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重点领域公开 > 教育信息 > 职业教育

会昌县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

访问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省、市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大力推进全省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实施赣州市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服务、强基行动(2019-2021年)的通知》要求,推进我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一、趁势而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一)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支持和君职业学院(民办)建设,成为我县第一所高职院校。加强中高职对接,提高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读高职院校的比例达到30%以上。

(二)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围绕满足建设风景独好新会昌人才需求,把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稳定就业的有力保障,作为发展县域工业和地方特色产业、提高县域产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支撑,作为补齐教育短板、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的迫切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体系,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一年内,把会昌中等专业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校企深度合作、示范引领的市级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到2021年,会昌中等专业学校建成机制科学灵活,产教深度融合,双元合作育人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校园面积得到扩展,完成基础能力提升建设项目,设施更完善,校园更美丽,信息化水平和社会满意度更高,办学条件和水平达到江西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并努力成为赣、粤、闽区域性职业教育示范校。

(三)统筹普职协调发展。着力补齐中等职业教育短板,使中等职业学校成为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原则,统筹做好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统一录取,因材施教。严格规范招生秩序,杜绝有偿招生等违规行为。积极招收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个人、农民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到2021年,会昌中等专业学校(含珠兰校区)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

二、明确思路,大力提高双元合作育人水平

(四)紧跟产业发展设置和建设专业。建立紧跟产业发展趋势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围绕全县一、二、三产业需求,会昌中等专业学校校本部建设一特四精专业布局,即服务氟盐化工首位产业创办化工专业成为特色专业,同时在现有专业基础上整合、提升,建设好学前教育专业、智能制造专业群、信息技术专业群、旅游和服务专业群四个精品专业(群),珠兰校区逐步取消与校本部重合的专业,重点建设农林渔牧类和食品类专业。到2021年,建设一个市级高水平骨干专业和两个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市级示范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五)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2019年起,职业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继续执行会府发20157号文件,参加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技能大赛获省级二等奖以上或指导本校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市一等奖以上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人员可以签约引进。在全县教师培训计划中单列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专项计划,健全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轮训制度,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实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技术能手评选和培养制度,建立学历提升和 双师型教师奖励制度。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全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以赛促教。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把工匠从企业请进校园。建立健全职业学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自聘教师五险一金由县财政买单,财政按核定总编制(含机动编)数把工资总额包干给学校,学校根据自聘教师技能等级、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及工作量确定不同薪酬,提高自聘教师待遇,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学校教师双向流动。到2021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50%

(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协同育人。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师傅老师双重角色,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公开遴选校外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合作企业,建设产教融合精品基地。在县双创中心划出县中专学生创新创业专区,在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基地,享受县双创中心企业待遇。创新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学校实训设施设备,结合学生实习实训,进行创新创业,获取报酬。

(七)德技双修培养能工巧匠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教育和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与理论教学课时比例达到7:3,顶岗实习一般为6个月。积极推进“1+X”证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积极拓宽与高职院校对接途径,打通学生学历提升通道。积极组织参加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活动,以赛促学。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完善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

三、强化服务,提高职业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八)强化职业学校服务发展。建立职业学校毕业生与本地企业就业岗位供需对接机制及企业用工监测预警机制,县重点企业与会昌中等专业学校互派兼职副校长(副厂长),增强信息沟通。加强企业文化进校园和校园文化进企业宣传,落实培训机构订单培训补贴、见习补贴和困难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等就业补贴政策,积极鼓励引导职业学校学生到本地企事业单位实习并留本地就业。每年从本县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中择优录取文化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在编制控制数内,定向培养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后招聘为公办幼儿园教师。整合培训资源,把会昌中等专业学校建设成全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广泛开展职业培训,重点针对初高中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群体,办好养老、家政、电商、电工、机修、种植、养殖及氟盐化工首位产业从业人员等培训,服务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每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00人次以上。

(九)推进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每学期组织1-2次对外交流学习,邀请职业教育先进市、县领导和专家到我县传经送宝,支持本县职教人员赴外参观考察,积极探索实训基地、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课程开发与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构建互通、共建、共享机制。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校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积极发挥职业教育在劳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支持会昌中等专业学校承办全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活动。

四、攻坚克难,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十)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立德树人导向,培育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学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  

(十一)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落实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标准,地方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从2019年起,建立不少于50万元/年的县级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在保障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

(十二)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会昌中等专业学校开设和合讲堂,邀请各界精英、创业典型、技能大师、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开设思政类、文化类、技能类等方面讲座或培训,让职业学校成为全县讨论技能、尊重技能、培训技能的文化中心。开展好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发挥活动的教育、宣传和引导作用。

(十三)落实各方协同推动发展职责。建立会昌县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的统筹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提升发展。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履职情况列入对各部门的重点工作考核。建立三年规划目标达成奖励制度,根据目标达成程度,增加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学校及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省、市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大力推进全省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实施赣州市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服务、强基行动(2019-2021年)的通知》要求,推进我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一、趁势而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一)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支持和君职业学院(民办)建设,成为我县第一所高职院校。加强中高职对接,提高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读高职院校的比例达到30%以上。

(二)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围绕满足建设风景独好新会昌人才需求,把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稳定就业的有力保障,作为发展县域工业和地方特色产业、提高县域产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支撑,作为补齐教育短板、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的迫切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体系,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一年内,把会昌中等专业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校企深度合作、示范引领的市级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到2021年,会昌中等专业学校建成机制科学灵活,产教深度融合,双元合作育人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校园面积得到扩展,完成基础能力提升建设项目,设施更完善,校园更美丽,信息化水平和社会满意度更高,办学条件和水平达到江西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并努力成为赣、粤、闽区域性职业教育示范校。

(三)统筹普职协调发展。着力补齐中等职业教育短板,使中等职业学校成为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大体相当的原则,统筹做好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统一录取,因材施教。严格规范招生秩序,杜绝有偿招生等违规行为。积极招收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个人、农民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到2021年,会昌中等专业学校(含珠兰校区)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

二、明确思路,大力提高双元合作育人水平

(四)紧跟产业发展设置和建设专业。建立紧跟产业发展趋势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围绕全县一、二、三产业需求,会昌中等专业学校校本部建设一特四精专业布局,即服务氟盐化工首位产业创办化工专业成为特色专业,同时在现有专业基础上整合、提升,建设好学前教育专业、智能制造专业群、信息技术专业群、旅游和服务专业群四个精品专业(群),珠兰校区逐步取消与校本部重合的专业,重点建设农林渔牧类和食品类专业。到2021年,建设一个市级高水平骨干专业和两个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市级示范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五)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2019年起,职业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继续执行会府发20157号文件,参加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技能大赛获省级二等奖以上或指导本校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市一等奖以上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人员可以签约引进。在全县教师培训计划中单列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专项计划,健全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轮训制度,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实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技术能手评选和培养制度,建立学历提升和 双师型教师奖励制度。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全省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以赛促教。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把工匠从企业请进校园。建立健全职业学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自聘教师五险一金由县财政买单,财政按核定总编制(含机动编)数把工资总额包干给学校,学校根据自聘教师技能等级、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及工作量确定不同薪酬,提高自聘教师待遇,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学校教师双向流动。到2021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50%

(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协同育人。坚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师傅老师双重角色,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公开遴选校外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合作企业,建设产教融合精品基地。在县双创中心划出县中专学生创新创业专区,在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基地,享受县双创中心企业待遇。创新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学校实训设施设备,结合学生实习实训,进行创新创业,获取报酬。

(七)德技双修培养能工巧匠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教育和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与理论教学课时比例达到7:3,顶岗实习一般为6个月。积极推进“1+X”证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积极拓宽与高职院校对接途径,打通学生学历提升通道。积极组织参加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活动,以赛促学。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完善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

三、强化服务,提高职业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八)强化职业学校服务发展。建立职业学校毕业生与本地企业就业岗位供需对接机制及企业用工监测预警机制,县重点企业与会昌中等专业学校互派兼职副校长(副厂长),增强信息沟通。加强企业文化进校园和校园文化进企业宣传,落实培训机构订单培训补贴、见习补贴和困难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等就业补贴政策,积极鼓励引导职业学校学生到本地企事业单位实习并留本地就业。每年从本县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中择优录取文化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在编制控制数内,定向培养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后招聘为公办幼儿园教师。整合培训资源,把会昌中等专业学校建设成全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广泛开展职业培训,重点针对初高中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群体,办好养老、家政、电商、电工、机修、种植、养殖及氟盐化工首位产业从业人员等培训,服务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每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00人次以上。

(九)推进职业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每学期组织1-2次对外交流学习,邀请职业教育先进市、县领导和专家到我县传经送宝,支持本县职教人员赴外参观考察,积极探索实训基地、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课程开发与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构建互通、共建、共享机制。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校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积极发挥职业教育在劳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支持会昌中等专业学校承办全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活动。

四、攻坚克难,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十)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立德树人导向,培育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学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  

(十一)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落实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标准,地方教育费附加的30%用于职业教育。从2019年起,建立不少于50万元/年的县级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在保障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

(十二)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会昌中等专业学校开设和合讲堂,邀请各界精英、创业典型、技能大师、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开设思政类、文化类、技能类等方面讲座或培训,让职业学校成为全县讨论技能、尊重技能、培训技能的文化中心。开展好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发挥活动的教育、宣传和引导作用。

(十三)落实各方协同推动发展职责。建立会昌县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的统筹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提升发展。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履职情况列入对各部门的重点工作考核。建立三年规划目标达成奖励制度,根据目标达成程度,增加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学校及相关单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