

2.4.1Ⅲ级:车间级环境事件

车间级环境事件(Ⅲ级)即为企业内发生的环境事件,影响范围仅局限于企业的事件发生单元(如生产车间、仓库等),未波及该项目全厂范围,具体事件划分如下:

①现场发现存在废水或废气事故排放迹象或可能造成超标排放,但班组可处置控制,不会影响企业其他区域;

②现场发现存在火灾迹象或可能达到爆炸条件等迹象,但班组可处置控制,不会影响企业其他区域;

③危险废物发生泄漏,但能控制在危废贮存区,不会影响企业其他区域。

该类事件企业利用自身应急力量可以轻易控制,不必报告会昌市环保应急救援指挥部,但应将事件经过予以记录,保存在企业环境管理档案中备查。

2.4.2Ⅱ级:企业级环境事件

企业级环境事件(Ⅱ级)即为企业内发生的环境事件,影响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对企业周边环境极小,具体事件划分如下:

①废水处理设施故障,废水超标排放,需停产整改;

②现场发现已发生火灾,在短时间内企业内部可处置控制,消防废水可全部收集至事故应急池,未对周边企业、社区产生影响的事故;

③发生泄漏,并且泄漏量能够被拦截在厂区事故应急池之内,影响企业内环境;

④当地政府部门橙色台风/暴雨警报。

该类事件对于设置了完善的应急救援机构的一般企业内部应急救援力量基本能够有效处理、处置,但应及时通知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事后,应将事件经过报备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

2.4.3Ⅰ级:与政府相衔接级环境事件

与政府相衔接级环境事件(Ⅰ级)即为企业内发生的环境事件影响已超出了企业范围,波及企业周边环境,具体事件划分如下:

①车间、储罐区、仓库出现大面积泄露或火灾爆炸事件,火灾持续时间10分钟以上,消防废水或已流入水域或扩散到周边社区、企业、工业园,对企业外区域造成污染,在短时间内企业内部应急救援机构不可处置控制;

②严重泄漏,污染物流出外环境,其挥发物影响企业周围环境,影响周围水、气、土壤环境;

③化粪池或污水处理站因池体损坏导致污水全部泄漏,废水流出厂外。

④Ⅱ级应急响应无法控制灾害状态,灾情继续扩大的情形。

⑤周边企业事故,接到企业和政府紧急通告。

该类事件企业已无能力控制造成的泄漏或火灾事故,需要社会救援的,应立即报告当地消防部门以及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总指挥由上级应急处理机构担任,应急处理由本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当地消防部门及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联合处置,必要时需要请求赣州市生态环境局等上级应急处理机构救援。

2.5应急预案体系

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由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预案和环境应急现场处置方案组成。企业应急预案包括总则、企业基本情况及环境敏感点、环境危险源情况分析、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后期处置、应急保障、预案管理、环境应急现场处置方案、附则、附图附件组成。

本应急预案与外部环境应急预案、本预案与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2.51  本预案与外部环境应急预案的关系图

2.6工作原则

公司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预防为主,环境优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坚持环境优先的主旨,宣传普及环境应急知识,不断提高环境安全意识,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事故环境影响。

2)先期处置、防止危害扩大

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接受并切实履行政府生态环境部门的领导和指示,确定突发环境事件级别并及时启动相应应急方案,充分发挥各应急部门专业优势,采取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防止危害扩大。

3)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接受政府生态环境部门的指导,使公司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

4)坚持快速反应,高效运转的原则。各部门熟悉企业生产情况,接到事故救援命令必须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施救,做到快速有效,发生重特大事故,由本预案中设置的指挥中心全权负责事故上报和事故抢险救护工作。

5)坚持依靠科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施救方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坚持事故应急救援与事故预防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企业安全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

6)坚持平战结合,专辅互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充分利用专业救援队伍力量,引导、鼓励、培育和发挥辅助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7)坚持汲取经验,持续改进。吸取本公司应急预案演练及同类企业的相关处置经验,总结改进,不断提高本公司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8)依靠科学,快速反应,救人第一。不断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贮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依靠科学,加强科研指导,规范业务操作,实现应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救人摆在第一要位。

9)应急工作与岗位职责相结合

应急工作既要与公司日常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消防管理和突发事故管理协调一致,又要在应急工作时全面调动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分级、分部门负责,相互配合协同应对,并与岗位职责相结合。

2.7与上级应急预案的衔接

会昌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按国家相关规定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了分级,明确了相应级别的响应行动与信息报告等程序。

本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信息报告、分级响应、指挥协调、应急监测、信息发布、应急保障等方面与地方应急预案衔接。

本预案涉及公司周边村庄周边企业以及多个上级组织与相关部门,特别是突发环境事件不可能立即完全确定其属性时,使应急救援行动充满变数,如遇特殊情况下,应急救援行动都必须寻求内部与外部力量的救援。因此,园区管委会与各相关救援单位、政府部门间的联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预案与《会昌工业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会昌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增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能力

1)应急组织机构的联动

当企业发生Ⅰ级突发环境事件时,启动一级响应,由公司的应急指挥部负责临时指挥,先行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园区管委会报告,待会昌县工业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或会昌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成立时,企业应急指挥部移交会昌县工业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或会昌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并介绍事故情况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配合协助应急指挥与处置。

发生园区Ⅱ级级突发环境事件(企业内部可控),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及时将环境事件发生情况及最新进展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园区应急指挥中心、会昌县应急管理局报告。

发生园区Ⅲ级突发环境事件(企业内部可控),企业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及时将环境事件发生情况及最新进展向园区应急指挥中心汇报及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会昌应急管理局报告。

2)预案分级响应的联动

①一般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在接到事故报警后,经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研究确定,启动本应急预案Ⅲ级响应,并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等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处理结果。

②较大或重大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启动本应急预案Ⅱ级或Ⅰ级响应,并及时向会昌县工业园区应急指挥部报告,并请求支援;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进行紧急动员,适时启动区域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迅速调集救援力量,指挥各成员单位、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应急预案各个应急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和现场救援具体方案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协助园区内应急小组在园区应急事故现场指挥部的领导下进行应急救援。污染事故基本控制稳定后,应急指挥中心将根据专家意见,迅速调集后援力量展开事故处置工作。

3)应急救援保障的联动

①公共援助力量:江西会昌工业园区还可以联系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会昌县应急管理局、会昌县消防大队、会昌县人民医院、会昌县公安局、赣州市消防支队、赣州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联络救援力量、设备的支持。

②专家援助:应与应急专家组内专家加强日常联络,应急演练及紧急情况下可以寻求技术支持,事件发生第一时间请求技术支持。

4)应急培训计划的衔接

企业在开展培训计划的同时,还应积极配合会昌县工业园管委会和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等开展应急培训计划。

5)应急联动机制图

2.7-1 应急联动机制图

本预案为区域应急预案,在各方面能力有限,当突发环境事件势态严重时(对应本预案一级响应)将根据《赣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会昌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关内容进行衔接。园区管委会应急机构配合开展工作。

企业启动应急预案后,若事故不能有效控制有扩大、发展的趋势,并影响到周边环境时,则由应急总指挥请求上级部门给予支援,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上级应急救援队伍未到达前,总指挥负责指挥应急救援行动,上级应急救援队伍到达后,总指挥负责向上级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移交指挥权,并交代现场情况,服从上级应急救援队伍的指挥。

本预案联动机制如下:

1)与各应急救援联动单位保持联系,安排和落实专门值班人员,并确保24h通讯畅通。一旦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密切联系各应急救援联动单位迅速出动,赶赴现场实施应急处置;

2)企业应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并请相关部门和单位参与演练或者指导,提高应急联动的融合度和战斗力,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环境事故;

3)企业各救援小组根据应急处置流程和职责的要求,熟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应急救援机构与职责

3.1组织体系

江西石磊氟化学有限公司为了应对生产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及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的相关规定,成立了应急组织机构,专门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与处置。

应急组织机构由应急指挥中心及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构成。应急指挥中心由总指挥、副指挥组成。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由突发环境事件专业救援小组组成,并明确出关键环节的负责人。应急组织体系架见图3.1-1

事故应急处理期间,企业范围内一切救援力量与物资必须服从调派,各专业救援小组成员根据事故应急措施方案进行相应的应急工作。

3.11  应急组织体系架构

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总经理任总指挥,生产技术负责人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应急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工作。同时明确,如果此时总经理和生产技术负责人都不在企业,由应急办公室或生产负责人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日常工作由总经理罗继昌负责,负责制定企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方针、政策及日常应急管理工作。一旦事故需要社会救援,总指挥立即向救援办公室下达指令,向会昌县人民政府值班室和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请求救援。

企业将根据内人员流动情况及时调整应急人员名单。本项目成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应急救援小组。

组织成员

公司职务

姓名

手机

应急指挥部总指挥

总经理

易学军

15773246894

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

副总经理

杨剑斌

18270070189

抢险救灾组组长组长

生产车间主任

文星明

15779589023

警戒疏散组组长

生产车间副主任

文森禄

13879747800

医疗救护组组长

生产技术部主任

欧小民

13923662754

物资保障组组长

部主任

文小华

13879728468

通讯联络组组长

值班长

李彬

13766303508

环境应急监测组组长

化验室主管

张小青

15879753781

事故调查组组长

安环部主任

钟耀华

15970730274

厂里24小时有人值班的固定电话(一般是厂里保卫室、门卫室)

0797-5603567

3.11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一览表

应急工作组成员一览表

抢险救灾组组成员

姓名

职务

手机

钟玉宇

甲班大班长

15070713852

朱志华

乙班大班长

153-9071-2986

朱承宗

丙班大班长

13879752120

张春超

丁班大班长

15297846584

警戒疏散组组长

姓名

职务

手机

赖永军

机修班长

135-7676-5477

周国庆

充装班长

18079323938

医疗救护组成员

姓名

职务

手机

张石生

电仪班长

151-7977-1195

罗荣华

设备管理员

159-7971-5619

物资保障组成员

姓名

职务

手机

刘燕

仓库主管

187-2012-6510

陈丽芬

仓库

18070357665

通讯联络组成员

姓名

职务

手机

品质管理

157-7988-9442

赖振明

煤气炉班长

18879709162

环境应急监测组成员

姓名

职务

手机

邹建华

化验员

13763959633

游华盛

化验员

18870742780

事故调查组成员

姓名

职务

手机

胡家勇

安环员

18582533226

刘汉

安环员

18770299360

3.2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职责

3.2.1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指挥层主要职责分为日常管理、事件发生时与事件得到控制后的职责,应急指挥中心各应急岗位的职责安排见下表。

3.21  应急指挥中心职责

应急岗位

日常管理

事件发生时

事件控制后

总指挥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2)组织制定、修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

3)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组织、指导企业突发环境时间的生产应急救援培训工作,协调指导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和救援能力评估工作。

1)启动应急响应措施;

2)指挥和协助作业单位处理现场突发事件,在事故状态下制定详细的应急方案,处置管辖范围的其他突发事件;

3)及时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4)批准应急救援的终止。

1)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协助政府部门进行环境恢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2)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向当地媒体及公众发布信息。

副指挥

1)组织、指导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生产应急救援培训工作,协调指导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和救援能力评估工作;

2)负责对区内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

1)总指挥不在时全面接替总指挥的指挥工作,直至总指挥到现场后进行交接;

2)协助指挥和协助作业单位处理现场突发事件,在事故状态下制定详细的应急方案,处置管辖范围的其他突发事件;

3)组织、指导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生产应急救援培训工作,协调指导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和救援能力评估工作。

1)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环境恢复;

2)应急结束后进行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3.2.2应急办公室构成及职责

1)构成

环境应急办为应急组织日常机构,设有24小时值班电话,电话:0797-5603567

2)职责

1)协助领导机构及现场指挥机构开展各项工作,信息上传下达;

2)应急状况及时通报相关人员。

3.2.3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职责

企业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的骨干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企业区域内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各应急救援队伍在日常中应注重应急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急能力的提升。定期进行培训与演练,熟悉应急流程,确保在发生环境事件时,各应急救援队伍具备相应的应急能力与应急行动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应急组织机构建立AB岗制度,以确保随时有人负责。在事件发生时各救援队伍的职责如下表。

3.22  应急小组应急职责

应急小组

负责部门及人员

应急职责

抢险救灾组组长

组长:文星明

1)日常职责

组织落实排险、抢险方案;提出落实抢险救灾及装置、设备抢修所需物资、出现事故时立即关闭雨水切换阀

2)应急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协调、技术支持,按实检查分析和判断处理事故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制定抢险方案;根据上级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抢修设备、管道,控制事故,以防扩大负责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取应急抢险救援措施,及时控制事故的蔓延扩大化,同时对事故性质及危害程度做出分析判断;

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应急指挥部并提出处置建议。需外部救援时协助相关的应急工作。控制事故蔓延、抢救受伤人员;制订排险、抢险方案;及时报告事故处理情况;参与事故调查。

成员:钟玉宇、朱志华、朱承宗、张春超

警戒疏散组

组长:文森禄

1)日常职责

负责设置警戒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2)应急职责

①负责设置安全警戒区域,引导人员撤离危险区进入安全区域;

②负责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在安全出口安排专人值班;

③控制各出入口,禁止无关车辆通行及人员进入,引导消防车辆。

成员:赖永军、周国庆

     

物资保障组

组长:文小华

1)日常职责

①负责抢险物资、设备设施、防护用品及抢险援救人员用品及时供应与保障;

②员工安置及食品供应。

③确定和部署恢复生产(生活)的实施方案与措施,并提出相应的安全事项和措施。

④全面落实恢复生产(生活)工程中各类设备、设施的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相关事宜。

2)应急职责

负责调配工厂内外应急救援物资,保证救援物资供应;必要时按照指挥部指令联系地方相应组织,做好协调工作。

成员:刘燕、陈丽芬

环境应急监测组

组长:张小青

1)负责对事故状态下联系相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大气、水体环境进行监测,为应急处置提供依据与保障;

2)协助生态环境局或监测站进行环境应急监测;

3)负责对事故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控制,避免或减少污染物对外环境造成污染;主要包括雨水排口、污水排口的截断,防止事故废水蔓延,同时包括将事故废水引入应急池等应急工作;

4)负责对事故后的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进行相应处理。

成员:邹建华、游华盛

医疗救护组

组长:欧小民

1)日常职责

负责厂区受伤人员的救护与接送受伤人员到医院急救工作。

2)应急职责

事故发生时负责携带医疗急救设备以及个人防护设备赶往事故现场,对伤员进行医疗救护;及时将受伤人员救护情况向上级报告;负责保护、转送事故中的受伤人员;根据人员伤亡情况,上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请求支援。

成员:张石生、罗荣华

通讯联络组

组长李彬

1)日常职责

①负责对外联络事宜;

②负责掌握、提供相应救援组织和人员的通讯方式。

2)应急职责

①保证救援指挥信息畅通和及时传达;

②负责紧急情况通信联络。

成员:林卓慧

事故调查组

组长钟耀华

搜集整理救援过程中的资料,调查事故发生原因,为指挥中心提出建议意见及相关依据。完成指挥中心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成员:胡家勇、刘汉

3.2.4人员替岗制度

建立职务代理人制度。

1、各应急预案功能小组责任人在事发之时因客观因素不在现场或不能及时到位,则按职级排列由在位最高职级排列顺序接替对应的应急职务,并履行职责与权力。

2、对应职务人员离职,由公司职务的继任者,承接其应急预案中的职级,并履行职责与权力。

3、事发在夜间或假日,由当值最高职级的员工暂代现场指挥官之职,指挥协调应急救援;现场指挥官到位后职责移交并协助现场指挥官进行后续的应急预案指挥协调工作。

4、隶属于应急预案职务的成员,手机需要24小时处于开启状况,以应对紧急事故的联系需求。

3.3应急联动组织

发生可能影响外环境事故时,与周边企业联动;发生社会救援事件时,与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部门联动。应急联动见图3.3-1

3.31  社会救援应急联动组织体系图

如发生在企业的严重事件,被认为超出了内部应急救援队伍的能力范围,即需启动会昌县以上级突发环境事件预案,具体对应事件分级,启用“外部应急联动支援程序”。

如事件继续升级,立即报告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由政府部门主导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处置,政府部门介入后,以政府部门指挥为主,企业负责人开展应急保障工作,其他人员负责协调配合开展工作。


4预防与预警机制

4.1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

4.1.1危险源

为了及时掌握危险源的情况,对危险事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降低或避免危险事故造成的危害,必须建立健全危险源监控体系。企业建立了应急监控系统,对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重点区域的人员活动情况进行适时监控,监控方式分为人员监控和电子监控系统监控。

1、人员监控

1)企业设置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分级危险点巡回检查,本厂每月巡查不得少于1次,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事故隐患应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交由应急指挥部落实整改方案;

2)化学品仓库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化学品出入库,进行检查登记,建立相关的档案记录。对车间设备、环保处理设施进行定期查看,检查是否装置有泄漏。

3)加强设备管理,将每台设备的维护、保养的责任落实到人。

4)应急物资至少每月保养、维护一次,并做好登记,发现应急物资损坏、破损以及功能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进行更换,确保应急物资种类、数量满足应急救灾的需要。

2、为保证报警系统、报警装置的正常使用,除了要加强监督检查外,提出以下管理使用要求:

1)报警系统、报警装置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企业应定期对上述人员培训,以保证各类报警系统正常使用并发挥其作用。

2)为了确保运行的可靠性,必须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24小时值班制度:自动报警系统必须要有专人24小时值班,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触动,值班人员不得脱岗,认真填写值班记录。

②定期检查制度:应按要求每日检查故障报警、复位、系统自检、打印是否正常。每周对主、备电源进行自动切换试验。

3)建立健全防火安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车间、仓库等区域落实各项防火安全措施的重要保证。落实安全员责任制度、防火防爆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以及其它安全制度。

4)对企业风险源等有巡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设施、设备的保养;危险废物的储存点存在环境风险,应设置明显警示标记,并设置专人监管。进行巡检检查的内容主要为危险化学品存储区、危险废物储存点、废气处理系统,防护设施、排洪设施、消防设施的状况,泵体和电机等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并做记录;

5)环保处理设施系统须有专业技术人员运行管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能保证在事故状态下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使危害减小到最低;

6)设置物资库配备消防物资,和环保应急物料,如灭火器、沙袋、棉布、桶等,应急设备和物资设置专人负责。

7)按照本预案加强企业生产管理,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组;

8)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人。

9)应急设备和物资设置专人负责,企业的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实行定期检查维护制度。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定期安排人员进行检查,保证各种物资的充足与可使用性。

4.1.2预防措施

根据危险源及危险因素分析,主要从以下方面预防。

1、废气事故排放预防措施

1)各生产环节严格执行生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设备的检修及保养,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并设置机器事故应急措施及管理制度,确保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使设备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2)现场作业人员定时记录废气处理状况,如对引风机、布袋除尘器、碱液洗涤塔进行点检工作,并派专人巡视,遇不良工作状况立即停止车间相关作业,维修正常后再开始作业,杜绝事故性废气直排,并及时呈报单位主管。待检修完毕再通知生产车间相关工序

3)定期对废气排放口的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加强环境保护管理。

做好事故状态下的物资和技术准备工作,在事故状态下可轻松应对。

2废水事故排放的风险防范分析

废水治理设施在设计、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进行,选用标准管材,进行防腐、防渗处理。加强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和维修。防止废水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项目需要设置事故池,切断污染物与外部的通道,使污染物导入污水处理系统,将污染控制在厂内。

本项目设置消防尾水排水收集池、管网、切换阀和监控池等,使消防排水处于监控状态,降低对周围水环境造成的污染风险。

建设单位应从防止事故状态污染物向水环境转移的控制要求进行设计,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应在污水、雨水排水系统等排出装置前设立闸门,对雨水排水管设立切换装置,事故时及时切换至收集、处理设施。

本项目生产中发生事故时,为防止被污染废水等通过厂区雨水管道等途径进入周围地表水体,拟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防范:

1、厂区实行严格的清污分流、雨污分流,设置切换阀,能够及时阻断被污染的消防水或其它废水进入雨水管道

2)、保证项目排水在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范围内是污水处理稳定达标的关键,因此,项目应按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废水的产生、分类在设计范围内。

3)、厂区设置事故池,用于收集企业污水处理设施非正常生产情况处理不达标的废水,可确保事故废水不污染地表水体。

4危险废物贮存区四周应专设防渗排水沟,与事故水池相连。

4、火灾风险防范分析

由于企业存在较大的火灾风险,为防止火灾的发生及防范火灾发生后消防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防范措施有:

1)企业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要求;

2)生产区、储罐区、环保处理设施由专人负责,并建立规范的值班制度;

3)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防止电线、电器事故起火;

4)配备完好的消防器材装备,如消防泵、灭火器、消防栓等,定期进行检查,应保持随时可用状态,同时要熟悉使用方法;

5)雨水总排放口设置阀门,消防废水通过截流引入应急池,防止消防废水进入外环境。

5、工艺控制措施

1)企业实行计算机管理,建立CIMS工程,引入ERP系统,分别建立OA系统和WEB信息发布系统,采取以集中监控为主、现场操作为辅的原则,凡温度、压力、计量、重量、阀门的开放等,均实行遥控操作,并在中央控制室设立闭路监控系统,对生产现场实行自动监控,并自动指挥各装置的生产活动。

2对于现场巡视及开停车时必须在现场观察的参数设就地仪表,主要操作点设置必要的事故停车开关,以保证安全操作。

3)鉴于本工程各装置物料特性,要重点要求设备的防腐和密封。

4)为防止HF及硫酸酸雾的泄漏, 设备及管道要保持密封,尽可能采用负压操作。

6原料和产品的贮存、运输要求

1)生产车间和贮罐区的地面应为防渗漏水泥地坪,四周建有围堤,并设有地下槽和事故槽,万一事故发生或长期停车时,可将生产设备管道中的物料排入槽中,以策安全。贮槽应配备呼吸阀和正、负压水封。

2)性质相抵触、灭火方法不同的原料物品应分类贮存。库房应配备必需的消防、通风、降温、防潮、避雷等安全装置。

3)属危险品的原料及产品的运输必须严格按照危险品运输规定执行,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严放震动撞击、重压、倾倒和磨擦。

4)氟化氢成品储罐区存应设置水喷淋系统和事故贮池。硫酸贮罐亦应设事故贮池

7、运营过程中的危险预防措施:

1)企业生产车间,化学品仓库等须设置“闲人免进”、“严禁烟火”,厂区设置“严禁烟火”等警示牌;

2)在生产过程中,要求员工按照规定穿戴各类劳保用品。

8、危险废物泄漏预防措施

1)储存点地面根据防渗要求做好水泥铺设、按照防泄漏要求做好围堰收集;

2)严格储存保管制度

须配备危险废物仓库专人管理,配备可靠的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防护用具,保证完好随时可用。

实行巡查制度,保安人员每天对危废暂存间进行安全巡查,主要检查存放是否符合要求,操作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规程,要求仓储保管员及时清扫散落在地面上的危险废物。

3)危险废物:焦油定期由有资质单位运走处置

9、管理及操作环节危险预防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各经营、储存单元,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生产单元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3)对工作人员应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定期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保证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资质,并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规程;

4)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生产厂区的安全管理;对废气系统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培训,使其掌握废气事故排放的应急救援措施;

5)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按照要求穿工作服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1.3监控信息的获得途径和分析研判的方法

1)监控信息获取途经

通常公司指挥部获取突发事件信息的途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途径:

①现场发现人员上报环境风险信息;

②政府新闻媒体公开发布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

③基层上报生产安全事故信息;

④经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专业检查等发现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征兆;

⑤政府主管部门向企业应急指挥部告知的预警信息;

⑥企业内部检测到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现象,或监控到危险物品泄漏现象;

⑦周边社会公众告知的突发事件信息;

⑧接到暴风雨、雷电天气预报时。

2)预警研判

企业车间主任在接到报警时,应先对报警信息进行初步研判,如确定为假警时,针对报警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信息处置;若确定报警信息如实,立即内上报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根据预警信息分析该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初步会商初判,必要时可安排人员进行现行处置,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4.2预警

4.2.1预警准备

在确认进入预警状态之前,相关部门人员按照相关程序可采取以下行动:

1)各应急队伍和人员进入应急待命状态,准备好应急抢险工具和物资,做好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响应的准备;

2)通知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和民工、客户等与生产无关的人员做好撤离的准备;

3)指令各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应急监测人员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4)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险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4.2.2预警分级

1、预警分级机制

按照事件后果严重性、影响范围、危害和紧急程度,预警等级划分为Ⅲ级(车间级)预警(黄)、Ⅱ级(企业级)预警(橙)、Ⅰ级(与政府相衔接级)预警(红)。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1)Ⅲ级(车间级)预警(黄):是指发生的事件属于企业现场可控的、能自救的,对企业现场范围内的受体造成轻微危害的,但未对厂区其他区域造成危害的,只须启动Ⅲ级(车间级)预警。如现场发现存在小量泄漏,可能将会导致小量泄漏、小型可控火灾等事件;

2)Ⅱ级(企业级)预警(橙):是指发生的事件属于企业动用整体救援力量可控的、能自救的,对企业范围内的受体造成较大危害的,但未对外环境造成危害;如现场发现存在泄漏,可能将会导致泄漏、火灾等事件;只须启动Ⅱ级(企业级)预警。

3)Ⅰ级(与政府相衔接级)预警(红):超出企业救援能力范围的突发事件,不仅对企业范围内的受体造成重大危害的,且对外环境造成较大危害,须启动Ⅰ级(与政府相衔接级)预警。如当设备、设施发生严重故障或发生火灾和大面积泄漏事件,事故应急池水位持续上升,造成的泄漏企业无能力进行控制时;或火灾和大面积泄漏导致大范围空气污染,可能严重影响周围及附近人员身体健康,需依靠外部应急力量、应急设施才能有效控制的或协助疏散周围人员的,应立即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相关部门报告。经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确认后由其发布。

2、预警及措施

预警信号:内部预警采用警铃、对讲机进行预警。

当发生Ⅲ级预警情况时,事故现场发现人员通过呼、打电话等形式通知现场作业人员,远离事故点电话通知上级直接管理者,或打电话至应急办公室。

当达到Ⅱ级预警情况时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态情况通过对讲机向厂区内发布事故消息,发出紧急疏散和撤离警报。

当达到Ⅰ级预警或需要向社会、周边发布警报时,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发送警报消息,通过对讲机向厂区内发布事故消息,发出紧急疏散和撤离警报。

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应急救援指挥部直接联系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组长亲自向政府或负责人发布预警信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

应急预警信号规定:火灾、爆炸事故信号为电铃长声,连续响5次;废水或废气事故排放事故信号为电铃短声,连续响3次。

措施:

①通知现场处置组、应急保障组、应急监测组、医疗救护组、信息联络组。

②及时向当地政府、生态环境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

③请求有关部门派出相关应急救援力量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

④需要其他应急救援力量支援时,向当地政府提出请求。

4.2.3预警发布

预警级别等预警信息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发布,各应急组织与部门根据发布的预警级别,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预警信息报告流程:

4.21预警信息报告流程示意图

4.2.4预警解除

解除流程:环境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指挥部批准→下达预警解除命令→后续处置

1)当所有风险源得到控制、或危险源苗头得到抑制、所有泄漏物已经被隔离或清除,不存在其他可能启动应急的条件,包括设备故障在内的其他事件隐患已经得到控制或排除,表明应急响应可以终止;

2总指挥经过各种信息判定现场情况达到终止响应条件,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

3总指挥向所属各专业应急队伍下达应急响应终止命令;

4)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应急监测和评价工作。

4.3报警

事故报警的及时与准确是能否及时实施应急救援的关键。发生突发环境事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及时按照企业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处理,并立即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进行报告。

4.3.1报警程序

1、企业内部报警程序

企业内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必须立即报警:

①企业内的任何人一旦发现火灾、泄漏事故;

②企业监视系统一旦发现火灾、泄漏事故;

③作业人员发现有泄漏、火灾的可能,采取措施后未能抑制泄漏、火灾事故发生时。

企业内部报警程序示意图见图4.3-1所示。

4.31  企业内部报警程序示意图

2、外部报警程序

企业作为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单位,一旦企业内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事故发生类型、程度及时向周边单位发送警报消息,并向上级部门(如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进行相关汇报。

4.3.2有效报警装置

1、报警装置

本企业内突发环境事件报警方式采用内部电话和外部电话(包括对讲机等无线电话)路线进行报警,由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态情况通过外部电话(包括手机)向本企业内部发布事故消息,做出紧急疏散和撤离等指令。需要向社会和周边发布报警时,由救援指挥部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发送报警消息。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救援指挥部直接联系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救援指挥部亲自向政府或负责人发布消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随时保持电话联系。

2、报警方式

应急救援报警方式见下图。

4.32  应急救援报警方式示意图

4.3.3企业内外通讯联络手段

本公司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采用内部、外部电话(包括手机、微信、QQ留言)等方式进行联系,应急救援小组的电话必须24h开机,禁止随意更换电话号码的行为。特殊情况下,电话号码发生变更,必须在变更之日起48h内向救援办公室报告。救援办公室必须在24h内向各成员和部门发布变更通知。(在场员工需用手机拨打电话时应尽快远离企业再进行电话拨打。)


5应急处置

5.1响应程序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系统见下图:

5.1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系统图

三级应急响应程序均执行以下程序,即:

发现→逐级上报→指挥部→信息分析→启动预案。

也就是说事故现场发现人员,及时逐级上报,企业相关领导和政府部门负责指挥协调应急抢险工作,并启动响应预案。

5.2分级响应

根据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三级,响应级别由高到低分别为Ⅰ级响应(与政府相衔接级响应)、Ⅱ级响应(企业级响应)、Ⅲ级响应(车间级响应)。当公司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根据事件的级别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1)Ⅰ级响应(与政府相衔接级响应)

当发生与政府相衔接级环境事件(Ⅰ级)时,启动Ⅰ级响应,指挥权限由政府部门负责。

2)Ⅱ级响应(企业级响应)

当发生企业级环境事件(Ⅱ级)时,启动Ⅱ级响应,指挥权限由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

3)Ⅲ级响应(车间级响应)

当发生车间级环境事件(Ⅲ级)时,启动Ⅲ级响应,指挥权限由车间主任负责。

根据事态发展,一旦事故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更高一级应急预案。

5.3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1、Ⅲ级响应条件

出现下列条件时,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下令启动Ⅲ级应急,由总经理任应急总指挥,当其不在位时,按接替顺序进行替代。现场指挥员,对灾害现场进行处置,同时通过广播或按紧急联系方式进行内部联络,Ⅲ级应急人员待命。

5.31  Ⅲ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序号

事故类型

响应条件

响应级别

1

废气、废水处理设施故障

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备装置发生机械或电路故障、管道小范围破裂等;废气处理设施故障、管道小范围破裂等

Ⅲ级

2

火灾(爆炸)

存在火灾迹象时

Ⅲ级

3

危废泄漏

危险废物仓库、废水处理池体发生泄漏。

Ⅲ级

2、Ⅱ级响应条件

出现下列条件时,由应急救援指挥部下令启动Ⅱ级应急,由总经理任应急总指挥。当其不在位时,由副总经理任应急总指挥,按接替顺序进行替代。

5.32  Ⅱ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序号

事故类型

响应条件

响应级别

1

废气事故排放

废气连续超标排放,影响生产系统暂停,对事发地点以外区域造成环境空气造成一定污染

Ⅱ级

2

废水事故排放

废水处理设施故障,废水超标排放,需立即停止排放

3

火灾(爆炸)

发生火灾,在短时间(10min)内企业内部可处置控制

Ⅱ级

4

废物泄漏

污水处理站池体泄漏不稳定无法预见,并且泄漏量能够被拦截在厂区事故应急池之内,不影响厂区外环境

Ⅱ级

5

台风/暴雨

当地政府部门橙色警报

Ⅱ级

6

周边企业事故

接到企业和政府紧急通告

Ⅱ级

3、Ⅰ级响应条件

出现下列条件时,立即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报告,同时,由现场总指挥确认是否向外部救援机构报警,并申请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5.33  Ⅰ级应急响应并申请启动外部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序号

事故类型

响应条件

响应级别

1

火灾(爆炸)

仓库、危化品储罐区生产车间大范围泄露或火灾爆炸事件,火灾持续时间10分钟以上

Ⅰ级

消防废水或已流入水域或扩散到周边企业,对企业周围区域造成较重大污染

2

废物泄漏

废物严重泄漏,流出外环境,其挥发物影响厂区周围环境

Ⅰ级

3

废气事故排放

废气处理系统严重故障,废气超标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Ⅰ级

4

废水事故排放

废水处理系统严重故障,废水超标排放;污水处理设施因建筑物损坏导致污水全部泄漏,废水流出

5

其它

二级应急响应无法控制灾害状态,灾情继续扩大的情形

Ⅰ级

4、响应升级

当出现如下条件时,应立即提升应急响应级别。

5.34  应急响应升级条件

序号

响应升级条件

1

出现提升响应级别的情况时,立即提升响应级别

2

应急指挥本部应急总指挥判断认为提升应急级别的情况

3

当政府应急部门进入企业,启动政府应急预案时,提升应急级别

4

当事故有可能会造成企业边界以外后果时,应申请政府部门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5.4应急联动响应

当企业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属于与政府相衔接级时,企业自身的应急能力不足以应对事件救援处置的需要,此时必须动用社会力量进行联防,即启动与政府相衔接级联动响应,其响应程序如下图。

5.41  社会联动应急响应程序

5.5应急启动程序

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启动,各级应急指挥成员必须立即准备工作。根据已收到的突发环境事件报告,确定响应级别,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刻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命令;同时召开突发环境事件紧急会议,布置相关事项,开始实施应急措施;应急组织成员的随身通讯设备应安全有效,必须24小时开机以备联系。应急响应程序如下:

1、对于Ⅰ级环境事件

1)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事件报警后,应急救援指挥部通知各应急小组立即到达各自岗位,完成人员、车辆及装备调度。同时向当地消防部门以及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报告,同时向当地医疗机构请求救援。

2)消防部门到现场后,现场总指挥转交由当地消防部门,企业现场处置组和应急保障组负责配合调动。

3)生态环境部门到场后,企业应急指挥中心交由生态环境部门指挥,企业后勤保障善后组负责配合调动。

4)当地医疗机构到场后,企业通讯联络救护组负责配合医疗机构的调动。

5)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结束后,应由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提交事件报告,相应机构予以存档备查。

2、对于Ⅱ级环境事件

1)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事件报警后,应急救援指挥部通知各应急小组立即到达各自岗位,完成人员、车辆及装备调度。同时向当地消防部门以及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报告。

2)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派出人员到达事故现场,调查了解情况。现场人员将调查结果立即反馈至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

3)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制定具体的应急对策和应急方案。

4)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指示各专业救援小组根据制定的应急方案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5)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结束后,应由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提交事件报告,相应机构予以存档备查。

3、对于Ⅲ级环境事件

1)企业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警后,应急救援指挥部通知各应急小组立刻到达各自岗位,完成人员、车辆及装备调度。

2)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派人员到达事故现场,调查了解情况。现场人员将调查结果立即反馈至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

3)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制定具体的应急对策和应急方案。

4)应急救援指挥部指示各专业救援小组根据制定的应急方案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5)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结束后,将事件经过形成文字存于企业环境管理档案中备查。

5.6信息报告

5.6.1内部信息报告与通知

1、报告程序

企业内部设置24小时有效报警系统。并配备一些必要的事故设备,如疏散指示标志、事故应急灯等。

出现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或者事故发生后,现场发现者立即第一时间应急值班人员报告,如遇可能发生Ⅰ级环境事件,可同时按下附近的手报按钮,启动报警系统;

环境应急事故信号规定:火灾、爆炸事故信号为电铃长声,连续响5次;废气事故排放事故信号为电铃短声,连续响3次。

应急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报告。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刻进行初步判断,确认事件级别,如属于企业级事件,立即启动本项目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通知其他专业救援小组。

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完毕后,由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应急机构备案。

5.61  企业内部通报程序流程图

2、报告时限

①现场发现人员向应急值班室报告时限:发现后立即报告。

②应急值班室向应急总指挥报告时限:接到事件报警后立即报告。

3、报告内容

①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事件发生的类型(火灾、爆炸、泄漏);

③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现场污染程度及范围;

④人员受害情况、受害面积及程度、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情况;

⑤目前现场采用的处置情况。

4、报告方式

直接联系应急总指挥(易学军15773246894)或副总指挥(杨剑斌18270070189)。

5.6.2外部信息报告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初步确认事件属于初级环境突发事件,应在事件发生后由(总指挥易学军15773246894或副总指挥杨剑斌18270070189立即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报告。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完毕后,由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备案。

对于可能影响厂外区域人员和财产安全的事故,立即拨打110”、“119”和“12369”报警,同时如实报告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

1、报告类型

突发环境事件的外部信息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2、报告程序

报告程序如下图。

5.62  外部信息报告程序

3、报告时限

①初报:在发现事件后立即上报;

②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

③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4、报告内容及报告方式

①初报

报告内容: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事件发生的类型(火灾、爆炸、泄漏);

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现场污染程度及范围;

人员受害情况、受害面积及程度、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情况;

现场处置情况及进一步处置计划;

是否需要请求启动社会应急资源支援。

报告方式:

初报采用电话直接报告。

②续报

报告内容:

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报告方式:

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

③处理结果报告

报告内容:

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报告方式:

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形式。报告联系方式如下:

赣州市生态环境局:0797-8685002

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0797-5628102

5.6.3受影响区域通报

企业周边有几个村庄,企业对事件可能影响的周围企业及村庄必须及时通报事件情况,以便这些人员或群众提早做好心理准备,以防止人员伤亡的情况。在上级部门需要对周边企业及群众进行疏散转移时,协助上级部门对周围企业或群众的通报工作。

5.6-1  项目周边人员、部门及企业应急联系方式

名称

类型

姓名

联系方式

会昌县筠门岭镇政府

政府

办公室

0797-5665012

会昌县化工产业基地办公室

基地办

邱主任

15350290233

0797-5605566

周田镇

周边村镇居民

张瑞婷

15970121675

筠门岭镇

周边村镇居民

汪菊珍

18379875809

中节能环保投资发展(江西)有限公司

园区污水处理厂

魏总

18779106209

江西九二盐业有限公司

周边企业

何总

13707976109

江西中氟化学材有限公司

周边企业

邹总

15387853326

江西三福化工有限公司

周边企业

刘总

13970100057

江西昌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周边企业

陈总

19170781192

5.6.3.1电话通报内容及信息通报程序

电话通知内容必须清楚、简明。注意内容包括:

1)通报人姓名

2)污染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类型

3)意外状况描述

4)事件报告

5)处置措施

6)其他事项

5.62  外部信息报告程序

5.6.4对外报警

对外联络电话: 11011912012369

联络基准:在环境应急预案启动和环境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情况下,只有应急总指挥、其授权人士才有对外联络的职权;及其他非常紧急情况下现场人员可随时报警。

注意事项:遇到火灾,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要讲清“三要素”(事故地址、发生原因、报告人和联系电话),同时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救护:遇到人员受伤,要及时拨打救护电话120”或迅速和当地的医疗部门医院取得联系,要讲清“三要素”(具体地址、受伤人数、受伤原因),然后安排人在企业门口迎候救护车。

环保事件:遇到突发环境事件或可能会引起突发环境事件,要及时拨打24小时环保热线“12369”,赣州市应急管理局“0797-8991176”,拨通环境应急电话后,要讲清“三要素”(具体地址、事故类型(废气事故排放、火灾、爆炸)、报告人和联系电话)。

5.7先期处置

5.7.1处置原则

一旦风险物质逸出、泄漏事件,企业值班人员、保安员、岗位人员巡检时发现,应迅速查明事件发生源头、部位和原因,可及时采取相应的常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凡能经常规处理措施而消除事件的,则以自救为主。如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现场指挥报警。

一旦发生重大泄漏事件或火灾事件,现场指挥、值班人员、保安员、岗位人员虽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疏散企业可能受影响的患者及现场人员。

车间、仓库引发火灾爆炸风险,如发生火灾突发环境事件可以不用逐级上报,当班组长可以第一时间内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应使用移动式灭火器、或现场其他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5.7.2处置步骤

1、火灾爆炸事件先期处置步骤

1)发现者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门报告,且尽可能说明火灾或者爆炸的物质类型,弄清灭火的物资,不能盲目用水灭火。

2)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达命令,做好火灾区域的警戒疏散,厂区的通讯联络、

应急救援等工作的准备。

3)根据事件的严重情况,当事件在 II 级及以上时,整个厂区需停产停电,厂区不需要应急的无关人员组织撤离;

4)根据事件的情况上报上一级政府部门。

5)做好防泄漏的准备。

2 、废气超标排放先期处置步骤

在发生废气超标排放时,电话通知赣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请求并配合进行监测,在其到达现场后,配合查看现场情况并依据监测办法设点取样检测化验。

3 、废气处理设施故障先期处置步骤

当废气处理设施发生故障时,发现人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现场情况。

废气处理装置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下,废气处理岗位操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理系统,对废气处理设施故障进行排查,采取关闭阀门、切断受损设施内的进料或转出受损设施内的物料,或者紧急抢修堵漏点等措施,避免污染物进一步产生,必要时关停生产设施,确保未达标的废气不对外排放。

4、其他事件先期处置步骤

1)发现者应立即向现场指挥报警,同时并采取正确办法阻断事件源,应急处理时应佩带好相应的防护用品。

2)现场指挥接到报警后,应迅速下达按照应急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队伍迅速赶往事件现场。

3)指挥部成员到达现场后,根据事件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命令各救援队伍立即开展救援工作,并立即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电话汇报;如事件有扩大趋势,并超出企业救援能力,立即上报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请求社会救援。

4)做好企业的防泄漏措施。

5.8指挥与协调

应急人员行动之前要做好如下准备:一是人员准备,根据事故发生的规模,影响程度以及危险范围,确定应急救援人员的人数,并由经验丰富的或相关专业人员带队;二是确定救援响应级别,根据事故发生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决定应急响应级别;三是召开应急会议,企业级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救援指挥部落实工作事项、沟通情况、传达相关信息;四是救援器材、物资必须准备充足,以防出现应急救援物品不够用的情况;五是必须弄清救援方式,救援前尽量弄清楚各类相关事故处置情况,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抢险救灾;六是思想准备要充分,救援时思想情绪保持稳定,做好救援抢险工作。

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应归总指挥。当事故级别在预警级别时,应急队伍应处于应急待命状态,做好出动的准备。当事故级别为企业和与政府相衔接级别时,应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开展救援行动,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同时,社会应急救援联动部门立刻出动,按照接报的内容进行救援行动。

5.9现场处置

5.9.1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1、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

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在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的指挥下,后勤救援组成员立即清点事故区域的人数,然后将人员迅速由安全通道撤离到厂区指点的人员疏散集合点集合。当发现人员失踪时,先把大部分员工带离事故现场,然后安排人员(做好防护措施)寻找失踪员工,找到后迅速撤离现场。

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①当突发环境事件的级别为企业级应急时,非事故现场的人员一般不必须进行疏散。

②当事故的级别为社会应急时,总指挥立即通知通讯医疗组采用扩音器广播方式,立即将全厂人员迅速由安全通道撤离到厂区指点的人员疏散集合点集合。当发现人员失踪时,先把大部分员工带离事故现场,然后安排人员(做好防护措施)寻找,找到后迅速撤离。

3、周边企业职工和居民疏散的方式、方法

当发生较大环境事件需要启动Ⅰ级响应时,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在第一时间内指挥通讯医疗组将事故情况通知周边单位及公众,请求他们立即转移至安全区域。

4、人员的撤离注意事项

当事故应急救援人员无法控制事故时,应在应急总指挥的带领下及时通过安全通道撤离现场,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事故现场人员撤离现场注意事项:

①做好防护再撤离。事故现场人员撤离前应自行或相互帮助戴好防毒面罩或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同时穿好防毒衣或雨衣把暴露的皮肤保护起来免受损害。

②事故现场人员应尽可能向最近的人员疏散集合点快速撤离。撤离时,应选择安全路线,避免横穿事故现场中心区域或危险地带,防止发生继发伤害。

③应在安全区域实行急救。遇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伤员应立即将其运离开事故现场后,就地立即实施人工心肺复苏,并通知其他医务人员前来抢救,或者边做人工心肺复苏边就近转送医院。

④发扬互相互助精神。事故现场人员应在自救的基础上,帮助同伴一起撤离,对于已受伤或中毒的人员更是需要他人的救助。

5.9.2危险区的隔离

1)危险区的设定:发生企业火灾爆炸时,受火灾爆炸的区域为危险区;发生废气事故排放时,废气处理系统周边为危险区;危险废物泄漏时,泄漏区域为危险区。

2)事故现场的隔离区由总指挥进行确定,确定方法主要是依据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或伤害区域,并结合应急处理的需要而设定。

3)事故现场的隔离由后勤救援组到现场维护,危险性较高的区域必要时采取障碍物隔离开;并由后勤救援组人员负责看守,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避免事故危害扩大。

4)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或交通安排后勤救援组人员进行维护和疏导。

5.9.3危化品泄漏应急措施

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化学品等危险物质泄漏,应立即报告部门领导和副总指挥,说明泄漏地点及泄漏量等情况。

副总指挥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临时指挥,并立即上报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在对事故情况做具体了解后,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作出相应响应,消除所有火源点,根据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

若出现少量泄漏,事件可控在车间范围内,对周边车间没有影响,需启动蓝色预警,工作人员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机、穿防化服,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整齐云流向,稀释漏出气,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切断泄漏源,修复泄漏点,待事故清除后,应急终止。

若出现较大量泄漏,利用本公司应急力量能够制止事故,需启动黄色预警,由应急处理人员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机、穿防化服,使用防爆通讯工具,禁止向泄漏处和安全装置喷水,防止结冰,喷雾状水溶解,稀释漏出气,修复泄漏点。同时上报会昌县工业园管委会、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待事故消除后,应急终止。

若出现大量泄漏,本公司应急力量不足以应对事故,需外部支援,应启动红色预警,按规定程序迅速启动本预案进行应急处理,展开应急行动,同时第一时间报会昌县工业园管委会、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会昌县人民政府、会昌应急管理局,在当地政府接受指挥之前,继续采取措施,防止事件扩大,现场收集的泄漏物应用储存专门容器,交由资质单位处理,进行大气环境检测,人员撤离至上风向,清点人数,并及时通知周边居民,待事故消除后,应急终止。

5.9.4废气非正常排放现场应急措施

在日常的生产运行中,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造成的废气处理系统运行异常,废气超标排放等突发事件,或管道泄漏,造成废气超标排放,制定以下应急措施,以确保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发生大气类突发环境事件后可能涉及的范围为周边企业、周边村庄和区域各主干道、其它公共设施等,事故发生后主要通过人员疏散、人群保护的方法加以处理。

5.92  废气事故排放的应急措施

处置方法

执行者

1)现场发现者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马上停止运营活动;必要时告知24h应急值班室

现场发现者

2)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

物资保障善后组

3)后勤救援组立即在事故中心边界设置临时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事故区域。

警戒疏散援组

4)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对废气处理设施进行及时维修,恢复正常运行。

抢险抢修救援组

5)对于损坏的废气设施立项整改,整改完成后方可投入使用

5.9.5废水非正常排放现场应急措施

在日常的生产运行中,因进水水质、水量超标、设备故障、停电等造成的污水处理站运行异常,尾水超标排放等突发事件,制定以下应急措施,以确保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1)关闭污水处理站排口阀门,防止废水外排;

2)对超标废水分析,对废水处理设施等检查;

3)若在事故池的容纳水量快溢出时还未找出原因,则需员工暂停使用自来水

5.9.6火灾、爆炸的应急措施

生产车间、仓库可能发生的事故为火灾爆炸,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其应急措施如下:

(1)现场发现者

A 在情况许可时,尽可能把电源关闭,以免意外范围扩大。

B 在受控及安全情况下,用灭火器扑灭火警并及时告知24h应急值班室。

(2)现场指挥部

A接警后,24h值班室立即以电话或其它方式通知危险区域和企业相关部门,根据指示,要求员工停止可能的工作,并挂上警告标示,同时启动企业一级(或相应级别)响应。

B以最快速度通知可能受影响的部门和应急总指挥,形成灭火方案。

C通知专业和义务消防队到现场,在受控及安全情况下,消防队员按灭火方案扑灭火警。

D事故扩大(或无法控制)时,拨打119报警电话请求消防队支援。报警内容:单位名称、地址、着火物质、火势大小、着火范围。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联系。同时还要注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打完电话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以便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并组织无关人员离开按企业疏散方案集合、撤离、安置。

E通讯联络救护组迅速抢救伤员,及时将受伤人员应送往医院抢救,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F当发生泄漏或消防灭火时,应急监测组负责采取关闭雨水排放口等防止事件扩大的措施。

5.9.7危险废物的环境事故的应急措施

公司的危险废物主要为焦油。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1)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

2装卸运输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拖、重压和磨擦,不得损毁包装容器,并注意标志,堆放稳妥。

3装卸前,对车辆及工具进行必要的通风和清扫,不得留有残渣,卸车后必须洗刷干净。

4处置完成后,由当地环境监测部门再对周围土壤、水质进行监测。

5.9.8救援及控制措施

1、人员防护、救治措施

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由专业技术人员穿防静电服、防毒面罩并用有毒气体浓度检测仪进行有毒气体浓度检测,防止人员中毒或伤害事故发生。

2、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或在地上打滚等措施灭火,伤处的衣、裤、袜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4)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5)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当发生各项紧急事故时,除了企业自身所带的资源外,企业附近的医院及相应机构见下表;

5.93  急救资源一览表

医疗机构

联系电话

急救电话

120

会昌县人民医院

0797-5628080

会昌县中医院

0797-5622175

筠门岭卫生院

0797-5665030

周田镇中心卫生院

0797-6422376

3、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应急救援队伍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所以人员听从应急总指挥调度。当事故级别在预警响应级别时,应急队伍应处于应急待命状态,做好出动的准备;当启动应急响应时,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抢险行动,控制事故不使其扩大,同时社会应急救援联动部门立刻出动,按照接报的内容进行救援行动。

5.10跟踪环境监测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企业应急通讯联络救护组应立即联系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在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或环境监测站专业监测队伍到场后,本企业环境监测组应配合专业监测人员进行监测。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应急监测人员应迅速组织监测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协助监测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确定监测方案,及时开展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小型、便携、简易的仪器对污染 物质种类,污染物质浓度和污染的范围及其可能的危害做出判断,以便对事故能 及时、正确的进行处理。

在事件较小时或生态环境部门监测人员还未抵达现场时,公司应该积极对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影响到的区域进行监测,对于公司自身有能力监测的项目,公司可应先进行监测。

一、监测能力应急环境监测组应配备一些常用的检测仪器和试剂,如便携式有度检测仪,水质快速检测仪,固定风向标,通讯联络器材,交通车辆等,以配合环境监测专业人员的监测,为他们提供方便。

二、应急监测项目根据《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识别结果可知,总结出企业在事故状态下可能 需要监测的内容,如下表所示。

5.11-1  风险事故监测因子表

环境受体

事故类型

监测因子

大气

泄漏、火灾、爆炸事故

颗粒物、SO2、氟化氢、NOX、一氧化碳

水体

水污染事故

pHCODcr、氨氮、氟化物

三、监测点位布设、采样及样品的预处理

1、布点原则

1)采样段面(点)的设置一般以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点及其附近为主,同时必须注重人群和生活环境,考虑水体、居民住宅区空气、土壤等区域的影响,合理设置参照点,以掌握污染发生地点状况、反映事故发生区域环境的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为目的。

2)对被突发环境事件所污染的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均应设置对照断面 (点)、控制断面(点),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还应设置削减断面,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点)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所需信息,同时需考虑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2、布点采样方法

1)企业应急监测点位布设

水体监测根据事件的不同,对于企业水体的测点位建议设于选址企业的雨水排放口与污水排放口处。 对于周边地表水体的测点建议设于废水入河口的上游500m以及下游500m,根据事故影响情况增加监测点位,及时掌握地表水体的水质变化情况。

大气监测对于企业的监测点位布设采用扇形布点法。扇形布点法以点 源为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地面上划出一个扇形区域作为布点范围。扇形角度一般为 45°~90°。采样点设在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相邻两点与顶点边线的夹角一般取 10°~20°。扇形角度与弧线的选取根据污染物质的扩散特点与事故发生时的风速、风向等进行选取。此处,考虑到监测点位只设于企业内,故采样点设于边线与围墙的交点处。视污染物质的特性,扩散方式与事故 现场与围墙的实际距离,增设一条边线或弧线,增设相应的采样点位。企业内采样点的布设示意图见下图。除此之外应在区内的人员密集区(如宿舍、食堂等)进行布点采样,另外在下风向的大气环境受体进行布点采样。

5.11-1 厂内大气应急采样点布设示意图

2)厂外应急监测点位布设

对于地表水突发环境事件

A监测点位以污水处理排放口为主,根据水流方向、扩散速度(或流速) 和现场具体情况(如地形地貌等)进行布点采样,同时应测定流量。

B企业周边河流监测应在事故发生地、事故发生地的下游布设若干点, 同时在事故发生地的上游一定距离布设对照断面(点),并在受污染河流各个控制节点(或排口)处设置一监测断面(点)。

对于环境空气污染事件

当发生环境空气污染事件时,企业应对内主要污染物质进行监测,了解主要的污染物类型与浓度,为事件的评估与应急措施提供依据。同时在具备能力与条件的情况下,对周围的大气敏感点进行监测,了解事件是否对周围敏点造成危害,对敏感点的风险进行预评估,为与生态环境局进行交接时提供参考。

应尽可能在事故发生地就近采样,并以事故地点为中心,根据事故发生地的地理特点、当时盛行风向以及其他自然条件,在事故发生地下风向(污染物漂移云团经过的路径)影响区域、掩体或低洼等位置,按一定间隔的圆形布点采样,并根据污染物的特点在不同高度采样,同时在事故点的上风向适当位置布设对照点。在距事故发生地最近的村落或其他敏感区域应布点采样。

四、监测频次的确定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随着稀释、扩散、降解和沉降等自然作用以及应急处理处置后,其浓度会逐渐降低。为了掌握事故发生后的污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需要实时进行连续的跟踪监测。应急监测全过程应在事发、事中和事后等不同阶段予以体现,但各个阶段的监测频次不尽相同,如下表所示。

5.11-2  应急监测频次的确定原则表

事故类型

监测点位

应急监测频次

环境空气污染事故

事故发生地

初始加密(6/)监测,随着污染物浓度的下降逐渐降低频次

事故发生地周围居民区等敏感区域

初始加密(6/)监测,随着污染物浓度的下降逐渐降低频次

事故发生地下风向

4/或与事故发生地同频次

事故发生地上风向对照点

3/

地表水污染

事故发生地河流及其下游

初始加密(4/)监测,随着污染物浓度的下降逐渐降低频次

雨、污排放口

初始加密(4/)监测,随着污染物浓度的下降逐渐降低频次

地下水污染事故

地下水事故发生地中心周围2km内水井

初始2/,第三天后,1/周直至应 急结束

地下水流经区域沿线水井

初始2/,第三天后,1/周直至应 急结束

地下水事故发生地对照点

1/应急期间,以平行双样数据为准

土壤污染事故

事故发生地受污染区域

2/(应急期间),视处置进展情况逐步降低频次

对照点

1/应急期间,以平行双样数据为准

五、监测人员及防护措施

1监测人员:主要由企业的应急人员和第三方环境监测单位人员等组成应急监测小组。从监测人员职能分有监测小组总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现场监测人员、实验分析人员和后勤救援人员等。

应急监测小组组长的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监测小组的工作, 按委托生态环境机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命令迅速启动本预案,并组织实施应急响应。

应急监测技术负责人的主要职责:负责指挥样品质控工作;负责指挥现场采样工作及样品分析工作;完成应急监测小组组长交待的其它任务。

现场监测人员主要任务为执行应急监测技术方案;提供事故现场各环境要素的监测结果(污染性质、污染程度、污染范围等)和变化情况报告、应急监测过程记录、应急监测现场取样及送样工作。

应急监测分析人员:主要任务为负责应急监测样品的分析工作。了解国内外应急监测技术信息和进展情况,对污染事故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测,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故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应急监测的终止等重大决策提出建议,参与制订和实施应急监测方案。

2进入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人员,必须注意自身的安全防护,对事故现场不熟悉、不能确认现场安全或不按规定配备必需的防护没备(如防护服、防毒呼吸器等)时,未经现场指挥、警戒人员许可,不得进入事故现场进行采样监测。

3应急监测时,至少应有2人同行。进入事故现场进行采样监测,应经现场指挥、警戒人员的许可,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按规定配备必需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毒呼吸器等)。

4进入易燃、易爆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车辆应有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应使用防爆的现场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包括附件,如电源等)进行现场监测,或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使用现场应急监测仪器设备进行现场监测。

5进入水体或登高采样,应穿戴救生衣或佩带防护安全带(绳),以防安全事故。

6对需送实验室进行分析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性状不明样品,特别是污染源样品应用特别的标识(如图案、文字)加以注明,以便送样、接样和分析人员采取合适的处置对策,确保他们自身的安全。

7对含有剧毒或大量有毒有害化合物的样品,特别是污染源样品,不得随意处置,应做无害化处理或送至有资质的处理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监测方法及设备

监测设备的选用与监测方法有关。为迅速查明突发性环境化学污染事故污染 物的种类、污染程度和范围以及污染发展趋势,在已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场快速监测方法和实验室现有的分析方法进行鉴别、确认。在具体实施时,应选择最合适的分析方法,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的方法获取最有价值的监测数据

1、环境空气应急监测方法

应优先考虑采用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气体检测仪、便携式气相色谱法、便携式红外光谱法和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法等。

2、水质土壤应急监测方法

应优先考虑选用水质检测管法、化学比色法、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便携式综合水质检测法、便携式电化学检测仪器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和质谱联用仪器法等。同时,还可从自动监测站获得相关监测信息。

3实验室监测仪器及监测方法来源

5.11-3  实验室检测方法、检测仪器一览

检测项目

实验室分析

检测方法及来源

颗粒物

重量法HJ/T 397-2007

SO2

紫外吸收法HJ1045-2019

氟化氢

电极法HJt67-2001

一氧化碳

定电位电解法HJ 973-2018

NOX

紫外吸收法HJ1131-2020

pH

玻璃电极法GB 6920-1986

COD

重铬酸盐法GB 1191489

NH3-N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

氟化物

电极法HJt67-2001

七、监测结果报告制度

应尽快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有关便携式监测仪的监测结果,定期或不定期编写监测快报(一般水污染在4小时内,大气污染在2小时内作出快报)。污染跟踪监测则根据监测数据、预测污染迁移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以及主管部门的意见定时编制报告。

5.11信息发布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信息发布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议;

2)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说明;

3)被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的清单;

4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

5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

5.12应急状态终止

5.12.1应急终止的条件

当对发生事故进行一系列处理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乃至尽量低的水平。

5.12.2应急终止的程序

1)现场救援指挥部根据应急事故的处理,当符合上述规定中任何一种情况,即可确认终止应急,或由发生事件的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2)现场救援指挥部可向所属各专业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相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5.12.3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政府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须继续进行为止;

2)通知各办公室,各科室以及附近周边企业、村庄和社区危险事故已经得到解除;

3)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设备进行清洁净化;

4)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于此次发生的环境事故,对起因,过程和结果向有关部门做详细报告;

5)全力配合事件调查小组,提供事故详细情况,相关情况的说明以及各监测数据等;

6)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调查事故造成损失并明确各人承担责任;

7)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8)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企业和专家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应急预案的修改意见;

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环境应急队伍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


6后期处置

应急终止后,由政府有关部门或企业环境部门按规定负责邀请相关部门专业人员、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小组,研究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确定防范措施;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证物;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交事故报告。

6.1人员安置及损失赔偿

做好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对企业员工做好精神安抚工作,对受伤严重人员继续治疗,并及时对环境应急工作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赔偿事宜。以保证企业人心稳定,快速投入正常运营。

6.2保险

企业为员工办理保险为:养老保、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发生重大环境事故后,受灾人员应当视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

6.3现场洗消和恢复生产

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①当事故发生后,后勤救援组成员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②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并确定不再有二次事故发生时,即时组织现场救援人员撤离,在事故调查人员进入现场调查之前必须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③在事故现场的取证、调查没结束之前不得解除隔离,后勤保障善后组仍要采取保护措施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现场保护人员必须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如口罩,手套等),以免中毒。

2)明确事故现场洗消

事故现场洗消由后勤保障善后组负责。在事故现场取证、调查结束后,由应急总指挥指示后勤保障善后组组长立即组织应急处理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维护。

在清理过程中,清理人员必须穿戴好各种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毒面具、口罩,以免中毒。

3)恢复营运

①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企业正常营运、工作、生活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企业各级人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或行动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

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对受影响的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或更换,组织受影响部门尽快恢复生产。

③企业相关部门负责对应急过程中消耗、使用的应急物资、器材进行补充,使其重新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④应急工作机构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调查事件原因和责任人,由总指挥将事件调查报告上报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经验教训,对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

6.4洗消后的二次污染的防治方案

1)防止事故再发生

洗消过程中收集的含油物质必须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废水处理

应急处置后产生的事故废水或消防废水由通过缓坡进行拦截至事故应急池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6.5生态环境恢复

对受灾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并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并对可能受污染范围内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质量进行连续监测,直至达到正常指标;若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时可以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评估,并对受污染的生态环境提出相应的恢复建议。

6.6事后调查与评估

事故后评价有助于总结应急响应行动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改进今后的事故应急工作提供借鉴,同时为对事故应急工作中各方的表现进行奖惩提供依据。

从预警环节开始到事故应急过程结束,应调查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中各环节是否达到相应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通过声像取证,录制了解突发环境事件当事人及事故受害人介绍事故情况的陈述等,结合现场监测结果,进一步分析事故的责任主体。

1)预警

调查企业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是否立刻实施应急程序,及再评估企业是否有能力把事故造成的污染控制在企业内。如需上级援助时是否已在展开紧急抢救时立即报告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是否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应急行动。

2)报告

调查在突发环境事件时,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向企业内或向政府部门报告。同时应调查报告的内容是否符合事实,是否有瞒报、虚报或漏报现象等。

3)指挥和协调

对应急行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是有效开展应急救援的关键。调查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程序是否正确应用,是否有效迅速地对事故进行初始评估,是否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决策,确认现场工作区域,指挥和协调现场各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合理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应急资源等。

4)警报和紧急公告

公众防护行动的决定权一般由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掌握。因此,调查确认企业是否已建立起防护措施和有效通讯机制,并已将防护措施及公众疏散或是安全避难的最佳方案通知应急指挥中心,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和环境可能造成威胁时,是否及时启动报警系统,向公众发出警报和紧急公告,通告事故的性质、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及时自救。

在紧急情况下,媒体很可能获悉事故消息,应急组织中是否有专门负责接待媒体的部门,以防止媒体干扰应急行动和错误报道事件。

5)事件的通报

企业在应急响应的同时,是否及时向毗邻和可能波及的企业通报突发事件的情况,是否视情况及时通知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事件专业主管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6)事态评估

应评估应急过程中的初始评估是否正确,是否已监测和探明危险物质的种类、数量及危害特性,是否能正确确定重点保护区域以及相应的防护行动方案。

7)警戒与治安

企业警戒由企业进行,厂外该职责一般由公安、交通、武警部门负责。在评价中着重调查事故发生后的交通管制措施是否到位,以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的混乱;是否能有效指挥危险区域内的人员撤离,及时疏通交通堵塞;是否已做好维护撤离区和人员安置区的社会治安工作,保卫撤离区内和各封锁路口附近的重要目标和财产安全;是否尽力协助传达紧急信息以及事故调查等。

8)应急疏散方案

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应当调查应急过程中是否对紧急情况的决策、预防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庇护场所以及回迁等作出细致的规定和准备,是否落实已临时疏散的人群的安置并保障其基本生活条件。

9)环境事故应急措施和减缓技术

根据事故后的跟踪监测与调查结果,判断环境事故应急和减缓措施是否正确与落实,应急措施是否引发新的污染。是否存在长期的环境影响。

10)事故现场人员防护和救护

调查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是否迅速救护伤员,并迅速诊断以便及时进行正确救治,当原因不明、诊断不清的情况下,是否认真做好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工作,以免误诊,造成抢救的延误和失败,并作出评价。

11)事故现场的恢复

调查与评价在宣布应急终止、人群返回后是否对现场进行有效清理,公共设施是否已基本恢复,是否对受影响区域继续进行连续环境监测。

根据以上一系列回顾评价的结果,系统分析各级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补充完善建议。


7应急保障

7.1人力资源保障

公司建立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队伍,培训一支常备不懈,熟悉环境应急知识,充分掌握各类突发性环境事件处置措施的预备应急力量;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洗消等现场处置工作。

1)保障应急组织机构的培训和演练实施,主要使应急工作人员熟悉应急工作程序,提高指挥能力;

2)开展应急工作组的培训和演练。针对事件易发环节,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演练。各应急工作组主要依靠培训和演练来实现提升应急响应技能,演练的内容包括报警、现场污染控制、应急监测、消洗、人员疏散与救护等;

3)给企业一般工作人员(特别是新员工)进行事件报警、自我保护和疏散撤离等应急培训和演练训练,提高员工的防范和急救能力。

7.2财力保障

企业建立应急专项资金用于:环境事件隐患整改、环境风险源监控、应急机构建设、应急物资购置、应急预案演练、应急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等,使用权归应急组织机构所有,其他人不得挪为他用,如有违反将按企业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7.3物资保障

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包括应急物资的种类、储存量,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状况和应急预案需要进行配置,并制订应急物资使用管理制度,防止失效和丢失。

7.4医疗卫生保障

1)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落实急救药箱药品和急救器材的配备与更新。

2)综合办落实组织现场通讯联络救护组人员知识与技术的培训。

7.5交通运输保障

1)企业所有车辆在应急时将被征用于运输保障工作。

2)应急时除被征用车辆留在企业外,其他车辆将移至企业非救援通道上待命。

3)车辆道路由后勤保障善后组管护。  

7.6治安维护

与所在区域的治安巡查队建立定期沟通和应急求助,保证日常交流和非常时期帮扶求助,维护周边治安安全。

与辖区派出所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紧急状况下进行治安维护和疏导救援。

7.7通信保障

通讯联络救护组应时刻保障通讯器材能正常启用,应急手机、固定电话、喊话筒等通讯器材发挥信息传达及呼救的作用。当事故的级别为社会应急时,企业将会向政府救援部门求援。

7.8科技支撑

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各应急小组学习并引进先进的救援设备、救护办法、日常危险源的监控设备等,从日常危险源的监控和潜在的环境安全风险进行排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风险隐患的消除;通过实例分析学习先进的救护办法和指挥布置方法,提高企业应急能力和水平,应对一切可能的突发环境事件。

7.9园区应急保障

由于本项目发生环境风险较大,建议园区管委会在园区雨水排放口设置监测和控制(关闭)装置;并且在园区及园区边界配备氟化氢气体自动监测装置,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在第一时间做出应急措施。


8实施与管理

8.1应急培训和演练

8.1.1原则、目的、作用及对象

1、应急培训和演练的原则

应急演练类型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虽有不同特点,但在策划演练内容、演练情景、演练频次、演练评价方法等工作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应急预案规定;在组织实施演练过程中,必须满足“领导重视、科学计划、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周密组织、统一指挥、分步实施、讲究实效”的原则。

根据实际要求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按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项应急预案,每半年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2、应急培训和演练的目的

应急培训和演练的目的是通过培训、评估、改进等手段,使环境应急人员了解环境应急预案的内容,提高本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环境应急人员的工作水平与应急队伍的反应和衔接配合的协调能力,有效发挥应急预案的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作用,提高企业应对环境事件的综合应急能力。

3、应急演练的作用及对象

重大事故应急演练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正确运用可以发挥如下作用:

1)评估企业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并及时修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

2)评估企业重大事故应急能力,识别资源需求,澄清相关机构、组织和人员的职责,改善不同机构、组织和人员之间的协调关系;

3)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评估应急培训效果,分析培训需求。同时,作为一种培训手段,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应急素质和能力;

4)促进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对应急预案的理解,争取他们对重大事故应急工作的支持。

本企企业应急培训和演练的对象主要是本企业范围内员工,以应急救援人员为主。

8.1.2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

定期对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基本的应急培训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它有益于提高参与应急行动的所有相关人员最低程度的应急能力。有益于应急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识别危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启动紧急情况警报系统、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基本操作。因此,培训厂区中要强调危险物事故的不同应急水平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本企业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发生废气事故排放及火灾爆炸事件采取的应急措施;对项目所用的这种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危险性的认识及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发生危险后的报警方式;基本救治办法;各应急小队在应急过程中应该怎样进行具体工作等。

8.1.3应急演练

确定演练目标、区域、地点、所用器材、各参战队伍。根据演练范围和目的,可进行桌面推演或实地演练,确定展示以下演习内容:

8.1-1  应急演练内容

序号

目标

展示内容

目标要求

1

应急动员

展示通知应急组织,动员应急响应人员的能力

责任方采取系列举措,向应急响应人员发出警报,通知或动员有关应急响应人员各就各位;及时启动应急指挥中心和其他应急支持设施,使相关应急设施从正常运转状态进入紧急运转状态

2

指挥和控制

展示指挥、协调和控制应急响应活动的能力

责任方具备应急过程中控制所有响应行动的能力。事故现场指挥人员和应急组织、行动小组负责人都应按应急预案要求,建立事故指挥体系,展示指挥和控制应急响应行动的能力

3

事态评估

展示获取事故信息,识别事故原因和致害物,判断事故影响范围及其潜在危险的能力

要求应急组织应具备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积极收集、获取事故信息,评估、调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场危险性以及危险品泄漏等有关情况的能力;具备根据所获信息,判断事故影响范围,以及对公众和环境的中长期危害的能力;具备确定进一步调查所需资源的能力;具备及时通知场外应急组织的能力

4

资源管理

展示动员和管理应急响应行动所需资源的能力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根据事故评估结果,识别应急资源需求的能力,以及动员和整合内外部应急资源的能力

5

通讯

展示与所有应急响应地点、应急组织和应急响应人员有效通讯交流的能力

要求应急组织建立可靠的主通讯系统和备用通讯系统,以使与有关岗位的关键人员保持联系

6

应急设施

展示应急设施、装备及其他应急支持资料的准备情况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足够应急设施,且应急设施内装备和应急支持资料的准备与管理状况能满足支持应急响应活动的需要

7

警报与紧急公告

展示向公众发出警报和宣传保护措施的能力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按照应急预案中的规定,迅速完成向一定区域内公众发布应急防护措施命令和信息的能力

8

应急响应人员安全

展示监测、控制应急响应人员面临的危险的能力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保护应急响应人员安全和健康的能力,主要强调应急区域划分、个体保护装备配备、事态评估机制与通讯活动的管理

9

警戒与治安

展示维护警戒区域秩序,控制交通流量,控制疏散区和安置区交通出入口的组织能力和资源

要求责任方具备维护治安、管制疏散区域交通道口的能力,强调交通控制点设置、执勤人员配备和路障清理等活动的管理

10

紧急医疗服务

展示有关现场急救处置、转运伤员的工作程序,交通工具、设施和服务人员的准备情况,以及医护人员、医疗设施的准备情况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将伤病人员运往医疗机构的能力和为伤病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

11

消防与抢险

展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展,及时扑灭火源的能力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组织扑灭火源,有效控制事故的能力

12

撤离与疏散

展示撤离、疏散程序以及服务人员的准备情况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安排疏散路线、交通工具、目的地的能力以及对疏散人员交通控制、引导、自身防护措施、治安、避免恐慌情绪的能力并对人群疏散进行跟踪、记录

1演练范围与频次

本厂范围内每年至少一次。

2演练组织及内容

按照应急预案,由指挥中心统一组织,具体事宜由应急办负责实施;主要针对雨水排放口切换阀的管控操作、突发停电事件、氟化氢气体泄漏和酸的泄漏等事件的应急情景演练。

3应急演练的评价、总结与追踪

1)应急演练的评价

演练评价是指观察和记录演练活动、比较演练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并提出演练发现的问题。演练评价的目的是确定演练是否达到演练目的要求,检验各应急组织指挥人员及应急响应人员完成任务的能力。要全面、正确地评价演练效果,必须在演练覆盖区域的关键地点和各参演应急组织的关键岗位上,派驻公正的评价人员。评价人员的作用主要是观察演练的进程,记录演练人员采取的每一项关键行动及其实施时间,访谈演练人员,要求参演应急组织提供文字材料,评价参演应急组织和演练人员的表现并反馈演练发现。

应急演练评价方法是指演练评价过程中的程序和策略,包括评价组成方式、评价目标与评价标准。评价目标是指在演练过程中要求演练人员展示的活动和功能,可与演练目标相一致。评价标准是指供评价人员对演练人员各个主要行动及关键技巧的评判指标,这些指标应具有可测量性。

2)应急演练总结与追踪

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与讲评是全面评价演练是否达到演练目标、应急准备水平及是否需要改进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演练人员进行自我评价的机会。演练总结与讲评可以通过访谈、汇报、协商、自我评价、公开会议和通报等形式完成。

策划小组负责人应在演练结束规定期限内,根据评价人员演练过程中收集和整理的资料,以及演练人员和公开会议中获得的信息,编写演练报告并提交给有关政府部门。演练报告是对演练情况的详细说明和对该次演练的评价。演练报告中应包括如下内容:

本次演练的背景信息,含演练地点、时间、气象条件等;

参与演练的应急组织;

演练情景与演练方案;

演练目标、演练范围和签订的演练协议;

应急情况的全面评价,含对前次演练不足项在本次演练中表现的描述;

演练发现与纠正措施建议;

对应急预案和有关执行程序的改进建议;

对应急设施、设备维护与更新方面的建议;

对应急组织、应急响应人员能力与培训方面的建议。

追踪是指在演练总结与讲评过程结束之后,安排人员督促相关应急组织继续解决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或事项的活动。为确保参演应急组织能从演练中取得最大益处,策划小组应对演练发现进行充分研究,确定导致该问题的根本原因、纠正方法、纠正措施及完成时间,并指定专人负责对演习中发现的不足项和整改项的纠正过程实施追踪,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进展情况。

8.2预案的教育、宣传

对本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可能涉及的人民群众,进行应急知识、应急理念的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应急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配合,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发现、上报、处理处置、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与撤离、企业的监督等等工作更是需要包括员工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因此对人民群众进行应急知识、应急理念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教育、宣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标语、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应形成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应急教育、宣传制度。

8.3奖励与责任追究

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对在抢险救援工作方面做出较大贡献的,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有关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追究相应的责任。

8.4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

8.4.1预案评审

为了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企业将定期对预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评审包括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是应急预案草案完成后,由公司内部组织评审;外部评审是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邀请环保、安全、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方面的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

8.4.2预案备案

本预案经企业法人审查批准、签署实施之日起30日内报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报送备案时按规定提交备案材料。

8.4.3预案发布与发放

1、企业应急预案经评审后,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签署发布。

2、管理部负责对应急预案的统一管理;

3、管理部负责预案的管理发放,发放应建立发放记录,并及时对已发放预案进行更新,正常更新周期为三年,确保各部门获得最新版本的应急预案;

4、应发放给应急指挥小组成员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岗位。

8.4.4应急预案的修订

应急预案应当每三年至少研究修订一次。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应急预案及时修订:

1、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变化的;

2、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的;

3、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4、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5、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

6、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

7、应急预案制定或牵头制定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应急预案更改、修订程序:

应急预案的修订由管理部根据上述情况的变化和原因,向企业领导提出申请,说明修改原因,经授权后组织修订,并将修改后的文件传递给相关部门。

预案修订应建立修改记录(包括修改日期、页码、内容、修改人)。


9附则

9.1名词与术语定义

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序,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环境风险:是指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

环境突发事件危险源: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发生环境突发事件的污染源,包括生产、贮存、经营、使用、运输的危险物质以及产生、收集、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等。

应急预案:指针对突发环境事件事先制定的,用以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用什么资源来做的应急响应工作方案。

应急处置:指对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应急响应以降低损失、影响的处理措施。

先期处置:指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正在发生或发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在第一时间内所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

应急监测:环境事故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程度和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后期处置: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得到基本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恢复正常所采取的一系列善后处理行动。

预警:指根据监测到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中的相关规定,提前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并提出相关应急措施建议。

应急联动:指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市、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联动,必要时,与军队、武警部队联动,互相支持,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的应急工作机制。

应急演练: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练(演练)、综合演练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练。

9.2预案签署和解释

本预案由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签署。预案有关内容由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解释。

9.3预案实施

本预案批准发布后,企业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及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本应急预案202210月制定,为第二版(修订版),企业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签字后发布之日开始正式实施生效。


附件与附图

附件1  环评批复

附件2  应急组织人员名单

组织成员

公司职务

姓名

手机

应急指挥部总指挥

总经理

易学军

15773246894

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

副总经理

杨剑斌

18270070189

现场应急指挥组组长

生产车间主任

文星明

15779589023

紧急疏散组组长

生产车间副主任

文森禄

13879747800

医疗救护组组长

生产技术部主任

欧小民

13923662754

物资保障组组长

部主任

文小华

13879728468

通讯联络组组长

值班长

李彬

13766303508

环境应急监测组组长

化验室主

张小青

15879753781

事故调查组组长

安环部主任

钟耀华

15970730274

应急办公室

安环部主任

钟耀华

15970730274

厂里24小时有人值班的固定电话(一般是厂里保卫室、门卫室)

0797-5603567

现场应急指挥组成员

姓名

职务

手机

钟玉宇

甲班大班长

15070713852

朱志华

乙班大班长

153-9071-2986

朱承宗

丙班大班长

13879752120

张春超

丁班大班长

15297846584

紧急疏散组成员

姓名

职务

手机

赖永军

机修班长

135-7676-5477

周国庆

充装班长

18079323938

医疗救护组成员

姓名

职务

手机

张石生

电仪班长

151-7977-1195

罗荣华

设备管理员

159-7971-5619

物资保障组成员

姓名

职务

手机

刘燕

仓库主管

187-2012-6510

陈丽芬

仓库

18070357665

通讯联络组成员

姓名

职务

手机

品质管理

157-7988-9442

赖振明

煤气炉班长

18879709162

环境应急监测组成员

姓名

职务

手机

邹建华

化验员

13763959633

游华盛

化验员

18870742780

事故调查组成员

姓名

职务

手机

胡家勇

安环员

18582533226

刘汉

安环员

18770299360

应急办公室成员

胡家勇

安环员

18582533226

刘汉

安环员

18770299360


附件3  相关单位和人员通讯录

序号

报警类别

应急报警电话

所属部门

1

火警

119

消防救援

0797-5660119

九二基地消防站

0797-5629011

会昌县消防支队

2

医疗急救

120

0797-5665030

筠门岭镇卫生院

0797-5622425

会昌县人民医院

0797-8220120

赣州市人民医院

0797-8388741/8388120

赣州市医疗急救

3

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0797-8391111

赣州市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0532-3889090

国家化学品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4

应急管理部门

0797-5727703

会昌县应急管理局

0797-8391173

赣州市应急管理局

5

生态环境部门

07975728102

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

0797-8685002

赣州市生态环境局

6

园区管理

0797-5605566

基地办会昌县九二基地办

7

公安

0797-5635152

会昌县公安局

8

交通局

0797-5622284

会昌县交通局

政府

0797-5665012

会昌县筠门岭镇政府

9

供电单位

0797-5665881

会昌县筠门岭镇供电所

10

供水单位

0797-5665633

会昌县筠门岭镇自来水厂

11

第三方检测单位

0797-8337299

江西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2

园区污水处理厂

魏总18779106209

中节能环保投资发展(江西)有限公司

13

周边企业

何总13707976109

江西九二盐业有限公司

14

周边企业

邹总15387853326

江西中氟化学材有限公司

15

周边企业

刘总13970100057

江西三福化工有限公司

16

周边企业

陈总19170781192

江西昌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附件4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类型

应急器材名称

数量

单位

存放位置

管理责任人

联系方式

消防器材

灭火器

149

生产车间

办公楼等

刘汉

18770299360

消防栓

9

生产车间

刘汉

18770299360

消防安全监控

1

中控

刘汉

18770299360

消防沙

1

硫酸贮槽围堰外

刘汉

18770299360

应急疏散逃生设施

应急疏散指示灯

10

中控

张石生

15179771195

应急照明灯

10

中控

张石生

15179771195

个人防护

安全帽

120

车间办公室

曾荣

15779889442

防护眼镜

6

车间办公室

曾荣

15779889442

防毒面罩

40

车间办公室

曾荣

15779889442

雨靴

6

车间办公室

曾荣

15779889442

耐酸碱手套

40

车间办公室

曾荣

15779889442

空气呼吸器

6

车间办公室

曾荣

15779889442

医药箱

4

中控

曾荣

15779889442

绷带

20

中控

曾荣

15779889442

担架

1

中控

曾荣

15779889442

堵漏沙袋

15

中控

曾荣

15779889442

石灰

5

生产车间

曾荣

15779889442

片碱

1

立方

生产车间

曾荣

15779889442

耐酸泵

3

生产车间

曾荣

15779889442

氟化氢监控报警装置

4

中控

曾荣

15779889442

一氧化碳监控报警装置

4

中控

曾荣

15779889442

广播

1

中控

曾荣

15779889442

应急监测

废水监测测室

1

污水处理班

欧先福

15970063098

警戒设施

现场警示牌

2

污水处理班

欧先福

15970063098

应急设施

事故应急池

1

污水处理班

欧先福

15970063098


附件5  现场处置方案

1、硫酸、氟化氢、氢氟酸泄露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风险分析

1.危险性分析:硫酸储罐区、氟化氢储罐区、氢氟酸储罐区、氟硅酸储罐区。

2.可能发生区域与地点:储罐区、生产车间

3.危害程度:污染环境、引发火灾

4.导致的次生、衍生灾害:导致环境污染。

应急组织

出现硫酸、氟化氢氢氟酸泄漏事故时现场应成立应急小组,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担任现场处置应急指挥,现场操作人员为应急队员的应急小组;并立即上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由总经理担任应急总指挥,进行事件分级。

总指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

现场指挥:部门负责人

组长:应急小组组长

成员:应急小组成员

信息上报:现场发现者→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现场指挥→各应急小组依照厂内紧急应变办法处理。

应急职责

1. 总指挥职责

1)确定事件分级,启动应急预案;(2)当事件级别达到二级时,须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报告事件情况,并说明本厂是否需要社会救援,当事件升至一级,立即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汇报并请求救援(3)全面指挥应急行动,当社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立即移交事故救援指挥权;(4)密切配合政府部门应急工作;(5)核实事故原因和责任人,以书面报告上报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

2. 现场指挥职责

1)赶到事故现场,接受总指挥的指令和调动,在总指挥不在现场时,担任代理总指挥;(2)制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3)准备事故报告和组织调查;(4)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5)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6)对来访民众、新闻媒体、政府机关之接待、协调.

3. 组长职责

1)命令关闭作业,组织现场抢救;(2)立即向现场指挥报告事故情况;(3)发布现场警戒指令,危险区域严禁人员进入,避免伤亡事故扩大。紧急情况下作出人员紧急疏散及立即停止作业的命令;(4)应急终止后,调查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填写信息接收表,并上报现场指挥。

4. 成员职责

1)实施现场处置自救行动(2)维持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维持现场秩序;(3)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

应急处置

1)通知可能受影响的周边居民以及单位。

2切断雨水阀门,防止漏液顺雨水管网进入附近地表水体。

3)切断泄漏源(抢险救灾组负责)

堵漏:现场应急处理人员查询风险源,根据查到的污染源进行处置。根据泄漏情况采取适当的切断泄漏源的措施,若是罐体泄漏形式(砂眼、裂缝、孔洞和裂口)采用木楔、外封式堵漏袋等方式进行堵漏,关闭或堵塞厂区雨水总排口阀门。酸类物质泄漏用石灰封堵企业泄漏口。

泄漏液的处置处理:少量泄漏时,采用干土、干砂或者其他不易燃物质吸收,阻止扩散或者与雨水混和。对陆域范围的酸类泄漏物采用石灰覆盖,并清洗。清洗水送入污水处理站处理。

3)如酸、碱类风险物质及消防废水流入雨水管网,用沙袋堵住雨水进入区域地表水系统排放口,对污染物进行拦截。

4)如酸、碱类风险物质进入污水管道,应第一时间通知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提醒其做好监测和应对工作,确保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保证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5)如酸、碱类风险物质及消防废水进入水体时,量少的可以自然稀释,如果污水泄漏至湘江等水体中的量很大,应采取拦截筑坝方式拦截废水并应及时通知下游停止使用等。

6)启动应急监测,监控水质变化。

注意事项

1、必须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情况,穿戴防护用品。

2、作业人员要熟悉掌握危化品的特性及危害程度,杜绝盲目作业。

3、备一定数量的人身防护用品,例如:正压式呼吸器、工作衣、防毒面具、中和急救用药、应急照明灯等。

4、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现场。

环保处置

1、确认雨水排口已关闭/堵塞,防止消防废水排入市政管道;

2、将泄漏物收集至包装桶内,事故后产生的废水同危险废弃物一起委托资质单位进行环保处理。


2、突发火灾次生环境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风险分析

1.危险性分析:企业使用的原料、产品如果遇火源易导致燃烧事故;生产车间、仓库路故障走火或雷击造成的火灾。

2.可能发生区域与地点:生产车间、仓库

3.危害程度:人员烧伤、中毒窒息、设备损坏、财产重大损失。

4.事故可能征兆:火灾事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

5.导致的次生、衍生灾害:导致火灾爆炸、环境污染、中毒

应急组织

事故现场成立应急小组,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担任现场处置应急指挥,现场操作人员为应急队员的应急小组;并立即上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由总经理担任应急总指挥,进行事件分级。

总指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

组长:应急小组组长

成员:应急小组成员

信息上报:现场发现者→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现场指挥→各应急小组依照厂内紧急应变办法处理。

应急职责

1. 总指挥职责

1)确定事故事件分级,启动应急预案;(2)立即向县生态环境局报告事件情况,当事件级别达到二级时,须同时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报告事件情况,并说明本厂是否需要社会救援,当事件升至一级,立即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汇报并请求救援;(3)全面指挥应急行动,当社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立即移交事故救援指挥权;(4)密切配合政府部门应急工作;(5)核实事故原因和责任人,以书面报告上报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

2. 现场指挥职责

1)赶到事故现场,接受总指挥的指令和调动,在总指挥不在现场时,担任代理总指挥;(2)制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3)准备事故报告和组织调查;(4)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5)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6)对来访民众、新闻媒体、政府机关之接待、协调。

3. 组长职责

1)命令关闭作业,组织现场抢救;(2)立即向现场指挥报告事故情况;(3)发布现场警戒指令,危险区域严禁人员进入,避免伤亡事故扩大。紧急情况下作出人员紧急疏散及立即停止作业的命令;(4)应急终止后,调查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填写信息接收表,并上报现场指挥。

4. 成员职责

1)实施现场处置自救行动(2)维持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维持现场秩序;(3)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

预防

措施

1)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3)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4)确保企业正常营运;

5)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6)实行动火作业许可制度,严禁违规动火;

7)不断完善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预案演练工作;

8)认真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检查;

9)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机泵设备转动部位要保持清洁,防止因摩擦引起杂物等燃烧;

10)制定科学的安全用电操作规程,要求所有电气安装、维护作业必须由持证电工实施,平时加强电气设施的专项安全检查,防止短路或触电事故;

11)加强对安全设施、设备检测检验工作。对消防器材和安全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12)严格生产车间、仓库的安全管理,掌握原料的危险特性,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间、分库储存,并在醒目处标明储存物品的名称、性质和灭火方法。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防震动、撞击、重压、倒置;

13生产车间、仓库按相关标准和规范配齐消防设施和急救器材,消防设施和急救器材应落实管理责任人。急救器材配置应包括防毒口罩、防毒面具、急救药品、急救药箱等。

应急处置

隔离、疏散

1)建立警戒区域:根据火灾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除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2)紧急疏散: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件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疏散人员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不要在低洼处滞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

泄漏处理

废水处理池体泄漏后,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对泄漏事件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件扩大。泄漏物处置主要方法有:

1)清理。用消防水冲洗泄漏物质,排入应急池。

2)发生消防灾害后,水处理人员立即关闭消防污染外泄切断阀门(雨水管道阀门);

3)启用消防污染应急物资,将消防污染废水采用强排的方式由消防污染外泄切断口或各收集沟强排入应急池中;

4)消防灭火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向事发部门或消防部门了解火灾、爆炸事件的基本概况,包括涉及的油品信息。

5)当灾害风险降低或可控情况下,及时将未受威胁的油品转移到安全地方,切断或缩小染污源;

6)判断可能的污染物及其排放途径,用沙包或阀门在雨水管道拦截废水或危险废物。

应急作业流程图如下:消防灾害发生→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关闭雨水总阀门,救援抢险组进行灭火→用沙包拦截雨水总排口和厂区门口→室内消防废水通过导流沟应急池,或者用移动应急泵将雨水管道中废水排入应急池

灭火对策

1)扑救初期火灾

①迅速切断进入火灾事件地点的一切物料,如遇电器设备着火应先关闭总电源;

②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移动式灭火器、或现场其他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2)采取保护措施

①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可采取切断、阻隔火源保护措施:

②对周围设施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

③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

④有些火灾可能造成易燃液体外流,这时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漂散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可控处置地点。

3)火灾扑救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来安全的控制火灾。其他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现场处置组到达后,配合扑救。

注意

事项

救灾人员带防护眼镜、防毒口罩(自吸式过滤)、手电筒、手套方可参与救援。

安全疏散

员工应按照战厂区疏散路线立即从企业疏散至厂外,疏散人员到指定集合地点集中清点。

环保处置

1、确认雨水总排放阀已关闭,防止污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2、将事故废水排入事故应急池;

3、将泄漏物收集至包装桶内存至危废暂存间,并通知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3、危险废物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风险分析

1.危险性分析:危险废物焦油泄漏。

2.可能发生区域与地点:危险废物暂存间。

3.危害程度: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4.事故可能征兆:暂存焦油的危废池有破损。

5.导致的次生、衍生灾害:导致环境污染、引发火灾

应急组织

事故现场成立应急小组,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担任现场处置应急指挥,现场操作人员为应急队员的应急小组;并立即上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由总经理担任应急总指挥,进行事件分级。

总指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

现场指挥:部门负责人

组长:应急小组组长

成员:应急小组成员

信息上报:现场发现者→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现场指挥→各应急小组依照厂内紧急应变办法处理。

应急职责

1. 总指挥职责

1)确定事件分级,启动应急预案;(2)当事件级别达到二级时,须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报告事件情况,并说明本厂是否需要社会救援,当事件升至一级,立即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汇报并请求救援(3)全面指挥应急行动,当社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立即移交事故救援指挥权;(4)密切配合政府部门应急工作;(5)核实事故原因和责任人,以书面报告上报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

2. 现场指挥职责

1)赶到事故现场,接受总指挥的指令和调动,在总指挥不在现场时,担任代理总指挥;(2)制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3)准备事故报告和组织调查;(4)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5)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6)对来访民众、新闻媒体、政府机关之接待、协调.

3. 组长职责

1)命令关闭作业,组织现场抢救;(2)立即向现场指挥报告事故情况;(3)发布现场警戒指令,危险区域严禁人员进入,避免伤亡事故扩大。紧急情况下作出人员紧急疏散及立即停止作业的命令;(4)应急终止后,调查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填写信息接收表,并上报现场指挥。

4. 成员职责

1)实施现场处置自救行动(2)维持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维持现场秩序;(3)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

应急处置

1)询情,包括遇险人员情况;物质泄漏的时间、部位、形式、已扩散范围;

2)工程抢险:以控制泄漏源,防止次生灾害发生为处置原则,应急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事故现场,控制泄漏源,实施堵漏,回收或处理泄漏物质。

3)危险废物泄漏,及时对焦油桶进行修补、更换,对已泄露的小心收集于专用密封桶或有盖的容器中;;

4)清理:在污染地面上洒上中和或洗涤剂浸洗,然后用消防水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物;

6)洗消:设立洗消站,对接触危险废物人员、现场医务人员、抢险应急人员、抢险器材等进行洗消,严格控制洗消污水排放,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7)对于危险废物发生泄漏污染大气环境时,要及时树立警示牌告之周边居民,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

注意事项

1、必须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情况,穿戴防护用品。

2、作业人员要熟悉掌握危废的特性及危害程度,杜绝盲目作业。

3、备一定数量的人身防护用品,例如:正压式呼吸器、工作衣、防毒面具、中和急救用药、应急照明灯等。

4、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现场。

环保处置

1、确认雨水排口已关闭/堵塞,防止消防废水排入市政管道;

2、将泄漏物收集至包装桶内,事故后产生的废水同危险废弃物一起委托资质单位进行环保处理。


4、废气处理设施事故排放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风险分析

1.危险性分析:企业废气处理装置故障导致超标排放。

2.可能发生区域与地点:废气处理设施

3.危害程度:污染大气,间接造成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4.导致的次生、衍生灾害:导致环境污染

应急组织

事故现场成立应急小组,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担任现场处置应急指挥,现场操作人员为应急队员的应急小组;并立即上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由总经理担任应急总指挥,进行事件分级。

总指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

现场指挥:部门负责人

组长:应急小组组长

成员:应急小组成员

信息上报:现场发现者→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现场指挥→各应急小组依照厂内紧急应变办法处理。

应急职责

1. 总指挥职责

1)确定事故事件分级,启动应急预案;(2)立即向环保局报告事件情况,当事件级别达到二级时,须同时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报告事件情况,并说明本厂是否需要社会救援,当事件升至一级,立即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汇报并请求救援;

3)全面指挥应急行动,当社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立即移交事故救援指挥权;(4)密切配合政府部门应急工作;(5)核实事故原因和责任人,以书面报告上报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

2. 现场指挥职责

1)赶到事故现场,接受总指挥的指令和调动,在总指挥不在现场时,担任代理总指挥;(2)制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3)准备事故报告和组织调查;(4)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5)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6)对来访民众、新闻媒体、政府机关之接待、协调。

3. 组长职责

1)命令关闭生产作业,组织现场抢救;(2)立即向企业当班主管报告事故情况;(3)发布现场警戒指令,危险区域严禁人员进入,避免伤亡事故扩大,紧急情况下作出人员紧急疏散及立即停止作业的命令;(4)配合有关监测部门进行废气采样。

4. 成员职责

1)实施现场处置自救行动(2)维持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维持现场秩序;(3)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

预防措施

按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严格实行废气的总量控制,产量与废气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合理匹配。

2)当废气量或污染因子浓度可能突然升高时提前发出预警信息。

3)加强废气处理设备设施及废气排放管道的维护、管理、发现故障及时修复。

4)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废气处理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操作;操作人员外送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应急处置

1)停止生产作业;

2)对故障的风机进行维修;

4)发现严重超标时,立即通知运行人员立即通知废气管理的负责人,实施部分停工或减少废气排放,并迅速调查清楚超标原因;

5)救援抢险组到达现场后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后勤救援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用,确实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场保卫小组组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交通指挥,危险区域警戒,并负责引导危险区域员工、群众撤离,疏散到危险源的上风和侧风向安全区域。通讯医疗组负责抢险救援过程的联络事宜;

6)以上操作控制后则本预警结束,如果以上操作无法控制或处置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则升级为上一级应急预案处置。

注意事项

救灾人员着密闭式全身防护衣,带防毒面罩(滤毒罐用有机),戴橡胶防渗手套方可参与救援。

安全疏散

向上风向或横风向撤离,切勿进入低洼区。

环保处置

对故障废气处理设施进行维修和维护。


5火灾事故消防废水收集处置方案

事故风险分析

1.危险性分析:企业火灾产生消防废水。

2.可能发生区域与地点:整个厂区。

3.危害程度:污染地表水,间接造成土壤的污染。

4.导致的次生、衍生灾害如火灾严重,温度过高引发爆炸,导致环境污染

应急组织

事故现场成立应急小组,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担任现场处置应急指挥,现场操作人员为应急队员的应急小组;并立即上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由总经理担任应急总指挥,进行事件分级。

总指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

现场指挥:部门负责人

组长:应急小组组长

成员:应急小组成员

信息上报:现场发现者→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现场指挥→各应急小组依照厂内紧急应变办法处理。

应急职责

1. 总指挥职责

1)确定事故事件分级,启动应急预案;(2)立即向县环保局报告事件情况,当事件级别达到二级时,须同时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报告事件情况,并说明本厂是否需要社会救援,当事件升至一级,立即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汇报并请求救援;(3)全面指挥应急行动,当社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立即移交事故救援指挥权;(4)密切配合政府部门应急工作;(5)核实事故原因和责任人,以书面报告上报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

2. 现场指挥职责

1)赶到事故现场,接受总指挥的指令和调动,在总指挥不在现场时,担任代理总指挥;(2)制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3)准备事故报告和组织调查;(4)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5)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6)对来访民众、新闻媒体、政府机关之接待、协调.

3. 组长职责

1)命令关闭作业,组织现场抢救;(2)立即向现场指挥报告事故情况;(3)发布现场警戒指令,危险区域严禁人员进入,避免伤亡事故扩大。紧急情况下作出人员紧急疏散及立即停止作业的命令;(4)应急终止后,调查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填写信息接收表,并上报现场指挥。

4. 成员职责

1)实施现场处置自救行动(2)维持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维持现场秩序;

3)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

应急处置

1)关闭雨水排放口阀门,打开应急处理池阀门;

2)消防废水通过应急管道重力自流至应急池。

注意事项

1)在应急处置的同时保护现场,以便进行事件调查。

2)事件处理后,应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认真检查,防止再次造成事件的发生。

环保处置

1)确认雨水总排放口阀门已关闭,防止污水排入市政管网;

2)将事故废水排入事故应急池,并通知有资质单位进行环保处理;

3)将泄漏物收集至包装桶内,并通知有资质单位进行环保处理。

6、停电事件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风险分析

1.危险性分析:生产设备温度过高无法冷却、生产车间废气泄露、废气无法处理排放。

2.可能发生区域与地点:生产设备、废气处理系统。

3.危害程度:引发氟化氢等有害气体泄露及有害废气无法处理排放。

4.事故可能征兆:有害气体无法处理排放,燃烧炉内废气浓度超标引发爆炸。

5.导致的次生、衍生灾害:导致环境污染、引发火灾、爆炸。

应急组织

事故现场成立应急小组,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担任现场处置应急指挥,现场操作人员为应急队员的应急小组;并立即上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由总经理担任应急总指挥,进行事件分级。

总指挥:总经理或副总经理

现场指挥:部门负责人

组长:应急小组组长

成员:应急小组成员

信息上报:现场发现者→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现场指挥→各应急小组依照厂内紧急应变办法处理。

应急职责

1. 总指挥职责

1)确定事件分级,启动应急预案;(2)当事件级别达到二级时,须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报告事件情况,并说明本厂是否需要社会救援,当事件升至一级,立即向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汇报并请求救援(3)全面指挥应急行动,当社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立即移交事故救援指挥权;(4)密切配合政府部门应急工作;(5)核实事故原因和责任人,以书面报告上报赣州市会昌生态环境局。

2. 现场指挥职责

1)赶到事故现场,接受总指挥的指令和调动,在总指挥不在现场时,担任代理总指挥;(2)制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3)准备事故报告和组织调查;(4)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5)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6)对来访民众、新闻媒体、政府机关之接待、协调.

3. 组长职责

1)命令关闭作业,组织现场抢救;(2)立即向现场指挥报告事故情况;(3)发布现场警戒指令,危险区域严禁人员进入,避免伤亡事故扩大。紧急情况下作出人员紧急疏散及立即停止作业的命令;(4)应急终止后,调查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填写信息接收表,并上报现场指挥。

4. 成员职责

1)实施现场处置自救行动(2)维持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维持现场秩序;(3)听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

应急处置

1)紧急通知下风向单位和居民疏散

2)立即启动应急发电设备(抢险救灾组文星明15779589023

3)询情,包括遇险人员情况;停电的时间、是否造成废气泄漏及扩散范围;

4)工程抢险:以控制泄漏源,防止次生灾害发生为处置原则,应急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事故现场,控制泄漏源,实施堵漏,回收或处理泄漏物质。

5)对于废气发生泄漏污染大气环境时,要及时树立警示牌告,并将人员撤离至上风向,对大气环境进行监测。

注意事项

1、必须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情况,穿戴防护用品。

2、作业人员要熟悉掌握危废的特性及危害程度,杜绝盲目作业。

3、备一定数量的人身防护用品,例如:正压式呼吸器、工作衣、防毒面具、中和急救用药、应急照明灯等。

4、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现场。

环保处置

1、确认雨水排口已关闭/堵塞,防止一旦产生消防废水后排入市政管道;


附件6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格式)表

报告单位

报告人

报告时间

               

基本情况:

事件类型:                                      事件时间:

事件地点:                                      初步原因:

主要污染物质:                                  伤亡情况:

抢险情况:                                      救护情况:

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及程度:

现场指挥部及联系人、联系方式:

预计事件事态发展情况:

需要支援项目:

接收信息部门

接收时间

要求下次报告的时间

               


附件7应急监测合同复印件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116000


附图2  厂区平面布置图


附图3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附图4 项目消防设施及疏散路线图


附图5 项目雨水、污水管网分布图


附图6  环境风险源分布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