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会昌县十二五规划纲要

访问量:

会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

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会昌县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实施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融入海西发展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势头,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发展生态化实现全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进位赶超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节 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十一五”奠定的坚实基础

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十一五”发展目标,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加速推进“三化”进程,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所确定的目标。

(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县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8.9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42.5亿元,年均增长14.6%,比“十五”期间提高了2.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实现5.02亿元,年均增长34.1%,比“十五”期间提高了20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3.37亿元,年均增长35.5%,比“十五”期间提高了22.9个百分点。

(二)经济结构明显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了由“一三二”型向“二三一”型的历史性转变,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十五”期末的39:24:37调整为25.6:41:33.4。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格局已经逐步形成。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0.3亿元,年均增长32.8%。

(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投入大幅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2.23亿元,年均增长27%,超额完成翻番”目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2.8亿元,年均增长37.2%。交通运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形成了以赣龙铁路、赣瑞高速、瑞寻高速、206、323国道为主干的陆路交通网,243个行政村全部通上水泥(油)路,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420公里;电力、通信保障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建成110kv输变电站二座,并与赣州电网相联。电信、移动、联通网络信号已覆盖全县;农林水利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效显著,全面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城区主要道路基本油化和绿化,已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县城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已开工建设,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社会事业发展显著提速,建成了新会昌中学、县体育场、“三馆一中心”、会昌剧院、岚山公园、滨江公园等一大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率先在全省创建县级教育文化园区;率先在全国创办农科教三结合办学模式,建成实行12年免费义务教育的江西革命老区会昌珠兰示范学校。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42.5%。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至9.3平方公里。

(四)群众生活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五年来,我县积极筹措资金,始终坚持新增财力向农村、基层、困难群众和社会事业倾斜,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截止2010年,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基本完工,各乡镇公立医院实现了完全覆盖,基层计生服务站、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大部分已完工。城乡低保标准和医疗救助水平有较大提高。截止2010年,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255 、24000 、8500人。开展了被征地农民实施养老保险,7200人参加了生育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达到11.4万人,新农合基本实现全覆盖。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进。廉租房已建成938套,在建800套,总投资7602万元。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80元,年均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00元,年均增长11.6%;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达19915元,年均增长16.0%;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6806元,翻了3.7倍;“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进一步得到落实,扶贫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明显加速。2006年到2010年,全县一产增加值从7.4亿元提高到10.9亿元,增长47.3%,粮食总产从16万吨提高到18万吨,增长12.5%。脐橙种植面积由“十五”期末的9.44万亩增加到17.5万亩,净增8.06万亩。生猪出栏 40.8万头,比2006年增长68.2%。共完成623个新农村建设点整治建设,累计完成改水19107万户,改厕21144座,硬化通村组道路761.3公里,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电的村均达100%。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全县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组建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65个,带动农户3.26万户。

(六)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累计引进外资15235万美元、引进内资51.1亿元,出口创汇6053万美元,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全面完成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政府职能得到进一步转变。

二、“十二五”面临的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对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际形势来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发展潮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仍在加速。国际生产要素和产业加速转移,信息与科技应用不断深入,有利于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国际资本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世界各国重新重视实体经济,低碳经济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为我县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提供了新的契机。

从国内形势看,以转型促发展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主旋律,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加快体制改革、提升开放水平等将是发展的重要任务,工业化和城镇化将成为两个强大驱动力量,逐渐形成主要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这些都为我县实现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国家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整体的投资环境继续向好。

会昌县资源丰富,欠缺的是技术和资金。但在开发成本、发展空间、政策优惠、市场潜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后发优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开发的矿藏有锡、盐、萤石、铜、稀土等30多种,其中锡金属储量54万吨,开采条件居亚洲第一,岩盐储量19.6亿吨,为江西第二,石灰石资源遍布北部乡镇;交通和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国省道、高速公路、铁路网覆盖全县;产业比较优势日趋明显,已形成新型矿产、新型食品、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全县业已形成抓发展、抓项目、抓开放、抓环境、抓稳定的良好环境,投资环境日益完善。

十二五时期,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我县经济基础仍然还较薄弱,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偏低,发展优势和发展后劲不足,区位优势不强。资源性产业比重偏高,高新产业、新兴产业比重低,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短缺,制约了我县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和农村文化体育设施有待加强,农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于完善。社会发展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十二五”时期我县将进入全面加快发展的时期,这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优先发展,社会领域改革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将出现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十二五”时期对这些问题不容回避,要切实加以研究解决。

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县要审时度势,坚定信心,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将机遇转化为会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性推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节 指导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坚定不移地把工业做大、农业做优、财政做富、城市做美、民生做实、教育做强、旅游做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会昌,打造全省重要氟盐化工基地、赣南蜜柑生产基地和生态旅游示范县,全面推进开放的、生态的、和谐平安小康的新会昌建设进程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发展为先,促进加快发展的原则。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缩小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为目标,坚持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市的要求,扩大整体经济规模和竞争实力,力促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力争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全市排位前移。

2、坚持生态为重,促进绿色崛起的原则以绿色经济为目标,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新能源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倡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

3、坚持创新为魂,促进自主创新的原则。全面深化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的改革,激发市场经济的生机活力。围绕打造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会、创新型企业的目标,既注重引进、学习、推广和应用沿海发达地区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又注重抓好自主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形成新的优势。

4、坚持民生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以富民为导向,调整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注重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问题,实行就业优先的经济社会导向政策,营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三、重点战略

1、实施强攻工业战略,建设全市工业强县。以优势龙头企业为主导、配套企业为基础、专业化分工为纽带,工业园区(基地)为载体,加强与海西经济区的规划对接,全面促进与珠三角、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区域合作,突出做好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区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加速新型矿产、新型建材和新型食品加工产业的集群发展和业态创新,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使我县成为全国优质米粉食品加工基地、全省重要的氟盐化工基地、全市生物科技示范基地、周边县市建材产品的集散基地,年均工业经济增速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至2015年工业经济总量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2、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打造海西经济区旅游休闲后花园。创新城市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山、水、城、文化共生共融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城市。以汉仙岩生态旅游经济区综合开发项目为主抓手, 充分挖掘并利用好会昌县独特的“八仙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客家文化”和区位条件,精心打造“八仙云游地,会昌汉仙岩”品牌,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把会昌打造成为全省生态旅游示范县、海西经济区旅游休闲后花园。

3、实施城镇带动战略,纵深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按照“规划先行、科学布局、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要求,实施适度非均衡城镇化发展策略,坚持土地利用集约化、城镇发展规模化,人居环境生态化,努力构造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城镇体系。加快建设步伐,重点推进建制镇规划建设,加大扶持力度,把建制镇打造成为联结城市与农村、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的卫星城,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4、实施项目支撑战略,努力实现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新跨越。以项目建设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坚持政策性项目与招商引资项目并举,基础设施项目与产业项目并重,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发展,引进和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大,辐射带动能力强,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强拉动作用的大项目,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以项目拉动投资增长,以项目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四、预期目标

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翻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入赣南经济总体实力第一方阵强县,实现与全国、全省、赣州市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1.产业结构明显优化。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86.5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实现1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市排位前移。三产结构由2010年的25.6:41:33.4调整为2015年的16:46:38。

2015年,财政总收入确保12亿元,年均增长19.0%,力争实现1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确保实现7.5亿元,年均增长18.0%,力争实现9亿元。

2.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15年,全社会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27%以上。

3.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链条更趋完善。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确保33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力争3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确保105亿元,年均增长23%以上,力争1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达到45户;力争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超过30户。

力争到2015年有上市企业1户,储备上市后备企业1-2户。

实际利用外资每年达到3000万美元以上;2015年,出口创汇达到2500万美元以上。

4.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镇功能配套齐全,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突破13万人,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5.生态环境更加优越。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城市绿地率到2015年达到55%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9%以上;流域断面水质达到优良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六项防治目标达到上级要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3%以上, 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均减少3%以上。

6.社会和谐度进一步提高。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以上。城镇就业率96%以上,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8‰以下。进一步完善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基本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以上,至2015年突破36.5亿元。食品消费占家庭消费总支出比重年均下降2个百分点,至2015年力争低于37%。

第二章  实施强攻工业战略,走工业强县之路

第一节突出抓好优势产业集群建设

大力引进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技术装备和战略投资,引进龙头型企业,航母型企业,以优势龙头企业为主导、配套企业为基础、专业化分工为纽带,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配套协作,向资源深度加工、应用领域集聚,推动资源型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形成完整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做大做强我县优势产业集群。到201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亿元,年均增长25.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45户,工业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

一、建设新型矿产产业集群

依托锡、铜资源,围绕金龙锡业、锦顺达锡业、小山锡业、红山铜业、龙威锡业等骨干企业,重点抓好年产3000吨焊锡丝/膏、BGA焊锡球、年产200吨氯化亚锡、铜(钨)精深加工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力争到2015年有色金属加工主营业务达到30亿元。

依托岩盐、萤石资源,围绕九二盐业、鹰鹏化工、石磊矿业等骨干企业,重点抓好80万吨真空制盐、30万吨离子膜烧碱、8万吨氯化石蜡、10万吨双氧水、10万吨甲烷氯化物、5万吨次氯酸钠、1.2万吨高纯氢氟酸、1万吨二氟甲烷、1万吨五氟乙烷等重大产业项目的建设工作,力争至2015年氟盐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亿元。

二、建设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依托石灰石、建材用石、高岭土等资源,着力培育一批水泥、环保建材、瓷土等重点骨干企业,重点抓好红狮水泥日产4500吨新型旋窑水泥生产线项目,并以此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力争把323国道沿线西江段打造为会昌北部新型建材产业聚集地。积极抓好年产5万立方米人造花岗岩板材、10万吨环保腻子粉、高岭土制釉等项目的建设工作,力争到2015年新型建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亿元。

三、建设新型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依托优质稻资源,围绕五丰、华达昌、美好食品、金昌食品等食品加工骨干企业,重点抓好年产6万吨营养米粉、5万吨碗装保鲜快熟米粉、1000万盒酱干等项目的建设工作,力争到2015年新型食品加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亿元。

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围绕台商创业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重点抓好597得乐口服液、中药茶色素胶囊等一批新产业项目的引进建设工作,使新兴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节大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通过五年的努力,着力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其中:九二盐业、锦顺达锡业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要分别力争突破10亿元,金龙锡业、石磊矿业、红狮水泥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要分别力争突破5亿元。力争到2015年有上市企业1户,储备上市后备企业1--2户。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积极帮助企业落实建设条件,争取重大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扶持。力争每年扶持1--2户中小企业成为规模以上企业,至2015年,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45户。做大做强金马科技、力菲克药业、晋昌服饰、美好食品等一批中小企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大力转移剩余劳动力,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

第三节 加快推进工业平台建设

继续加强九二工业基地、县工业园建设,加快建设台商创业基地和小密杉树排本土创业孵化基地、西江工业小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基地)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探索适合我县工业园区(基地)发展的机制体制,引入科学的开发模式,逐步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体制。力争到2015年,全县工业园区(基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70亿元。坚持用城市化的理念来建设工业园区(基地),力争到2015年,县财政投入园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亿元以上。强化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全面展开数字园区建设工作,构建园区信息平台,实现园区管理信息化。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模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骨干企业逐步建立信息、交易、结算、物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模式。

第四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紧紧抓住会昌被列为全市循环经济试点县这一有利时机,围绕“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重点发展高效产业和新技术产业,开发推广应用高效、节能、降耗和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抓好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和余热余压发电,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确保完成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每年下降5%以上的节能目标

第三章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节发展特色农业,调优农业结构

科学规划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壮大特色农业,积极培育现代农业,打造地方名优农产品品牌,提升名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果业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以赣南脐橙为主的果业优势产业,每年新增脐橙种植面积0.5万亩以上,至“十二五”期末全县脐橙规模达20万亩以上,产量达20万吨以上,新增脐橙加工企业5家,全县实现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新增脐橙贮藏能力5万吨以上。每年新建赣南蜜柑基地1.5万亩以上,至“十二五”期末全县新增赣南蜜柑种植面积10万亩,打造全省主要赣南蜜柑生产基地。

烤烟产业。“十二五”期末我县种植烤烟面积发展到3万亩以上,覆盖全县所有乡镇,产量达到10万担以上,力争成为全省烟叶种植第一县。

生猪产业2011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重点乡(镇)新建年提供千头以上二元母猪扩繁场10个;年出栏5千头的商品猪场30个,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商品猪场5个;年出栏500头以上中小型商品猪场100个。

优质稻(米粉专用稻)基地。在全县19个乡(镇)中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县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20万亩:其中万亩以上优质稻区6个, 5000亩以上优质稻区6个, 1000亩以上优质稻区7个。2015年优质稻总产量达30.6万吨。

瓜果蔬菜产业。依托我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加快推进无公害瓜果产业发展。2011-2015年我县西瓜(包括大棚西瓜、甜瓜)由1万亩发展到3万亩。稳定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总产6.5万吨,商品蔬菜产值1.5亿元。建立蔬菜生产加工储藏基地、批发大市场,辐射港、澳、广东及其他地区。

油茶产业。大力抓好高产油茶种植区和低产油茶林改造区的规划和实施工作。用5年的时间实施低产油茶林改造10万亩、新植良种油茶10万亩。到2015年,全县油茶产业实现总产值1.97亿元。

毛竹产业。把毛竹产业作为我县的优势农业产业来培植,把永隆、富城、洞头、中村、晓龙、站塘、高排、右水等山区乡和7个国营林场(站)列为毛竹产业开发重点乡(场),力争到2015年全县毛竹种植面积发展目标为30万亩。县政财每年筹措200万元以上建立毛竹开发基金,扶持竹林低改和新开发种植,对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的,允许其自办精深加工业,享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优惠。

第二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100%的行政村通公路、力争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100%的渡口撤渡建桥、实现90%行政村通客车。逐步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力争县道达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标准、乡村道达四级或四级以上公路标准。每年安排100公里以上通自然村水泥路项目。积极培育农村通信市场,实现所有自然村通电话。全面推进“电视村村通、广播村村响”,扩大农村广播电视有效覆盖。通过对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计划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8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净增1.85万亩,新增果园灌溉面积0.68万亩。全县新增供水能力0.195亿立方米;乡镇供水能力新增6万吨/日;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12万人,基本解决全县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全面完成全县村镇规划编制工作,以规划为指导,着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实施村庄整理改造项目。到2015年,生态农村占全县自然村的50%以上、改造完成全县农村的土坯房,完成80%村庄整治建设点村庄整治任务、完成全县各镇的圩镇整治建设任务。

第三节  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我县农业优势产业和区位优势,围绕脐橙、生猪、油茶、水稻(米粉专用稻)、特色瓜果蔬菜等产业的精深加工,重点扶持一批优势龙头企业上下游产品相衔接的中型企业,引导实现优势农业资源的深层次加工增值,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的区域竞争力。加快扶持经纪人队伍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数在2010年基础上增加一倍,力争全县80%以上的农户都加入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按照“以需定培,以培定人”的原则,建立培育新型农民的长效机制,使全县9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接受农业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更新性培训,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掌握1至2门农业实用技术或务工技能,让农民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以县城为中心,以工业园区为龙头,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扩大就业容量;鼓励中心圩镇发展非农产业、非农就业,发展非公经济,大力吸引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向集镇转移;规划建设好工业园区 “返乡创业园”,中心圩镇“回乡创业一条街”;在土地使用、资金信贷、税费减免、证照办理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支持外出人员返乡创办重点企业。加强与广东、福建等发达地区的劳务合作,开展培训、输出、就业、农转居等全方位合作,将我县更多的劳动力输送到发达地区就业,稳定农民收入来源。

第四章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培植新

经济增长

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以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着力点,以促进现代服务业适度超前发展为主要任务,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深化改革、多元投入为基本要求,坚持集聚发展,实施项目带动,培育特色品牌,着力形成与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相适应的、较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生产型服务业重点发展物流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和教育培训业等,消费型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业、商贸业、体育服务业、文化娱乐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

第一节 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化,打造海西

旅游休闲后花

全面实施《会昌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着力打造汉仙岩生态旅游经济区,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大县建设。整合社会资源,抓好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的结合,延伸旅游产业链。把会昌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与生态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居、古建筑等实物遗存,以及具有较高旅游开发价值的山、水、林等自然风物,在规划新农村社区时同步加以修复、保护和合理开发,整理、发掘、传承、保护好乡土文化元素,着力建设一批生态文化旅游项目。抓好旅游餐饮和旅游商品的开发推介,建成一批以农副土特产品、乡土工艺品、革命书籍和传统食品为主的旅游购物超市。以绿色生态游为龙头,红色缅怀游、乡村娱乐游为两翼,精心打造“山水会昌” 绿色生态游品牌 ,大力打造“红色会昌” 红色缅怀游品牌,努力打造“绿色会昌” 乡村娱乐游品牌,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旅游休闲服务体系。

2015年,力争全县年接待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年均增幅达到25%,年旅游业综合收入占全县当年GDP的5%以上,争取国家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到3个以上,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3A级旅游景区2个;争取四星级旅游宾馆达到1家,3星级旅游宾馆达到2家;成功创评一批旅游强镇、生态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示范点、星级农家旅馆和星级农家饭庄,逐步使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县第三产业的龙头,乃至全县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之一,把会昌建设成为全省生态旅游示范县、海西的旅游休闲后花园。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商贸物流强县

面向东南沿海、海西经济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建立中心城区、乡(镇)圩镇各级物流服务网络,积极开发区域性物流中转和配送产业,力争物流业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培育和完善“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把会昌建设成为赣州东部区域性物流重点城市。力争到2015年全县建成2个大型物流中心,培育2个二级以上、5个三级以上物流企业,逐步完善仓储、包装、理货、配载、零担、装卸、信息等功能。

坚持与我县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现代旅游业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相结合,充分发挥物流业对推进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突出物流业在信息带动、节能降耗、技术进步等关键环节上的服务功能和带动效应,着力增强物流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推动功能。坚持走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利用招商引资和民间投资,全面提升我县物流业的整体水平。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与东南沿海和海西经济区的对接,大力加快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物流运输条件。以高速公路出入口、铁路站场、国道接点等重要交通网络为依托,加快中心城区综合物流园区、各专业市场以及各乡镇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

加强物流企业建设。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改造传统物流企业。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单独组建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如九二工业基地、五丰米粉、绿丰果业物流公司,鼓励个体、私营运输户组建民营运输企业;引进国内知名现代专业物流企业。

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与电子政务系统,行业和企业信息系统及其他区域物流、信息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加强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保障金融业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货币信贷政策,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功能和金融服务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推动辖区内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着力于扩大金融总量,力争“十二五”期末全县存款总量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全县贷款总量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2家以上。规范发展保险服务业,提高公众的保险意识,扩展保险的覆盖面,提升保险业的服务水平和档次,引进保险企业1家以上。积极引进证券、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大型金融机构在我县设立和完善分支机构,支持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产权市场进行融资,力争实现1家企业挂牌上市,扶持成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加大引进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到会昌设立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力度,提高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着重引进、建立适应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社区互助合作基金、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满足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多样化的金融需要;加强协调配合,力争在我县开展村镇银行试点。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征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扩大数据库非银行信息,提高系统数据质量,积极推进征信产品的运用,做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试点工作;开展优化金融信用环境先进单位、信用企业、信用乡镇和文明信用农户评比,落实奖励措施和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信用典型示范和辐射效应,营造良好的信贷经营环境。尽快完善政府主导、金融支持、多渠道筹资、操作灵活、品种多样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整合现有担保资源,采取多种途径不断扩充资本金,壮大担保公司实力,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积极支持和配合担保公司(中心)进行业务创新,把担保业务做大做强,为中小企业和各类创业人员创建良好融资空间。

完善保险体系规范发展保险业,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保险意识,扩展保险的覆盖面,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提升保险业的服务水平和档次。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运用和创新。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新产品和新服务的运用和推广;鼓励金融机构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加大金融机构对区域产业有效资金投入,创新和完善金融服务新机制,不断满足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第五章   加速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任务和持久动力,努力提高城镇化率,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格局。

第一节推进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坚持以东进南扩为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以开发新城为突破口,以九州大道和济广高速、阜鹰汕铁路为纽带,重点建设城东片区,以南北方向为主轴,使城东片区的北部、中部、南部统筹协调发展,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实现教育文化园区、月亮湾新城、九州科技园建设雏形的基本形成,大幅度拉大城市框架,使城市建设驶上快车道。为保障贯彻规划的城市设计意图、保护生态环境,控制土地利用效率和强度,改善城市景观面貌,规划针对不同的城市建设区域,将规划区按加速发展区,引导改造区、控制发展区和禁止建设区进行分区控制,分区制定控制指标和控制措施以指导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继续大力推进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步伐。在“十二五”期间,达到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标准,使“四城同创”全部得以实现。至2015年,新增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

第二节  构建“一心三点”的城镇体系

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采用“点—轴”模式,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构筑以麻州、筠门岭和西江为中心的三大镇级经济发展板块,并依托交通走廊积极培育珠兰、周田、庄口、小密等圩镇,使他们成为全县的重要节点,逐层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最终形成“网状结构”的城镇体系空间发展格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至2015年,麻州镇依托台商创业基地的建设,发挥县城至麻州沿线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产业发展的优势,通过该轴线上核心增长机制与麻州中心镇的互动作用,带动沿轴线农业产业的发展,成为会昌城镇体系的核心发展带,城镇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通过若干年的发展,逐步融入县城规划区。筠门岭镇充分发挥其区位条件和旅游资源优势,在县城经济辐射和影响下,依托境内汉仙岩风景区,形成人们旅游、休闲、度假的胜地。规划产业重点为休闲旅游业。通过该轴线上核心增长机制与筠门岭中心镇的互动作用,带动沿轴线农业产业的发展,使之发展成为会昌县城的卫星城镇,城镇人口达到0.8万人以上。西江镇充分发挥其交通和区位条件优势,依托红狮水泥建设,着重打造商贸物流和新型建材生产基地。规划产业重点为建材工业和现代商贸物流业,城镇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

第三节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科学编制城镇规划。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以战略的眼光,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修订完善全县小城镇建设规划。按照城镇总体规划对土地、住房、环境进行配套建设和管理,加强园林绿化,突出城镇地域特色,提升城镇品味。深化城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消除不利于城镇发展的体制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吸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功能完善、设施配套、规模适度、略有超前”的原则,加大城镇基础设和社会事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城镇二、三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第六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

经济发展支撑体

充分利用国家继续扩大内需、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开发建设“海西经济区”的有利时机,加快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一是构建畅通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重点实施出境公路、通镇公路和通村公路的建设和改造。抓好武平经寻乌、会昌至全南高速公路、济广高速公路县城互通等项目。结合赣龙铁路复线建设,在西江完善建设客货运站场,并做好站前广场等设施建设。结合阜鹰汕铁路规划建设,在县城规划建设好火车站,争取在会昌盐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危化品专线铁路和专用货场。二是要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行政中心、停车场、南北大道南段、月亮湾滨江路、月亮湾大桥东侧延伸大道、工业大道西段、湘江大道南段、湖滨休闲公园、植物园、市民公园、八一公园、岚山岭森林公园、县城防洪堤及沿江沿岸生态绿化、自来水厂改扩建、供水管网改扩建、污水处理厂二期、排污管网改扩建、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场、管道天燃气等项目建设。三是要构筑调控有力的防灾减灾体系。加大防洪、防震、防火投入,重点建设贡江、湘江、绵江、廉江等防洪工程及蓄洪排涝工程等。四是建立稳定可靠的供水和能源保障体系。以建设220千伏、110千伏主干输电网架为重点,完善35千伏电网,形成相对稳定的35千伏主网架,并形成覆盖全县的35千伏大环网结构,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扩建2万吨净水设施,使其达到建设规模5万吨/日能力。合理新建新区供水管网,逐步改造老城区供水管网。

第七章  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会昌

实施“净地、碧水、青山、蓝天、静音”工程,通过努力,到2015年,构建持续承载的环境支撑体系、集约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循环高效的经济增长体系和环境友好的社会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崛起。一是推进全市循环经济试点县建设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积极发展以生态旅游、现代物流为重点和特色的生态友好型服务业。积极推动各乡镇、各村委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的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市循环经济试点县工作,力争到2015年成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县。二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综合运用节约能源、增加森林覆盖等手段,降低碳排放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重点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点打造矿产加工、建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着力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支持建设一批重点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一体化的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对全县重点污染企业实行定期清洁生产审计,加大清洁生产企业监督与管理,有序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及开采管理。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三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重点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扎实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创建,不断提升城乡环境质量。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把完善加强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作为“十二五”时期环保工作的重点,使监测能力及环境监察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加强。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强化环境监察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第八章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构

和谐平安小康会

把社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完善社会管理,突出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第一节  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夯实教育基础

一、坚持“教育优先”战略

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深入实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加大教育投入,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5年,全县基本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投入和发展体制,我县教育总体水平进入全市中等行列。普及12年教育,户籍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30%,户籍劳动人口继续教育率达到80%以上,幼儿入园率达到98%以上,常住残障儿童受教育率98%以上。

二、夯实基础教育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合理调整教育尤其是公办教育的结构和学校布局,通过加大投资力度,高标准打造教育园区,实施城区中小学扩容建设工程,新建第三初中、第三小学、第四小学、特教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构建素质教育模式,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实现高中教育优质化;多渠道、多形式普及幼儿教育,实现幼儿教育低龄化。到2015年,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心园(所)以上均达到省定标准。力争一批中小学校通过省示范初中和省示范小学的评估验收。

三、创新办学机制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健全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机制。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完善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四、发展职业教育

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继续推动社会力量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实行免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到2015年,职业学校学生达到3000人,公民职业教育年培训、新增农村劳动力培训人数分别达到4000人和3000人以上。

五、完善管理体制

逐步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减少各方面、各部门对学校工作的干预,促使学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办出特色。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校自主用人制度,进一步落实校长负责制、岗位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实行评聘分开、优胜劣汰,促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良性循环。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立完善教育社会评价和监督机制,形成学校、社区和家庭相互沟通、协调配合,共同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二节  建设科技强县,提高全县科技竞争力

一、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科技攻关问题,由企业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科技攻关,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一体化运作机制。建立健全全民科技创业新政策,尽快出台《会昌县增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会昌若干政策》、《会昌县科技进步奖励实施办法》等政策,为全民科技创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推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一是抓好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重点抓好生猪、脐橙、油茶、烤烟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二是抓好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工作,三是加大工业科技成果应用的力度,大力推广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依托我县资源,着力开发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工业产品

三、加快区域科技信息平台建设

以赣州科技商机网和会昌县政府网为基础建设好会昌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介绍最新科技动态,普及科技知识,提供技术成果转让、新品种引进等服务。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科技服务网络,做到县有科技服务中心,乡镇有科技服务站,村有科技服务组,村民小组有科技示范户。

第三节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繁荣文化事业

建立健全公共图书馆、广播电影电视等文化网络,推进艺术创作、群众文化发展,抓好文化精品创作。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形成组织机构网络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文化设施现代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基层文化发展格局。积极推动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的开展,推进文化特色村和社区文化示范点的创评工作。

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全县文化发展的软硬环境。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加大全县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提高文化设施覆盖率。县、乡(镇)两级要建成和完善一批集艺术性、标志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现代文化设施,社区重点抓好一图书室、一舞台、一文化活动室(场)、一文化长廊的建设。

深化文化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有利于文化创新,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推进文化市场的二级管理(县、乡(镇))三级网络(县、乡(镇)、村(社区))建设。鼓励社会和个人进行经营性文化产业投资,积极探索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办文化的新路子。

二、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纲要》和《全民健身条例》,开展群众性和竞技性体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在加强大型体育场馆、专业体训基地建设的同时,继续加大对乡(镇)、村(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所需场地和相关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不断改善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设施条件和活动环境。进一步完善乡镇体育服务网络,形成城乡一体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重点发展传统竞技体育项目。至“十二五” 期末,实现“一馆二场一池”体育中心建设目标,50%的行政村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任务,中心乡镇完成“乡镇农民健身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实现人均体育用地1平方米的建设目标,全县体育人口从“十一五”期间的35%提高到38%。

第四节  全面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一、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与网络建设

按照“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要求,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与“三化”城区相匹配,布局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反应灵敏、高效运转、统一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妇幼保健体系、基层卫生体系、健康教育体系、卫生信息体系等八大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卫生执法监督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初级卫生保健水平、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和健康教育水平。在继续抓好综合性医院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专科医院和医学专科。

二、建立有利于城乡医疗卫生发展的新体制

鼓励社会办医,引进名院办医,进一步完善多渠道办医的投融资体制,积极探索中外合资办医、股份合作办医等办医模式。确定卫生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项目,加快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设和实施,进一步规范对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范围和方式,完善科学合理的卫生经费投入政策。通过建立新的医疗卫生体制,实现医院之间技术、床位、人员等资源方面的优势互补,促进医院的共同发展。探索卫生后勤服务的新路子,按照“分步进行、稳步推进、逐项剥离、平稳过渡”的原则,积极推进卫生系统后勤服务改革,组建县卫生系统后勤服务中心,促进医院良性发展。

三、强化医疗卫生基本保障制度

实施强院工程、社区医疗卫生工程和农民健康工程,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社区医疗卫生设施网络,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区域责任制,全力打造“十五分钟医疗服务圈”。巩固、完善、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

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通过人才深造、向外引进,建立起一支多学科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加强与高等院校和上级医院的联系和合作,提高科研、教育、医疗、管理水平。实施完成县第二医院、县皮肤病防治大楼、妇幼保健院保健楼、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和部分乡镇卫生院综合住院楼建设项目,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硬件基础。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简化流程,方便就医。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和医德医风教育,全面提升医疗水平和医疗护理质量。

第五节  加强人口管理,健全城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体系

一、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建设人口均衡型会昌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计生管理网络,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管理,突出抓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优质服务。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建设幸福文明家庭结合起来,把婚育新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 ‰以内。

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改善民生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稳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统筹层次、缴费标准,为城乡居民构建适应县情、现实可行、保障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机制,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稳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到2015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单位覆盖率均达90%以上。完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扩大城镇医疗保险覆盖面,提升妇幼保健工作水平,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到2015年,农民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完善廉租住房保障体系注重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事业发展,逐步提高高龄老人养老生活补贴,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整治,争创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县,确保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全力推进职工帮扶、职工法律援助、农民工维权、劳动争议调解,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及时调整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标准,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加快推进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建立起基本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形式多样、功能齐全,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口老龄化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到2015年,全县实现90%以上老年人居家养老,接受社会养老服务;5%左右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5%左右的老年人由社区提供日常照料和托老服务。

第六节  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加大人力资源培养引进力度,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一、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任和考核办法,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人才的综合素质,增强领导能力。不断加强人才建设,形成各类人才大量集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

二、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着力加强各类人才培养引进。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提升人才结构,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矿产、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等领域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大力开展脐橙(赣南蜜柑)、烟叶、瓜果蔬菜种植以及生猪养殖等方面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一批农技推广应用人才、种养能手、乡村科技能人、经营流通能人;重视旅游、物流、商贸等经营管理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引进。深入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完善健全继续教育和培训机制。推进继续教育、培训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县财政每年安排人才开发培养经费不少于50万元。

三、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创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公开平等的社会环境。实施人才待遇倾斜政策,在工资与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

第七节  加强民主法制,构建公共安全体系

以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状况良好、矛盾纠纷化解及时、公共安全保障有力和法治环境公正高效为目标,全面开展“平安会昌”创建工作。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化解机制,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建立健全群体和突发性事件处理机制,强化信息预警,制定预案,减少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加强政法系统正规化和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效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运行机制,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水文气象事业发展,完善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提高处理灾情的能力,努力减少各类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加强交通监管,减少交通事故。全面实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市场监管,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第九章  规划实施和保障机制

第一节  创新体制机制

参照沿海发达地区的做法进行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支持和促进金融体系改革,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强化银行信贷服务,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和功能;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体系;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实行激励人才成长、鼓励人才创业的系列政策,建立人力资源体系;积极发展物流主体,培育壮大物流服务市场,构建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加大贸易领域的开放力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业;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体系;强化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技术标准覆盖面;继续加大力度,尽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建立实时化的对接机制。深入研究珠三角区域经济转型,实时跟踪发达地区的经济政策,实现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经济政策无缝对接。创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区域合作、产业发展、运营管理、投资融资、公共服务等机制,激发机制活力,保持创新优势。

第二节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能范围,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弱化政府的经济性管制。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稳妥地推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探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统一的社会应急指挥系统,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着力打造“服务政府”;全面实施电子政务,加强档案管理,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提高政府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着力打造“效率政府”。建立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制度,推行政府问责制,着力打造“阳光政府”。

第三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元化筹资,确保

规划保障资金

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在不断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特别是要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十二五”期间,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强化项目争资意识,透彻研究国家投资政策,“跑部进厅”争项争资,充分利用会昌的国定贫困县和苏区县优势,促进一大批中央投资项目建设实施。一是要强力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创新思路,高起点编制专项规划,包装重大重点产业项目,出台《项目前期经费管理办法》,县政府每年由财政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资金、按流动留转的方式用于项目可研、初设、评审等项目前期工作,夯实项目前期工作基础,提高项目争资成效。二是要竭力做好项目争资工作。建立项目争资考核制度,激发各乡镇、各部门跑项目、争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十二五”时期项目争资再上新台阶。三是要全力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做好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工作,减少具体审批事项。政府投资项目按基本建设程序严格项目“四制”管理,预防和遏制建设工程领域腐败,进一步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的使用效益。

优化投资环境,建立高效的投资机制,营造“扶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招商引资氛围,实施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以环境招商。突出抓好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加强招商规划、项目策划和招商信息化建设,完善招商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依托“一园两基地”,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来投资置业,通过引进外来投资,扩大开放合作来激活经济存量,扩大经济总量。

第四节  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引导公众参与监督

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主导地位,各部门在制定各项政策和各类专项规划时都要与本规划相衔接,服从和服务于本规划的要求,维护本规划的科学严肃性。实施规划的中期评估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修编、调整建议,加强规划实施的有效监督与管理,全面总结经验,适时进行调控。规划实施期内,如有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要根据实际执行情况,适时依法调整规划内容,加强规划的科学性。自觉接受县人大及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建立每年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和向县政协通报规划实施情况的制度,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的联系。完善规划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真正使“十二五”规划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表:会昌“十二五”期末主要指标预期值

 

  

2010年

实现值

2015年目标值

年均增长(%)

经济发展指标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42.5

86.5

15.1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万元/人

0.85

1.65

 

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10.3

33

25.4

4

财政总收入

亿元

5.02

12

19.0

5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3.37

7.5

18.0

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0万以上)

亿元

15.0

50

27.4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6.0

36.5

17.7

8

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3000

3300

9

出口总额

万美元

1100

2500

13.6

人本发展指标

10

农民人均纯收入

3080

6012

14.4

11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1300

22190

14.5

12

恩格尔系数

%

 47

37

 

13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

m2

 

30

 

14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3

4.0

 

社会发展指标

15

县城常住人口

万人

8.26

15

 

16

城市化水平

%

42.5

53

 

20

人口自然增长率

7.82

7.8

 

21

万元GDP能耗下降

吨标煤

1.02

0.81

-4.5 

22

城区绿化覆盖率

%

42.5

55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