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海峰委员:
您在政协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以红色旅游为会昌乡村振兴铸魂的探索和研究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完善乡村建设规划。为进一步保障好全县用地需求,支持我县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县自然资源局每年年初将征求各部门项目用地需求,编制我县当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报批计划,对项目用地做到早谋划、早报批,进一步高效保障项目用地需求。2020年以来,较好地保障了风景独好园、会昌红九军团长征出发旧址群及和君小镇等红色旅游项目用地,下一步县自然资源局将根据项目的推进情况,及时组卷报批项目用地。
目前我县已编制了61个村的实用性村庄规划,重点覆盖了“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市级巩固拓展村、市级重点帮扶村。下一步,我局将有序推进各地按需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引领乡村发展,指导各乡镇在编制村庄规划时,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注重保护村庄完整的传统风貌格局、历史环境要素、自然景观等,明确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等具有保护价值的各类保护性建筑,同时,将包括革命遗址在内的历史文化遗址划入村庄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进行管控。按照“保护优先”原则,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关系,合理安排旅游设施用地,加强乡村空间品质规划设计,落实好《赣南乡村建筑风貌营造指引》相关要求,加强各类建设的风貌规划和引导,传承运用“两坡灰瓦、
清水墙面、土木(砖木)结构、穿斗抬梁”等赣南传统建筑特色元素,明确空间形态和建筑风貌的管控要求和指引,保护好村庄特色风貌,确保古村落的内涵和元素,地域文化特色和乡村空间格局得以保护和延续,使人们记得住乡愁,看得见文化的传承。
二、多方筹集投入资金。县财政在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形势下,统筹整合各类红色文物保护资金,由我局和县红保中心投入到各地红色景区建设,并进一步做好争资争项工作。政策性奖励资金从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列支,对符合专项债投向的项目,积极指导申报专项债。鼓励各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大招强引优力度,用好用活文旅招商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旅项目。创新投融资机制,促进银企合作,搭建旅游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募集社会资金,加大对红色旅游的开发建设力度,形成良好的红色旅游开发资本市场。
三、创新乡村旅游模式。一是加大红色文化旅游营销宣传力度,有序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通过中国日报网、中国新闻网、央视网、人民网等国内知名网站,同时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力度,多角度、多领域地扩大宣传。通过抖音号、视频号、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微信小程序“会昌游乐GO”等平台进行宣传营销推广,扩大我县红色旅游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今年开展了龙腾新春-打卡红色景区春节畅游活动、“奋进新时代传播好声音”——“红色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千人研学团乐游、红色故事微朗读、露营野炊、户外写生、红色研学体验、党性教育等活动。推出了一日游、二日游8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线路适合党建、主题教育、主题党日、企业团建、学生研学等。二是加强与井冈山、于都、瑞金、长汀、广安等知名红色市、县(区)的深度合作。巩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沟通对接,设计一批红色教育培训精品线路。三是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开发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进一步摸清红色资源家底,完善保护措施。对红色资源分类整理,通过整合资源,打造更多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人员互导、资源共享的全县红色旅游大格局。根据资源区域分布及品性条件,优化空间布局、梳理主题线索、设计精品路线、推出主打品牌,形成具有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四是推进红色旅游与相关业态深度融合。加快红色旅游与党性教育、乡村振兴等的有效衔接。把红色旅游与生态体验、历史文化、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丰富红色旅游内容,提升红色旅游的综合拉动、全面辐射功效。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将于8月1日前对您提出的提案的办理情况进行回访,当面倾听您的宝贵意见、建议和批评,以帮助我们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
附: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2024年7月25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