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办字〔2023〕71号
中共会昌县委办公室 会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 2023年肉牛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有关部门,县直(驻县)有关单位: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关于加快推进 2023 年肉牛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 好贯彻落实。
中共会昌县委办公室 会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 年 7 月 9 日
关于加快推进 2023 年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根据我县农业产业部署和 2023 年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 加快推进我县 2023 年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关于进一步推进 我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会府办字〔2022〕23 号) 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国 家、省、市关于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精神,按照壮大 “ 一产” 、做强“二产”、突破“ 三产” 的思路,聚焦肉牛首位 产业增量、提质、增效的“ 三同步”和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 业增速的“ 三增” 目标,推进肉牛产业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 商品化的“ 四化”进程,逐步形成自繁自养、优质高效、屠宰加 工、产销配套的肉牛产业发展之路,加快农业现代化,助推乡村 振兴。
二、目标任务
到 2023 年底,全县肉牛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全县牛饲养总量达到 16 万头,其中存栏 9 万头、增长 10.7%, 出 栏 7 万头、增长 14.3%,母牛存栏 3 万头、增长 24%(详见附件 1)。 全面实施肉牛产业集群项目,利用上级下拨的资金重点支持新建 栏舍、牧草种植、 品种引进及改良、数字畜牧业等项目的建设。 建成赣南肉牛交易市场并投入运营,推进高排坪坑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围绕肉牛交易市场重点抓好“珠兰、高排、右水、周 田” 肉牛产业发展带。引进肉牛屠宰及深加工项目,打造肉牛全 产业链,为湾区海西地区提供优质的富硒会昌肉牛。盘活乡村资 源资产助推肉牛产业发展,激活乡村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唱响“会昌独好”名特优新肉牛品牌。
三、工作重点
(一)扩群增量增效,做大一产
1.积极推进会昌小黄牛养殖扩面增量,让更多农民参与养牛。 会昌小黄牛个体较小、肉质鲜嫩、牛肉味重,很受消费者喜爱, 市场价格好且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广阔,适合我县山区乡镇放牧 饲养,可家家户户养殖。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强化宣传动员, 充分利用农村留守的 50-70 岁这类由于年龄大外出务工困难的人 群,并利用闲置房和农副产品大力发展小黄牛养殖。县农业农村 局要加强技术指导,强化技术支撑,逐步做好小黄牛改良工作, 让本地黄牛提质增效,促进农户增收。〔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 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稳步推进西门塔尔、安格斯等杂交牛养殖规模场建设,提 高肉牛饲养总量。西门塔尔、安格斯等杂交牛是国外引进品种, 个体大、长速快、适合圈养,但投入成本大。 目前,我县饲养的 西门塔尔杂交、安格斯等公牛基本上从吉林、 内蒙古、广西、贵州 等地引进,降低了肉牛养殖效益。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推进 标准化牛场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高排坪坑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对新建牛场从用地、项目资金、母牛引进及冷配给 予支持,稳定一批、新建一批,提高肉牛饲养总量。〔责任单位: 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振兴集团〕
3.积极推广“猪改牛”“牛-肥-果”养殖模式。随着环保压 力加大和用地指标受限,各乡(镇)要在稳定生猪生产,确保国 家生猪调出大县的要求上,积极引导环保设施无法整改或有意愿 的生猪养殖小散户转产肉牛养殖;鼓励利用果园地兴建牛舍,发 展肉牛养殖,利用牛粪尿作有机肥培育果树,实现牛果双丰收, 增加农户的收入。在达到生态环保要求下,对猪舍改牛舍、果园 户 自建牛舍 100 平方米以上(存栏牛 10 头以上)的将利用项目资 金给予适当的补助。〔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果茶发展服 务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4.加强良繁体系建设。坚持“优质+高端”双轮驱动,完善优 质高档肉牛育繁推一体化技术体系,持续引进优质西门塔尔牛、 安格斯牛选育和扩繁。积极推进本地母牛与西门塔尔公牛杂交, 繁殖后的西杂母牛与利木赞、辛地红公牛冻精开展三元杂交,培 育肉牛品种,2023 年引进西门塔杂交母牛等良种母牛 2000 头。〔责 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持续做好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布鲁氏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 强制免疫和主动监测,有效防范重大动物疫情。加强规模化肉牛 养殖场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的监测和净化。压实全县养殖场(户)防疫主体责任,改善防疫条件,健全防疫制度,落实强制免疫、 规范消杀、疫病报告等措施。严格落实调运落地监管,执行跨省 调运肉牛及其产品经指定通道入境规定,加强会昌县筠门岭动物 指定通道运行监管,全面提升我县肉牛疫病防控综合能力和牛肉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 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扩大优质饲草生产和稻草桔杆的利用。加大种植结构调整, 支持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通过土地流 转自种、托管和订单收购等方式,利用冬闲田种植黑麦草及推进 秸秆回收利用,支持稻谷稻草收割一体机的购置,2023 年建设西 江、周田、富城、高排等 4 个区域性秸秆收储加工中心并给予适 当支持。〔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振兴集团,各乡(镇) 人民政府〕
(二)抓好屠宰加工,做强二产
1.积极推进肉牛屠宰、分割、冷鲜肉配送等项目建设。充分 发挥我县地处广东、福建沿海牛肉消费大市场不到 500 公里路程 资源禀赋优势,用好已有政策,积极引进有实力屠宰企业开展屠 宰、分割、冷鲜肉配送等业务,延伸肉牛产业链,提高肉牛养殖 效益。要从用地、项目等环节给予大力支持,形成养殖、屠宰及 加工、冷鲜肉配送为一体的销售体系,驱动我县肉牛产业的快速 发展。〔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振兴集团,各 乡(镇)人民政府〕
2.加大牛肉制品深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或培育有 实力的企业进驻食品工业园,生产如牛肉干、预制菜等“会昌独 好富硒牛肉”各种产品,充分利用我市红色旅游景点及湾区海西 大市场进行订单式销售,使我县肉牛产品走出会昌,走向全国。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拓宽市场渠道,突破三产
1.大力推进南方肉牛交易中心建设。一是在 2023 年内建好赣 南肉牛交易市场并投入运营,健全市场准入、动物检疫、病死动 物无害化处理、市场安全管理等制度建设;二是建成肉牛养殖大 数据管理平台,为肉牛交易市场提供线上各种数据信息;三是积 极对接北方牛企,建设“北牛南运”交易中心,将北方的架子牛、 母牛调到交易中心进行交易,为养殖户提供更多的优质牛源。〔责 任单位:县振兴集团、右水乡人民政府、县农业农村局〕
2.大力推进品牌创建。要引导全县牛肉相关餐饮企业(店) 更换门头,推广“会昌独好富硒牛肉”公共品牌,拓展“会昌富 硒牛肉粉” 门店,实现连锁经营。鼓励支持富硒产品和有机绿色 食品认证,2023 年全县认证 10 个肉牛养殖场和牧草基地,用三年 的时间全县牛场和牧草基地认证达到 50 个,为市场提供高端的牛 肉及制品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 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肉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抓好肉牛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调度、督查和通报工作,定期 分析研判,加强督导检查,着力推进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县 农业农村局要研究制定肉牛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积极向上争取项 目,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实施项目和种养技术指导。各乡(镇) 要严格按照县肉牛产业发展部署,成立本乡镇肉牛产业发展工作 领导小组,要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技术 干部专职抓,做好群众的引导、宣传发动、组织和管理工作,配 合做好相关项目的实施工作,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县发改委、 农业农村局、财政局、 自然资源局、会昌生态环境局、林业局等 部门要积极作为,加强协调配合,落实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 术支撑等措施,形成肉牛产业发展合力。〔责任单位:县农业农 村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会昌生态环境局、 县林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强化政策保障。编制《2023-2027 年会昌县肉牛产业高 质量发展五年规划》 ,明确肉牛产业发展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发展定位、重点任务与项目,构建肉牛产业支撑体系;统筹利用 好上级项目资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新建的标准化牛场、 良种母牛引进、牧草种植、见犊补母、秸秆加工利用及猪改牛栏舍 建设等项目给予相应补助;对推广“会昌独好富硒牛肉及牛肉粉” 公共品牌并起到带头引领作用的个体企业将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具体见附件 2,肉牛产业政策以此份方案为准)。〔责任单位: 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强化要素保障。鼓励依法利用缓坡旱地、荒滩和农村集 体建设用地、猪舍改牛舍、果园地建牛舍等发展肉牛养殖。加大林 地对肉牛发展的支持,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允许在非自然保护地 范围的Ⅲ、Ⅳ级保护林地发展肉牛养殖,其简易道路、栏舍、仓库、 管理用房等养殖所需设施,按照规定办理使用林地手续。各乡(镇) 在接到养殖主体建场选址申请时,对建设规模 50 头(含) 以上牛 场要及时通知县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林业、自然资源、水利、行 政审批等部门工作人员进行现场选址审核,对建设规模 50 头(不 含)以下的养殖场由乡(镇)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现场选址审核, 符合选址要求的,上述单位现场告知养殖场主办理相关手续流程, 不符合选址要求的及时告知养殖主体原因,做到用地审批简办、快 办,让养殖户满意。〔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 会昌生态环境局、县林业局、县果茶发展服务中心、县水利局、县 行政审批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强化金融保障。充分运用“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和 “财政惠农信贷通”等政策性贷款,加大对肉牛产业发展资金的 支持力度,促进肉牛产业发展。创新信用担保方式,完善养殖户 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等机制,推行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 养殖机械抵押贷款,开展活体牛抵押贷款业务。各商业银行要创 新贷款机制,主动服务,积极稳妥推出商业贷款支持肉牛产业, 简化贷款办理手续,设立审批绿色通道,最大限度满足肉牛养殖 企业信贷资金需要(具体见附件 3)。〔责任单位:县金融服务中心、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农业银行、农商银行、九江银行、 邮政银行、中国银行、江西银行,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强化兜底保障。根据上级下发的《关于做好新增省级 特色地方特色农业保险相关工作的通知》(赣财金〔2022〕9 号) 文件精神,做好肉牛养殖保险工作,肉牛政策性养殖保额:犊牛 3500 元、架子牛 7000 元、能繁母牛 10000 元,保险费率 4%,省、 市、县分摊保费分别为 30%、15%、45%,养殖户自缴 10%,此项政 策性保险由恒邦保险承保(具体见附件4)。肉牛(含母牛)商业 性保险针对全县西门塔尔、安格斯等外来品种,保额为:6-10 月 龄架子牛 5000 元/头,10 月龄以上肉牛(含母牛)10000 元/头, 保险费率 3%,肉牛(含母牛)商业性保险由政府招标从事农业保 险的人保财险、人寿财险两家公司按各自负责的区域乡镇开展业 务(具体见附件 5)。各乡(镇)、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 做到应保尽保,提高养殖户防御风险能力,确保肉牛产业安全健 康发展。〔责任单位:县金融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 局,恒邦保险、人保财险、人寿财险,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强化技术保障。加强与江西农大、市畜牧水产研究所 等科研院校合作,达到校企互动、强强联合,提高肉牛养殖技术 水平和肉牛品牌打造。县农业农村局要成立肉牛养殖技术服务指 导专班,聘请专业技术特长员组建中兽医、外科手术、人工冷配 等技术服务队,每月组织技术人员入场(户)进行技术指导,并采 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专家团队来我县进行养殖大户指导和培训,组织养殖企业到外面参观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来进一步 提升我县肉牛养殖技术水平。〔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人 才服务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
(七)强化督导考核。严格落实“菜篮子”县长负责制,把 肉牛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内容,强化政策措施, 因地 制宜将肉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首位产业来培育。要按月调度推进、 按季度督促检查,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县肉牛产业工 作领导小组将予以通报批评,并严格绩效考核,加大考核结果应 用(考核办法见附件 5)。〔责任单位:县委督查落实办、县农业 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附件:1.2023 年各乡(镇)肉牛产业发展目标任务表
2.2023 年会昌县肉牛产业发展奖补政策汇总表
3.2023 年会昌县肉牛产业金融支持汇编
4.2023 年会昌县肉牛产业政策性保险支持汇编
5.2023 年会昌县肉牛产业商业性保险支持汇编
6.2023 年会昌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分办法
7.生物发酵床栏舍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