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第30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刘文才委员:
您在政协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设诚信社会助力会昌全面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诚信社会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社会信用与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一起并列为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由此可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体系化、均衡化地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突出用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民生等方方面面。
一、政府诚信建设方面。县政府常务会议坚持把会前学法列为“第一议题”,多次在县政府常务会上学习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的《2024—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等指导性文件,牢固树立诚信建设意识。县政府积极与县法院建立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构建府院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失信源头治理、诉前信用调解、诉讼执行协调和失信惩戒追责“四个机制”。县信用联席办新建会昌县政务诚信评价管理平台,对全县各单位政务诚信建设情况进行评价,摸排各单位政务失信情况,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和政务失信信息共享机制。开通设立12345政务服务热线,制定完善《会昌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监督问责办法》《会昌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运行管理考评细则》等文件,建立疑难工单协调机制,对情况复杂需多部门协同办理的群众诉求,由县12345热线管理中心组织相关单位,以疑难工单联席会议的形式进行统一调度,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
二、企业诚信建设方面。县市场监管局对企业实行分类分级信用监管制度,依托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对监管企业进行信用分类,将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有机结合,实施“双随机”差异化监管。县司法局依法开展包容审慎监管,建立“信用监管+首违不罚”制度对社会危害不大的,优先运用行政辅导、行政建议等柔性执法方式,确保执法既有力度又不失温度。常态化开展失信企业治理,对于公示期满的失信企业,主动提醒在“信用中国”平台提出信用修复申请,启动信用修复并做好指导和服务,引导企业按照国家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的有关规定流程和工作要求,在线提交信用修复申请所需证明材料,由“信用中国”平台予以审核,通过修复申请后及时消除企业不良信用的影响,目前全县被处罚企业均已完成了行政处罚信用修复。
三、公民个人诚信建设方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独好通”数字会昌APP、“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一批具有影响力、引领力强的阵地和创建载体推进公民个人诚信建设,目前我县已建成1个文明实践中心、20个文明实践所、275个文明实践站。首创《会昌县新时代文明指数管理评价办法》,出台进一步优化文明实践指数“新十条”举措,以文明实践小指数评分为切入口,研发“独好通”数字会昌APP,以家庭为单位,每户建立1个会农码,对家庭及个人热心公益、移风易俗、自我教育管理等进行积分管理,通过建立文明积分兑换管理机制,以积德换积分、以荣誉换积分、以积分兑商品、以积分显价值,助推公民个人诚信建设。
四、诚实守信教育方面。县信用联席办印发了《关于开展“社会信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常态化开展诚信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医院、进社区(村居)、进商场、进农村农户、进景区活动。设立“诚实守信”主题宣传横幅,组织各乡镇、各单位志愿者向市民群众发放诚信倡议书3000余份,普及《江西省社会信用条例》等社会信用政策,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群众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营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和社会氛围。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于8月1日前对您提出的提案的办理情况进行回访,当面倾听您的宝贵意见、建议和批评,以帮助我们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
会昌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7月20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