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重点领域公开 > 乡村振兴 > 工作进展

2023年会昌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工作方案

访问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关于做好 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部署要求,实施乡村全面振兴行动,根据《2023年赣州市乡村全面振兴行动工作方案》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保障粮食安全、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建设质量和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以下简称“2+1+5”重点任务),紧盯项目建设不放松,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奋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地。

二、工作目标

2023 年,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乡村产业做大培强、人才支撑不断强化、乡风文明持续提升,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实施一批示范带动性项目【详见县委办 县政府办《关于印发《2023年“八大行动”重点项目(事项)清单》的通知》(会办字〔2023〕16号)】,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三、重点任务

(一)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1.全力抓好粮生产。坚决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全面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完善责任包干、台账管理、抽查核查、调度督导、通报约谈等工作机制,大力培育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种粮主体,主攻单产品质,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4.87万亩、产量3.2亿斤以上。加快推进5万吨粮食储备库及年产3.6万吨大米生产线(一期)项目建设,今年完成主体工程。全面落实储备粮油规模库存,完善粮油购销系统体制机制,保障粮油储备达标安全。持续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立1个粮食应急储运企业和1个配送中心。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推动粮食全产业链节约减损取得实效。持续开展油菜提质增效行动,充分挖掘冬闲田潜力,扩大稻油轮作面积,提升油菜、大豆和其他油料作物产能,确保全县油菜和大豆等油料作物面积达3.24万亩以上。科学扩大油茶等木本粮油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完成新植1.3万亩、低改提升1.2万亩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县财政局〕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2022年度5万亩建设任务,推进2023年度新建2万亩、提升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行“田管家”智慧高标监管平台+工程设施保险相结合的管护模式。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田间地头渠系与灌区骨干工程连接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大华水库、东坑寨水库等项目,扎实开展山塘整治,全面提升防汛能力。强化农业防灾减灾,科学应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设置动植物疫病防控专职岗位,各乡(镇)动物疫病防控人员不少于2人、植物疫病防控人员不少于1人,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和1名植保员。组织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扎实推进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建设,申报认定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气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商务局〕

3.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打通科技进村入户的通道。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农业种质资源普查,重点是抓好“西江黄元米粿”、“王天堡晒烟”等种质资源的保种、提纯复壮和商品化扩繁。提升脐橙品牌品质,重点抓好会昌桔柚种源生产,积极培育白金柚、柠檬橙、赣南早等脐橙、柚子特色品种。抓好县域内江西九洲种业、洪崖种业两家制种企业制种能力建设,重点抓好3000亩高标准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提高良种自给率,提升保种育种供种水平。实施农机购置县级累加补贴政策,推广适合丘陵山区农机具。健全农机应急保障体系,提升综合农事服务能力,建设17个“两中心一网点”,完善18个育秧工厂。〔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创中心、县果茶发展服务中心、县财政局〕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4.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抓牢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高效运行“三线预警”机制,聚焦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意外事故、因收入骤降等重点返贫风险隐患,坚持常态监测和集中排查相结合,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发挥精准防贫保险的综合保障效益,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强化对监测对象的精准帮扶,对未消除风险的开展帮扶措施“回头看”,对已消除风险的开展帮扶成效“回头看”。抓实国家后评估、省考核、市督导反馈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排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委组织部、县卫健委、市医保局会昌分局、县残联、县金融服务中心、市银保监分局会昌监管组、县农业农村局〕

5.全面落实脱贫群众帮扶政策。持续抓好“双线”控辍保学,防止出现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现象。全面落实教育资助各项政策,确保应补尽补。平稳运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实现参保动态全覆盖。健全农村住房安全动态排查监测机制,做到农村住房安全问题动态清零。加强饮水安全动态排查监测和水质检测,分类施策解决各类饮水安全问题,全面消除季节性缺水现象。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纳入农村低保、特困救助、临时救助和残疾人失能照护范围,做到应兜尽兜、应保尽保。不断健全“点长制”工作模式,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效。管好用好扶贫(帮扶)项目资产。〔责任单位:县教科体局、市医保局会昌分局、县卫健委、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民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县残联〕

6.推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抓好“三业”提升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将“三业”提升作为助推群众增收的关键举措,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充分发展产业、实现就业创业。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深入推进“7”字型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打造一批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每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至少建立1个联农带农产业基地,每个乡镇经营主体总数和带动能力较上年只增不减。持续开展帮扶产品“六进”活动,组织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爱心企业、社会力量等助力消费帮扶。着力加强就业服务,按需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公益性岗位管理力度,稳定发展就业帮扶车间,确保全县就业帮扶车间稳定在40个以上,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不低于2435人。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按规定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落实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用足用好“农村劳动力地图”服务平台,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800人以上。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农民工、脱贫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0.1万人次以上,新增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促进就地就近就业。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发改委、县金融服务中心、县工商联〕

(三)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7.加强村庄规划建设。优化乡村国土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贯彻落实《赣州市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农村建房全流程管控机制。分类推进农房突出问题整治,启动重要干道沿线和7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农房突出问题整治。常态化管控和营造赣南乡村建筑风貌,进一步在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住房建设中传承运用好赣南客家传统建筑特色元素,强化乡村整体特色空间营造。立足乡土特征和地域特点提升村庄风貌,防止大拆大建、盲目建牌楼亭廊“堆盆景”。〔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城管局〕

8.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五大工程”,推进144个新农村点建设(其中省级村点71个、自建村点73个),打造2个美丽乡镇、22个美丽村庄、2935个美丽庭院,发展休闲乡宿5家,联动建设活力村庄2个。接续开展乡村振兴行政村“扫一遍”行动,重点推进73个行政村全面振兴。加大村庄公共空间整治力度,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开展农村电力线、通讯线、广播电视线“三线”整治,分层分级开展整治试点。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自然村有收集点(站)、乡镇有转运能力、县城有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能力;完成洞头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1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实施贡江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保障已建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新(改)建农村户厕1320个,选择1个行政村打造改厕样板村。用好“万村码上通”5G+ 长效管护平台,打造数字化管护新品牌。支持筠门岭、麻州创建国家卫生乡镇。深入开展“清洁家庭”、“清洁村庄”评选活动。〔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林业局、县卫健委、县妇联〕

9.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实施农村道路安防工程,确保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启动实施贡水流域县城片区水环境治理、澄江治理等项目,完成白鹅乡良屋至梓坑段、濂水(晓龙段)治理工程建设。安装农村路灯3370盏,基本实现25户以上村庄路灯全覆盖。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20公里、配变14台。建设农村4G通信基站42个、5G 基站118个,提升农村千兆宽带覆盖能力。加快“独好通”数字会昌APP场景运用迭代升级,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努力打造全国、全省“数字乡村”建设示范区、“数字乡村”治理先行区。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建设布局,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提高农村应急管理能力,全县行政村应急广播终端全覆盖;扎实开展乡村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和经营性自建房等重点场所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打造基层消防力量建设“一所一队一中心”新格局,实现所有乡(镇)消防所实体化、规范化运转,所有(镇)政府专职消防队按国家标准升级为二级乡镇消防专职队。〔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国网赣州供电公司会昌分公司、县委网信办、县工信局、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邮政分公司、县委宣传部、县商务局、县供销联社、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县文广新旅局、县消防救援大队〕

10.持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能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惠普及达标建设工程,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实施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持续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提升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完成右水、洞头等5个卫生院建设并投入使用。统筹推进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强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水平。持续落实易致贫返贫人员和低保特困人员等“特殊群体”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参保人缴费给予集体补助。加快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施筠门岭、西江等一批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居家互助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力争实现农村社区覆盖面达85%以上。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深化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加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电商快递服务覆盖全部乡镇、70%以上行政村,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责任单位:县教科体局、县卫健委、市医保局会昌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县妇联、团县委、县委宣传部、县商务局、县供销联社、县邮政分公司〕

11.深化农业农村改革。集成推进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经营制度“三改合一 ”改革,放大改革综合效应。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有序有力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建立健全乡镇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提升土地流转服务水平。加强工商资本下乡流转土地的资格审查和风险防范。深入实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三年行动,进一步扩大宅改试点范围。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和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一门式”联审联办机制。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形式,有序有力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

12.健全乡村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西江、麻州、永隆3个乡镇“一级财政”试点改革工作,强化对试点乡镇金融、人才、资金、土地、乡贤返乡创业等方面系列政策支持措施,进一步激发乡镇招商引资、发展产业、培植财源积极性,加快把乡镇建设成为乡村经济中心。规范农村集体“三资”和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使用权入股等经营活动。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健全五级主体经营模式,推进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改革,围绕肉牛等特色产业、“两中心一网点”等资源资产做好文章,有力有序有效盘活乡村资产,力争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40万元以上,30%的村达50万元以上。深入推进农业水价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持续巩固“五个五”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城乡供水一体化等改革成果,创新推出一批新的改革做法,着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改革品牌。〔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行政审批局、县民政局、县林业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商务局、县水利局、县供销联社、县振兴集团〕

(四)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13.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资源禀赋,形成“一乡一业”、整乡推进的良好态势。实施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三年行动,打造肉牛首位产业,推进富硒蔬菜、有机富硒水稻、脐橙(桔柚)、烟叶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推进赣中南肉牛产业集群项目实施工作,出台肉牛首位产业发展举措,在设施农用地、招商引资、产业带头人培育、品牌创建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现肉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高效化,并与光伏发电互补发展,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饲养总量达到15万头以上。坚持巩固提升、稳健扩面、提质增效,推动存量蔬菜大棚标准化改造升级,向荒山荒坡、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拓展空间,巩固提升设施蔬菜4200亩,新建设施蔬菜1500亩,加快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提升集中供苗能力。加快优质稻新品种扩种增效,力争种植面积达24.67万亩。推动柑橘黄龙病联防联控、绿色防控,力争新开发和改造病毁果园5000亩以上,脐橙(桔柚)面积稳定在22万亩。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亩以上。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以上。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县发改委、县商务局、县财政局、县果茶发展服务中心〕

14.唱响农产品品牌。积极参加“赣鄱正品”、“圳品”、“企业产品品牌百强榜”、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等品牌评选,不断提升会昌农产品高端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依托省级富硒功能农业重点县建设,支持建立高标准富硒农业示范基地和开展科学试验,加快推进会昌独好小密硒谷(二期)工程,创建市级千亩富硒产业高标准示范基地6个,完成富硒产品认证10个,培育富硒龙头企业6个、5000万元以上富硒精深加工企业1个,着力打造北部富硒产业示范带,打响“会昌独好”富硒品牌。建立工作专班,在实施国家级数字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上率先取得全省经验。推进京东农场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扩面提质和农特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工程,加快电商物流企业入驻京东产地仓,不断提升“会昌独好”品牌影响力,擦亮“质量强县”金字招牌。〔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县商务局、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振兴集团〕

15.做精做深农产品加工。加大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补齐食品加工短板。聚焦肉牛首位产业和特色农业产业,重点培育发展2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培育一家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一批龙头企业扩规、技改、延链,新培育年营收超亿元企业1家以上。年底前实现会昌鸭制品加工项目、会昌米粉加工扩能项目竣工投产。加快引进一批预制菜加工项目,加强预制菜技术研发,主攻牛肉预制菜(即食、即烹、即热)。加快建设赣南肉牛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屠宰、精深加工等配套产业,打造集牧草种植和肉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县商务局、县振兴集团〕

16.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新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示范农民合作社5家以上,力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年增长8%以上。挖掘乡村自然与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开展等级乡村民宿创评,争取提升打造1个省级田园综合体(精品农庄)、创评推介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打造以供销京东智慧数字物流产业园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布局建设一批田间地头农产品冷链仓储保鲜设施项目,全县新建农产品冷链仓储项目18个以上。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培育农产品经销商、代理商、采购商,参加中国农交会、世界硒博会等展会,推动会昌农产品走出去。加强与抖音、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引导农业企业发展直播带货、直供直销等业态。〔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县商务局、县果茶发展服务中心、县林业局、县文广新旅局、县供销联社、县发改委、县交通运输局、县市场监管局〕

(五)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17.推动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强化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育、“新时代赣鄱乡村好青年”选培,持续选好用好乡村振兴指导员。开展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培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选树一批常年扎根农村、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民科学家”。加大对涉农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三农”工作本领。继续将艰苦边远地区“四放宽二改进”招聘政策扩大到县乡事业单位招聘,完成“三支一扶”大学生招募计划。〔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人社局、团县委、县科创中心、县委编办〕

18.加大育才力度。组织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完成职业农民职称评定任务。实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组织“三区”人才支教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引导城区骨干教师和校长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持续抓好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选优配强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基层一线和农业企业“手把手”提供精准技术服务。继续推进文化人才服务支持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专项工作,不断完善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大力扶持乡村基层文化人才发展。〔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人社局、县教科体局、县卫健委、县文广新旅局〕

19.营造留才好环境。落实落细金融、税收、住房、医疗、教育等人才保障措施。选树一批乡村人才典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形成激励效应。持续开展乡镇干部“团圆机制”工作,完善调入调出地双向联动审核工作机制。加大在职称评聘中向基层事业单位和涉农专业技术岗位倾斜力度。深化人才驿站建设和人才服务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金融服务中心、县税务局、县住建局、县卫健委、市医保局会昌分局、县教科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

(六)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20.持续推进乡风文明行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婚丧领域移风易俗改革,持续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发挥“一约四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作用,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完善积分制管理,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不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优质资源支持省级以上文明村镇创建,提升文明村镇创建质效〔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县公安局、县妇联〕

21.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平台等深入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基层宣传宣讲,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上来。组织“文艺轻骑兵”深入乡村、社区、校园、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文艺演出,举办“山歌放飞新思想”文化惠民系列活动,不断完善以送戏、送图书、送电影为服务内容的“三送工程”,推动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进乡村、进学校,为农村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旅局、县科协〕

22.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打造城乡一体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合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鼓励将人口集中、工作基础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为覆盖周边乡(镇)的区域分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乡村结合现有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驿站。持续推进农家书屋提质增效,举办“书香赣鄱”全民阅读活动。高质量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文明实践提质增效。〔责任单位:县文广新旅局、县委宣传部〕

(七)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23.加快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坚持政府引导、突出特色、示范引领、绿色发展,围绕打造“湾区海西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目标,全面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培育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5个、“圳品”认证10个,全县建成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13万亩以上,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80个以上。提高农产品检测能力,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站能力建设,申报评定一批星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加强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监测治理,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有序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力争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果茶发展服务中心、林业局、县市场监管局〕

24.倾力提升乡村生态质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启动南部片区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巩固提升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成效,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大力开展“清河行动”、渔业执法亮剑行动、幸福河湖建设,高标准推进湘江流域水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会昌样板”。常态化抓好森林资源保护、松材线虫病除治和森林防火工作,实施低质低效林改造6.1万亩,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424亩,扎实推进水土流失治理。〔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林业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水土保持中心〕

(八)加快推进乡村组织振兴

25.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化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选优配强乡镇党政班子,力争补齐乡镇空编缺员。持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从严管理监督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建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强化派出单位驻村帮扶。大力推进“勤廉村居”建设,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县乡村振兴局、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

26.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持续开展新时代基层干部“凝心·强基·赋能”主题大培训行动,着力提升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质量,举办“乡村振兴大讲堂”,推动优质培训资源向乡村倾斜,进一步提高各级干部抓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

27.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增强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网格党组织作用,培育选树乡村振兴模范组织。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深挖红色文化内涵,重点打造10个红色名村。创新形式,灵活多样开展“共产主义星期六”活动。深化“党建+农村养老服务”。从严落实村务监督制度,发挥农村党员在乡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主体作用。〔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

四、保障措施

28.加强组织领导。坚决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全面贯彻《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发挥党委和政府乡村振兴“一线指挥部”作用,推动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及村党组织书记履行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力量。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委要对照“2+1+5”重点任务,制定专项推进方案、考核方案等;各责任单位要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凝心聚力、压实责任。〔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发改委〕

29.加强要素保障。坚决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进一步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截留、挪用涉农资金的行为。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县土地出让收入(含省级统筹部分)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不低于7%。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巩固提升“财农信贷通”和“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信贷质效,稳步推广“乡村振兴贷”新模式。充分保障乡村发展用地需求,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县安排不少于5%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支持农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继续执行“增存挂钩”机制,合理保障农村产业项目建设用地需求。〔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金融服务中心、县人民银行、赣州银保监分局会昌监管组、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

30.加强调度考核。提高乡村全面振兴行动在县综合考核中的权重和分值。对乡村全面振兴行动实行每月调度、定期排名通报和年终考评。强化过程管理、问题整改和跟踪问效,抽调人员组建督导队伍,以“四不两直”方式对粮食生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改革重点事项、重大项目建设等乡村全面振兴行动重点工作开展调研督导、实地核查。〔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

附件:2023年会昌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考核方案

附件

2023年会昌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考核方案

为推动《2023年会昌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工作方案》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考评的导向作用,奋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地,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考评工作在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具体工作由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二、考评对象

(一)各乡(镇)。

(二)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32个):

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发改委、县教科体局、县工信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文广新旅局、县卫健委、县林业局、县金融服务中心、县乡村振兴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市医保局会昌分局、县城管局、县供销社、县水土保持中心、县果茶发展服务中心、县总工会、县妇联、县残联、县邮政分公司、县供电公司

三、考评内容

(一)对各乡(镇)的考评内容:对推进2+1+5”重点任务、项目建设、日常工作等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详见附件1-1)。

(二)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考评内容:重点对各成员单位发挥部门优势,履行行业职能,推进2+1+5”重点任务和项目建设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详见附件1-2)。

四、考评方式

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正向激励,采取日常抽查督查和年终部门评分、综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自查自评。20231220日前,各考评对象对照本年度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评总结,并将自评报告和相关佐证材料按考评内容分别上报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市各考评部门。

(二)部门评分。县各考评部门分别对照评分细则及各考评对象的自评材料、相关佐证材料,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进行核实打分(评分细则所列考评单位为该指标牵头单位,若该指标涉及多个部门,由牵头单位统筹协调)。如有的乡镇不涉及某板块考核指标,则该乡镇该板块分值不计入主体指标部分,乡镇主体指标考核得分按总分120分折算得出,即该乡镇考评得分=主体指标其他板块指标考评得分之和÷(120-缺块分值)×120+加扣分。考评牵头单位负责收集汇总所牵头工作各考核单位的评分情况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结果审定。领导小组办公室按计分方法汇总各考评牵头单位的评分情况,对考评结果提出初审意见后,报领导小组最终审定年度考评得分和排名。

五、考评结果运用

考核结果按比例折算后作为本年度乡(镇)综合考核得分依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考核结果按比例折算后作为本年度县直单位综合考核得分依据。

六、相关要求

(一)制定考核细则。各考核牵头部门根据《2023 年赣州市乡村全面振兴行动工作方案》、《2023 年会昌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工作方案》各项任务目标及《2023 年赣州市乡村全面振兴行动考核细则》,结合相关工作要求,分别负责制定所牵头考核指标的评分细则,对具体任务的分值、评分标准和考核单位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各考核牵头部门的评分细则形成《2023 年会昌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考核细则》,经领导小组审定后予以印发。

(二)客观公正实施。各乡(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如实提供各项指标数据和反映工作情况,不得虚报、瞒报、迟报,确保考评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三)严肃考核纪律。组织和参与考评工作的单位和人员要严守工作纪律,严格考评程序,全面、准确、客观地进行考评,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附件:1-1.2023年乡(镇)乡村全面振兴考评指标表

1-2.2023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乡村全面振兴考评指标表

附件1-1

2023年乡(镇)乡村全面振兴考评指标表

考评指标

考评内容

分值

120分)

考评牵头单位

一、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保障粮油安全,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工作情况

6

县农业农村局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

42

县乡村振兴局

贯彻落实《“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情况

三、建设

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

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工作情况

14

县农业农村局

四、统筹推进 “五个振兴”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情况

14

县农业农村局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情况

6

县委组织部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情况

6

县委宣传部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情况

6

县发改委

推进乡村组织振兴情况

6

县委组织部

五、项目

建设

项目推进及成效情况

15

县乡村全面

振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日常

工作

日常工作完成情况

5

县乡村全面

振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出现以下情形的,予以加扣分,累计加分和扣分都不超过 5 分;同一加扣分事项就高原则计算,不重复加扣分。

加分项:有项目点列入年度全市项目大会战流动现场会和每季度市乡村全面振兴行动现场推进会的,承接市级以上涉及乡村振兴主题业务工作现场会或重大活动的,典型经验做法得到市级以上领导批示、肯定或部门推广的以及受到市委市政府以上层面激励表彰等情形。

扣分项:被市乡村全面振兴行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通报批评、约谈或督办的;受到市委市政府以上层面通报批评或约谈的;在落实相关政策过程中存在违纪违规问题被纪检监察等部门查处的;被国内主流媒体曝光,引起重大不良影响的;没有完成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等情形。

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备注:以上考核指标的评分细则在《2023 年会昌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考核细则》中具体明确。

附件1-2

2023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乡村全面振兴考评指标表

考评指标

考评内容

分值

100分)

考评牵头

单位

一、共性考评内容(50分)

(一)牵头单位

“2+1+5”重点任务及项目的县直牵头单位〕

组织保障

20

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日常工作开展情况

20

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10

(二)其他成员单位

〔除“2+1+5”重点任务及项目县直牵头单位以外的成员单位〕

履行工作职责,配合协调服务、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任务情况

50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50分)

成员单位

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30

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

县乡村振兴局

备注:以上考核指标的评分细则在《2023 年会昌县乡村全面振兴行动考核细则》中具体明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