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会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会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会昌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重点对“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同时,提出二〇三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该规划主要阐明全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制订实施各级各类规划、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是我省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关键跨越期,是我市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全面加速期,是我县在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期。要深刻认识面临的形势,牢牢抓住和用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统筹谋划,担当实干,迈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实步伐。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和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思路,围绕为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强力支撑,全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突出打好主攻工业、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大攻坚战,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感染疫情的影响,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统筹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等民生基础工程不断完善,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总体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十四五”时期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谱写新时代“风景独好”会昌梦美好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县力克经济下行压力,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8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34.35亿元,年均增长8.6%。财政总收入由11.83亿元增加到14.88亿元,年均增长4.7%。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1.37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脱贫攻坚圆满完成。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64.5亿元,围绕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采取整村推进方式,深入实施十大扶贫工程。全县贫困村全部退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226户88707人全面脱贫,2018年顺利脱贫摘帽,2020年高质量完成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产业转型成效明显。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9.7:40.3:40调整为2020年的17:36:47。已形成以氟盐化工为首位产业,以食品、药品轻工业和新型建材为优势产业的制造业体系。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构建了以文化旅游为主,物流、商贸、电商、金融、康养为辅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20家,电商交易额108.41亿元,旅游综合收入166.53亿元。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基本形成了以济广高速、厦蓉高速,赣龙铁路为主骨架,以G206、G323、G357、S217等国省道干线公路为支撑,以“四好农村路”为脉络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荣获水生态文明示范县。初步形成以22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的电网结构。农网供电可靠率由98.71%提升至99.88%。省级天然气管网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盘古嶂风电场建成并网发电。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赣服通”会昌分厅上线运行,累计梳理“最多一次办结”事项7356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提高到91%。如期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园区改革扎实推进,入园企业前置条件不断提高,大力推进“标准地+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
生态优势持续巩固。累计完成营造林业面积84.93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0%以上,成功创建“江西省森林城市”。湘江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验收,湘江源自然保护区成功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稳步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持证矿山恢复。生态环境治理强力推进。积极推进三江六岸生态建设,持续开展“清河行动”“清四乱”及流域专项整治,关停县内所有砂场、河道内全线禁止采砂。持续开展全县砖厂整治,对77家砖厂关停并转和整改。全面整治畜禽养殖场,关停拆迁养殖场455户。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4%,县城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污水处理实现乡镇全覆盖。
民生福祉全面保障。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2020年全县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0803元和13098元,是2015年的1.44倍和1.69倍,城乡收入比由2015年的2.75降至2020年的2.36。就业面不断扩大,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县第五中学全面建成;美化、亮化及校园环境整治有序推进;县幼儿园通过“省级示范幼儿园”评估;县职业学校升格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和乡镇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有序推进,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实现全覆盖,人民群众就医、养老条件进一步改善。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优抚对象、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提标提补工作落实到位;林岗休闲公园、大步田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和足球场升级改造等系列文化体育项目扎实推进。
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财政总收入(单位: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单位:%)
城乡居民收入(元)
五年来的发展成就,最关键的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抓发展的政治站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突出会昌特色优势,坚定不移抓改革、扩开放、促发展;坚持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引领,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创新驱动,大力推进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实现转型升级;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不断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人民福祉。总的来看,经过“十三五”发展,我们摸索了经验、创新了路径、积累了实力,为“十四五”发展及更好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附表1】
“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类别 |
指标 |
2020规划目标 |
2020年预期值 |
完成情况 |
经济发展 |
全县生产总值(亿元) |
145.5 |
134.35 |
完成92% |
财政总收入(亿元) |
19.1 |
14.88 |
完成78% |
|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103.2 |
47.6 |
完成有困难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44.6 |
51.37 |
全面完成 |
|
出口总额(万美元) |
10525 |
22753 |
全面完成 |
|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
8041 |
7633 |
接近完成 |
|
经济结构 |
三产比例(%) |
15:46:39 |
17:36:47 |
基本完成 |
非农产业比重(%) |
85 |
83 |
基本完成 |
|
城镇化率(%) |
52.05 |
51.12 |
基本完成 |
|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 |
1 |
1.7 |
全面完成 |
|
社会民生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4396 |
30803 |
接近完成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3559 |
13098 |
基本完成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3 |
4.1 |
全面完成 |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8 |
99.12 |
全面完成 |
|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2 |
93.2 |
全面完成 |
|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26.29 |
31 |
全面完成 |
|
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100 |
98 |
接近完成 |
|
资源环境 |
耕地保有量(万亩) |
36.36 |
36.4 |
全面完成 |
森林覆盖率(%) |
80 |
80.88 |
全面完成 |
|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
1100 |
1556.69 |
全面完成 |
|
全县主要河流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比重(%) |
100 |
100 |
全面完成 |
|
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 |
52 |
140 |
完成有困难 |
|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 |
上级下达的目标 |
达到上级下达的目标 |
||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 |
上级下达的目标 |
达到上级下达的目标 |
||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累计下降(%) |
上级下达的目标 |
达到上级下达的目标 |
||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95 |
92.5 |
基本完成 |
|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5 |
100 |
全面完成 |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在开放的大环境下谋划地方的发展,必须要有开放的视野、宽广的胸襟、周密的统筹,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和积极应对挑战的能力。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十四五””时期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发展形势与环境。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政策,严重影响了全球化的经济秩序,由其发起的中美贸易战正向政治斗争演化,加上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分工格局面临深刻调整,“不确定性”成为国际发展环境的最大特征。尽管形势严峻复杂,我县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改变。
““十四五””时期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新征程,会昌有着必须牢牢抓住的有利机遇与条件。一是国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县发挥“红色故地”“风景秀地”“资源富地”“客家属地”等特色品牌优势,构建和完善以含氟新材料、新型建材、文化旅游、高效生态农业等为主的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提供了难得机遇。二是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开放战略,省委省政府支持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加之会昌地处海西经济区腹地,为我县以更大力度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等发达地区的资本、资源、产业、人才、技术对接,提升开放水平、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快兴起,5G技术运用逐步推开,加之以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转型升级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为我县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培育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新兴业态,推进城乡发展“智慧化”“智能化”“数字化”带来了机遇。四是苏区振兴政策的延续和国家部委、省直部门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作机制的延续,将在政策、资金、项目等对口支援方面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政策保障和外力扶持。五是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叠加会寻安生态经济区、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建设,为我县与赣州市和周边县、市在产业协作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共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方面带来了机遇。
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县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大框架已经拉开,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欠发达、后发展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一是自身发展基础还不够牢固。经济总量仍然偏小,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市第十一,与县域国土面积第六不匹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赣州和全省平均水平。二是产业发展层次有待提高。氟盐化工首位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但集群爆发效应还未体现,体量、质量仍需加快提升,大项目不多,带动效应不明显;氟盐化工全产业链初步构建,但以氟盐化工终端产品生产为主的企业还是偏少;传统产业转型不快,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进程缓慢。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不足,缺乏骨干型农业龙头企业,除烟叶、米粉、专用稻产业规模及产业链较完整外,其他在农业生产规模、农副产品产量、农副产品加工上却相对滞后,还未培育出上亿的大型龙头加工企业。服务业发展有待加快,与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不完整;旅游产业化水平不高,旅游客源和市场受到于都和瑞金等地的冲击现象明显;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健康养老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的生活性服务业档次不高,服务质量偏低。三是区位交通劣势亟待扭转。会昌地处江西赣州、广东梅州、福建龙岩的几何中心,隶属南岭余脉和武夷山余脉腹地,尽管具有山清水秀后花园式的优势,但距离“珠三角”“长三角”“海西经济区”等发达城市均超过400公里,交通边缘化倾向明显;未完全融入赣州1小时经济圈,到赣州市全程高速需经过济广高速绕行瑞金枢纽转厦蓉高速,需要绕行近40公里,极大的影响了会昌与赣州方向的交通联系;会昌北站离县城较远,与瑞金、于都、兴国等地相比,以高铁等快速交通为主的对外交通能力相对较弱。四是创新创业能力亟需提升。科技创新基础比较薄弱,全社会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高层次人才、首位产业人才和重大科技平台缺乏,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传统产业升级步伐跟不上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态势,新兴产业发展还未能将潜力变为实力,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仍需进一步强化。五是民生服务保障体系仍需增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及出现新的贫困人口,还需要持续付出很大的努力。民生事业短板仍然较多,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民生保障水平跟不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群众关注的教育、医疗、养老、体育等领域发展相对滞后。
迈入““十四五””发展新进程,全县上下要站在“两个大局”战略高度,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保持战略定力、抢抓发展机遇、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锚定现代化建设目标不放松,努力开创会昌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第三节 总体要求
“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落实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思路,聚焦市委“三大战略”“六大主攻方向”要求,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奋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积极探索边远落后山区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径,谱写“风景独好”会昌梦的美好篇章。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会昌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县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跻身全市第一方阵;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具有会昌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创业活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新格局全面展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现代化城乡新貌全面展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法治会昌、平安会昌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我县发展基础和面临环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是: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高质量教育体系和现代化治理体系基本建立,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创新创业活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全面展现;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文化体育事业和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事业取得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形成经济强、面貌新、百姓富的新局面,确保我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为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体目标指标: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跻身全市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迈上220亿元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进一步提升,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产业层级达到新高度。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38:49。制造业加快集聚发展,含氟新材料首位产业影响力显著提升,新型建材、有色金属深加工和食品药品轻工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工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文旅、商贸物流、康养、金融、电子商务等业态发展壮大,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8亿元。农业规模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构建形成三次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创业能力实现新突破。创新引领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2.5%。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35%。创新平台集聚效应持续释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显著提高,聚才用才育才环境大幅改善。
——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城乡融合格局优化提升,城市路网、水电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品质加速提升。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城区建成区面积有序扩大,乡镇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镇化率逐步提高,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乡村振兴取得明显进展,“三农”事业取得全面发展,建设一批特色化乡镇和“五美乡村”。城乡要素流动的制度性壁垒基本消除,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得到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成效明显,大气、水体、土地、森林质量继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1%左右。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供给不断增加,生态产品价值多元转化通道初步建立。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达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社会就业水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5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00元。教育、医疗、公共文化、体育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住房保障更加充分,养老体系更加完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五型”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四最”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显著增强。开放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开放合作平台加快建设,“引进来”“走出去”成效明显,内外并举、全域统筹、量质双高的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
——社会治理效能取得新提升。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法治会昌、平安会昌、信用会昌一体建设不断深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附表2】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
指标 |
2020年 基期值 |
2025年 目标值 |
年均 增长/累计 |
属性 |
综合 质效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134.35 |
220 |
8.5左右 |
预期性 |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6.2 |
9 |
[2.8] |
预期性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7.9] |
— |
8左右 |
预期性 |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12.3] |
— |
9左右 |
预期性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51.37 |
78 |
8.5左右 |
预期性 |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
18 |
18 |
保持 稳定 |
预期性 |
|
创新 驱动 |
研发支持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7 |
2.5 |
[0.8] |
预期性 |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
2.9 |
4.5 |
[1.6] |
预期性 |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
30 |
35 |
[5] |
预期性 |
|
协调 发展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
2.36 |
2.12 |
[0.25] |
预期性 |
三产比例(%) |
17:36:47 |
13:38:49 |
— |
预期性 |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51.12 |
60 |
[8.88] |
预期性 |
|
改革 开放 |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
7633 |
10300 |
6 |
预期性 |
出口总额(亿元) |
11 |
14 |
3 |
预期性 |
|
绿色 发展 |
森林覆盖率(%) |
80.88 |
稳定在81%左右 |
约束性 |
|
耕地保有量(万亩) |
36.36 |
确保数量不减 质量提升 |
约束性 |
||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
99.4 |
保持稳定 |
约束性 |
||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 |
97 |
98.5以上 |
[1.5] |
约束性 |
|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降幅(%) |
— |
— |
— |
预期性 |
|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15 |
达到上级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
[15.04] |
达到上级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 |
[16.02] |
达到上级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民生 福祉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
30803 |
43500 |
7 |
预期性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3098 |
20500 |
9 |
预期性 |
|
城镇调查失业率(%) |
— |
— |
5.5左右 |
预期性 |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 |
— |
[0.7] |
约束性 |
|
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2 |
2.6 |
[0.6] |
预期性 |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 |
95.5 |
|
预期性 |
|
每千人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个) |
— |
3.5 |
— |
预期性 |
|
人均预期寿命(岁) |
77 |
78.5 |
[1.5] |
预期性 |
|
公共安全感(%) |
98.6 |
98.7 |
[0.1] |
预期性 |
注:1.共31个指标,[]表示五年累计提高或下降数,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十三五”年均增速。
2.约束性指标具体数值按省、市下达任务执行。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做强做精含氟新材料首位产业,壮大食品药品轻工、新型建材、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培育制造业新动能;着力推进以文化旅游为核心,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具有会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到202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38:49。
第一节 全力打造会昌工业高地
立足会昌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优势,做强做精含氟新材料首位产业,壮大食品药品轻工、新型建材、有色金属深加工,培育新材料、智能制造、军民融合、基因产业等制造业新动能,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动会昌工业向集群化、高端化、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
做强做精含氟新材料首位产业。依托会昌原盐和萤石资源,立足九二工业基地产业基础,着力发展含氟新材料产业和氟盐化工终端应用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材料,培育一批含氟新材料品牌,打造我国南方含氟新材料产品重要供应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氟硅产品应用制造产业重要承接基地。优先发展高端无机氟产品和氟精细化学品,重点推进含氟锂电新材料、含氟超高纯电子化学品、含氟高端涂料、含氟医药中间体等产品的生产。积极承接氟硅材料深加工制造业转移,加强氟硅新材料产品的生产和供应,重点推进氟橡胶、氟树脂、有机硅橡胶等产品的生产。选择性发展含氟聚合物及氟制品加工。配套发展高端盐化工产业,积极构建形成以基础盐化工、耗氯特种工程塑料、耗碱产品、耗氢产品等为主的盐化工产业链条。支持壮大现有含氟新材料龙头企业,培育引进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的企业和项目。到2025年含氟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
专栏1 首位产业重点项目 |
年产10万吨水杨酸系列产品项目:年产5万吨工业水杨酸、3.5万吨水杨酸甲酯、5000吨水杨酰胺、5000吨水杨酸辛酯、2000吨水杨酸苄酯、2000吨医药级水杨酸甲酯。 氟树脂、氟橡胶项目:年产2000吨氟橡胶、6000吨工程塑料氟硅改性剂项目;年产5000吨可熔性聚四氟乙烯项目;年产6000吨乙烯基醚氟树脂项目;年产500吨全氟聚醚项目。 含氟锂电新材料项目:年产4万吨电解液及1.2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年产5000吨高端锂盐新材料项目;年产1万吨添加剂、溶剂项目;年产2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 氟碳材料项目:年产2万吨含氟特种水性特种单体、2万吨高分子材料化工助剂项目;年产1万吨FEVE氟涂料项目;年产4000吨全氟碘代烷项目;年产1000吨碳酰氟项目;年产6000吨含氟织物整理剂项目;年产1000吨氟代碳酸乙烯酯项目。 含氟精细化学品及无机氟盐项目:年产4000吨高性能液晶屏幕基础新材料及5700吨氟化学中间体项目;年产5730吨精细化工中间体项目;年产2万吨无机氟盐项目。 酸碱及耗碱、耗氯、耗氢项目:年产2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年产48万吨硫精矿制酸项目;年产28万吨过氧化氢(双氧水)项目;年产1万吨氯化聚氯乙烯项目;年产6000吨对位芳纶纤维项目;年产6500吨原药、2800吨制剂、200吨有机中间体项目;年产7万吨生物质基环保增塑剂项目;年产10万吨氯化石蜡、10万吨聚合氯化铝项目。 |
壮大食品药品轻工、新型建材和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重点发展以米粉为核心,以红薯干、贝贝南瓜、食品添加剂、酱干、泡鸭爪等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培育并扶持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生产规范达标的食品加工企业和作坊。以速食为主攻方向,做强“原材料供应、米粉深加工、餐饮大消费”产业链,建设米粉产业特色小镇和国家米粉产品交易基地,构建米粉新型供应链,实现年生产会昌米粉20万吨以上。推进医药产业发展,建设会昌生物科创谷和九州工业基地中成药产业园,大力发展含氟高端药品,做大做强中成药制剂,到2025年营业收入突破30亿元。依托西江工业基地,稳步推进以服装、纺织、鞋帽、藤器、电子等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发展。以提高质量、节能、节地、利废为重点,大力推进以旋窑干法水泥、碳酸钙、建筑卫生陶瓷、轻质中高密度板材、新型墙体材料、被动房新材料以及中、高档建筑装饰等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到2025年营业收入突破30亿元。依托会昌矿产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转型升级为导向,加快构建锡的新储矿开采、淘选、冶炼、深加工全产业链,积极发展铜、钨深加工及氟化稀土产业,提高有色金属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专栏2 三大产业重点项目 |
(一)食品药品轻工 会昌米粉产业特色小镇项目:项目用地1000亩,建设年产会昌米粉30万吨,集中五丰米粉、华达昌食品、鲜良食品、金昌食品等米粉生产企业;建设米粉产品交易中心、国家米粉检测重点实验室(会昌)、会昌米粉展览馆。 九州工业基地中成药产业园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500亩,年产阿胶补血口服液类液体制剂3亿支,通脉降脂片类片剂10亿片、安胎丸类丸剂5000万丸(袋),八宝惊风散类散剂2亿支。 年产50万支生物疫苗及50吨生物保鲜制剂项目:项目总用地约200亩,新建标准厂房、道路、科研楼、实验室、食堂、专家楼、员工宿舍及相关市政配套设施等,形成年产50万支生物疫苗(寡糖类植物免疫激活剂)及50吨生物保鲜制剂(寡糖类果蔬保鲜剂)能力。 (二)新型建材 机制砂生产项目:建设综合利用天然岩石、采矿废石、建筑废弃物年产250万吨机制砂。 九州工业基地被动房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项目占地1000亩,建设厂房面积约40万平方米,引进中国式被动房新材料高新技术,打造绿色生态、中国式被动房全产业链,集中连片规划建设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三)有色金属深加工 会昌县锡矿探矿、采矿、选矿、尾矿再利用及精深加工氟化锡珠、氟化锡膏全产业链项目:淘锡坝锡矿山11.07平方公里探矿;建设年处理66万吨锡原矿采选生产线;建设年产5000吨雾化锡珠及2000吨雾化锡膏生产线 |
积极培育制造业新动能。引导氟盐化工产业链向下游及终端应用延伸,加快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含氟高分子新材料、氟盐化工终端产品等领域。围绕含氟新材料、食品药品、新型建材等特色产业,加快打造以5G技术为引领的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积极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改造,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积极引进2家左右与会昌工业产品关联度强的军民融合企业,助力赣州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会昌县基因产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基因检测前沿技术基地、基因检测相关耗材生产基地,开展基因检测服务、遗传教育培训、基因组医学的互联网医疗服务。
推动工业创新、绿色、智能发展。围绕含氟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等产业,以产业规划布局为切入点,以提升产业科技、环保水平为导向,严把精准招商准入门槛,重点引进研发实力强、工艺技术水平高、环保安全可靠的“高、精、尖”产业链配套项目。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实施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工程,培育一批专精型中小企业,加快纵向的技术改造升级和横向的产业链整合完善,打通从研发、生产、配套、销售到服务的关键环节。加快整合周边县市萤石资源和盐资源,以氟材料、钛材料、工程塑料、纳米材料等化工新材料为发展重点,同时做好氟石膏和副产氯化氢的综合利用,打造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以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为重点,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推进关键设备数控化、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与引进消化吸收、新产品研制。积极推进会昌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建设,促进产业向数字化、智慧化发展。
专栏3 工业转型升级项目 |
有机硅材料项目:硅橡胶、水性工业涂料树脂、羧基硅油、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特种硅树脂(MQ硅树脂)等项目;30万吨高岭石(土)二段四级技术加工项目。 含氟新材料应用制造深加工项目:年产50万平方米高频微波覆铜板、50万平方米建筑膜材及50万平方米工业皮带项目;年产20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板膜项目。 会昌县基因产业综合体项目:新建基因检测前沿技术基地、基因检测相关耗材生产基地、基因检测服务、遗传教育培训、遗传大数据中心建设、基因组医学的互联网医疗服务。 会昌工业互联网云平台项目:建设会昌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培育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争创国家级和省级“5G+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 会昌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项目:建设促进工业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项目;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围绕会昌县工业企业开展5G标杆示范项目建设,打造5G全连接智能工厂。 会昌人工智能应用项目:围绕我县氟盐化工、红色旅游、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特色产业,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推进工业园区改革创新发展。围绕工业“一园四区”总体布局,加快推进工业园扩区调区,进一步完善园区路网、供热、供气、供水、供电、绿化、消防、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在九二氟盐化工基地建设商贸、卫生、教育、娱乐、文体等配套设施,在九州工业基地东区206国道边新建商住综合体、西区建设含商业、医疗、娱乐设施的职工小区。打造会昌生物科创谷,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打造西江工业基地,积极承接会昌北部和瑞金、于都相邻乡镇劳动密集型中小微企业,主要发展服装、纺织、鞋帽、电子产业,力争把西江工业基地打造成全县劳动密集型工业产业聚集区。加强园区安全生产,重点推进氟盐化工产业基地安全防护带建设。加强园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全面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着力盘活闲置土地,加快腾退低效用地,清理“僵尸企业”。加快实施“满园扩园”“两型三化”园区管理提标提档行动,着力完善园区体制机制,重点推进以运营管理、财税金融、薪酬制度、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改革创新。
专栏4 园区改革创新发展重点工程项目 |
会昌工业园区扩区及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项目:土地平整16000亩(其中九州工业基地5000亩、九二氟盐化工产业基地8000亩、西江工业基地3000亩);新建及续建道路50公里、雨污管网100公里、绿化100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1座;改造提升污水管网8公里,雨水管网8公里,“一企一管”改造7公里,配套建设污水监控监测系统设施;改造园区道路4公里,提升园区绿化6万平方米,整改污水管网4公里、雨水管网4公里,完善在线监测、智能管理系统等设施;建设九二氟盐化工产业基地科创中心、固废资源化利用中心、综合物流园、工业园区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现代化标准厂房65万平方米,综合楼10万平方米,宿舍10万平方米。 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建设项目:包含九州工业基地、九二氟盐化工产业基地、西江工业基地、和君科创谷产城融合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80亩,总建筑面积32.2万平方米。建设集写字楼、企业员工宿舍、商服配套设施以及教育、娱乐、餐饮、购物、医疗为一体的产城一体开发项目。 九二氟盐化工产业基地安全防护带建设项目:建设隔离墙15公里,村庄道路4.3公里,挡土墙7公里,生态沟渠8公里,生态防护林11公里60万平方米,征地拆迁1200亩,安全标识等。 |
第二节 提升全域旅游核心竞争力
依托会昌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重点打造生态休闲、文化体验、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养生度假等五大旅游产品,积极推进“旅游+”发展,着力提升全域旅游要素支撑能力,推动形成全域布局、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把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25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0亿元,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850万人。
构筑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充分整合会昌丰富的红色、古色、绿色旅游资源,结合地域特色,加快打造“一核引爆、一带连通、四引擎驱动、五片区协同”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以汉仙岩景区为核心,积极布局养生度假、生态休闲、丹霞观光、文化体验、红色旅游、运动休闲等文旅业态,加速综合配套提档升级,大力推进汉仙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充分挖掘会昌水域文化,提升会昌三江六岸景观,整合沿岸旅游资源,积极布局湿地观光、滨水休闲、亲水娱乐、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业态,加速打造贡江—湘江生态休闲带。加快风景独好小镇、汉仙温泉小镇、和君教育小镇、小密花乡等重点核心景区的建设与功能提升,促进带动周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以文武坝镇为中心,辐射珠兰乡、麻州镇部分区域的城郊休闲片区;以庄口镇、庄埠乡、晓龙乡等为核心的水乡野拓片区;以白鹅乡、小密乡、西江镇等为核心的教育研学片区;以周田镇、右水乡、高排乡、站塘乡等为核心的田园漫游片区;以洞头乡、中村乡、永隆乡、富城乡等为主的原乡体验片区。
丰富全域旅游产品体系。依托会昌的旅游资源特色,重点开发培育生态休闲、文化体验、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养生度假等五大全域旅游产品。以做精观光、做深休闲为导向,加快打造以森林旅游观光为重点的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加快建设以森林观光、森林体验、森林养生、森林研学等为主的森林旅游产品体系,创建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加快推进汉仙盐浴温泉度假区建设,积极布局温泉养生旅游产品,争取把汉仙温泉打造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温泉康养品牌。以洞头畲族旅游风情小镇为客家原乡出发点,以客家传统民居、客家传统村落、宗祠寺庙、非物质文化为基本载体,积极开发以民俗文化体验、节庆会议和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以度假民宿和宗祠旅游为辅的客家原乡文化旅游产品。突出会昌红色基因,充分发挥白鹅、珠兰、文武坝、筠门岭、清溪等红色景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长征文化公园(会昌段)建设,大力开发以红色体验和红色教育为主的红色旅游产品,加速融入赣州-瑞金-于都-会昌-长汀-上杭-古田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开发乡野餐饮、特色住宿、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体验、乡野康养等乡村文旅业态,实现从乡村旅游产品发展到全域乡村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依托会昌山森林公园、湘江国家湿地公园、汉仙岩景区等自然资源,积极培育以森林运动康养、美丽乡村康养、生态绿色康养等为主的养生度假旅游产品。
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旅游+农业”发展,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打造融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进“旅游+林业”发展,围绕瑞寻高速两侧美化湘江国家湿地公园,打造百里湘江风景长廊;围绕洞头、中村、站塘、永隆、富城等重点区域,建设“森林小镇”和“森林乡村”。推进“旅游+文化”发展,加快红色旅游与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绿色生态旅游、景区特色演艺等旅游形式融合,推动红色旅游由旧址参观的单一模式向融体验休闲、瞻仰教育为一体的复合模式转变;充分挖掘、展示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诗词文化等非物质文化,持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活动。推进“旅游+康养”发展,围绕健康养生、温泉养生、中医药保健等特色产业,加快构筑复合型健康养生区块。推进“旅游+体育”发展,重点打造汉仙岩、紫云山、盘古嶂、雪莲山四大山地户外运动基地,积极培育登山、徒步、露营、山地自行车、高山探险、户外拓展、峡谷漂流等大众体育休闲业态。推进“旅游+水利”发展,以湘江、绵江、贡江为纽带,重点开发县城“三江六岸”水域旅游;依托水域和水利工程,开发观光、游憩、休闲、度假等水利旅游。
推进研学旅游快速优质发展。突出会昌红色基因,将更多旅游景区发展成为开展红色教育的大课堂,学习红色精神的教科书,汲取红色基因的营养剂。争取设立中央国家机关党性教育基地、会昌干部学院及省委党校、市委党校会昌教学基地,打造全国文明、全省一流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全国党员教育示范培训基地。强化旅游景区教育功能,把风景独好园建设成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把和君教育小镇建设成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积极扩大留守中央机关、会寻安中心县委、粤赣省委等旧址群影响力,吸引更多党政机关干部前来接受理想信念教育。面向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研学客源市场,加快吸引更多研学项目,办好教育培训机构。加强沟通交流,积极学习井冈山、瑞金、于都、上杭等地发展研学旅游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专栏5 旅游产业重点工程项目 |
汉仙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项目:项目规划范围41.5平方公里,按照景区规划要求和度假区建设标准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内容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公厕、码头、栈道、游步道、商业配套、市政园林、旅游公路、光影秀等。 长征文化公园(会昌段)建设项目:新建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山国家文化公园、会昌县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央苏区南大门红色革命旧址旅游开发项目、会昌县红色历史数字再现纪念馆、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留守苏区革命斗争旧址群、风景独好文化公园、李官山红二十二师驻地暨毛主席旧居纪念园等。 会昌县汉仙盐浴温泉度假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000亩。建设内容包括汉仙温泉度假酒店、露天泡池、恒温水上乐园、游客服务中心、商业街区、停车场、景区道路、绿化、市政配套等。 会昌县洞头乡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项目: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游步道、停车场、民宿等。 会昌县羊角水堡影视演艺产业园建设项目:新建汉仙岩神话山水实景演艺基地、羊角水堡古城影视基地、古松林艺术休闲基地、文化演艺体验街区等。 和君教育小镇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三校三书院(和君商学院、附属幼儿园小学、附属中学,石圾山书院、大小箬山书院、西工田书院)、三村三中心(基金村、儒商村、耕读村,商业中心、红色教育中心、生态居住中心)、三谷三基地(中草药谷、情人谷、文化创意谷,户外露营基地、自然教育基地、山地运动基地)等。 |
强化全域旅游要素支撑能力。完善旅游综合交通体系,构建“高速+国道+景区直达道路+旅游风景道”的“快旅慢游”交通网络;推行自驾车、自行车、徒步、游船等多种交通方式,构建“点-线-面”联动的全域慢游休闲绿道系统,满足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的深度游、体验游需求;完善全域旅游合作线路,打造会昌精品游线、奇幻森林之旅、湿地养肺之旅、丹霞仙境之旅、红色研学之旅等内部全域主题旅游线路。加快构建“星级酒店+主题酒店+生态营地+特色民宿+乡村庄园”的旅游住宿体系,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加快多元化旅游餐饮设施建设,形成由星级酒店、品牌社会餐饮、特色餐饮街区、主题精品餐馆、农家乐餐饮等各种档次、各种类型组合的会昌县旅游餐饮结构。提升旅游购物消费能力,加快建设会昌旅游纪念品标准化门店,开发以会昌米粉、桔柚等为代表的“会昌有礼”旅游商品,拓宽旅游商品销售渠道。提升旅行社服务水平,扩大会昌旅游的知名度。积极发展智慧旅游,构建面向游客的统一在线服务门户,为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消费环节提供便捷的应用服务。着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行景区旅游服务质量认证,完善服务质量体系。
专栏6 会昌县全域旅游线路 |
(一)区域全域旅游合作线路 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赣州—瑞金—于都—会昌—长汀—上杭—古田。 赣东南共和国摇篮之旅:赣州—兴国—宁都—广昌—石城—瑞金—会昌—于都—赣州。 赣南精品游:赣州宋代古城墙、通天岩—赣县客家文化城—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红都瑞金—会昌汉仙岩。 经典丹霞游:福建泰宁大金湖—广东丹霞山—赣州(会昌汉仙岩、龙南武当山、宁都翠薇峰)—鹰潭龙虎山。 赣粤闽客家原乡文化体验游:福建龙岩—广东梅州—江西赣州(会昌)。 泛珠三角自驾游:深圳(或广州)—河源—安远三百山—会昌汉仙岩—瑞金—赣州。 (二)县域全域主题旅游线路 会昌精品游线:禅心小镇—贡江滨水户外运动基地—会昌山森林公园—会昌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会昌湘江湿地公园—雪莲山生态旅游区—汉仙岩生态旅游区—周田田园综合体。 奇幻森林之旅:会昌县旅游集散中心—水明古樟树湿地公园—雪莲山生态旅游区—汉仙岩风景区—过江坪古松林景区—盘古嶂景区—会昌山森林公园。 湿地养肺之旅:贡江滨水户外运动基地—会昌湘江湿地公园—水明古樟树湿地公园—过江坪古松林景区—周田田园综合体。 丹霞风情之旅:会昌县旅游集散中心—紫云山景区—汉仙盐浴温泉养生度假区—过江坪古松林—羊角水堡。 红色研学之旅:会昌县旅游集散中心—独好园—会昌山森林公园—和君教育小镇—梓坑留守中央革命旧址群。 |
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围绕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做优做强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现代金融、文化娱乐等产业,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框架体系。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至49%。
推进商贸物流纵深发展。优化商贸供给质量,持续推进农贸市场、商贸市场等升级改造,调整优化各类小市场规划布局,提高集中度,提升市场档次,做到让利于民,方便群众购物。纵深推进电商产业发展,支持电商创业园、孵化园、产业园、运营中心等提升优化,为入驻企业在产品、人才、融资、销售等方面提供便利;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完善电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以脐橙、米粉、桔柚、酱干等为主的农产品电商,充分发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典型县品牌效应。推进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抢抓新经济发展机遇,鼓励商贸物流企业开展数字化、电商化改造升级,培育发展“网红经济”。构建集聚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瑞梅铁路综合物流园、九二氟盐化工基地综合物流园,全面实现货运物流化。加快整合优化快递、商贸、供销、交通等物流设施布局,完善县级物流中心,建设乡镇农村配送站、农村货运网点,构建城乡互动、县乡村互联、畅通高效的物流网络体系。
完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围绕满足老年人多样式、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发展中高端新型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加快构建与年龄层次、健康状况、收入水平等衔接匹配的立体式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强化基本养老服务,创新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老年人的服务要求。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加快建立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培育发展专业化社会组织和企业,上门为居家老人提供专业化养老服务。探索发展新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推动符合标准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构建“机构-日托-居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网络。推进老年福利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和敬老院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培育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新业态。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支持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养老服务,鼓励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等;推进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双向合作,探索组建医养联合体;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实现基层养老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有机衔接。
加快发展现代金融。鼓励引导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用足用好政策优势,争取在信贷规模调控、扶贫贷款担保、农村两权抵押贷款、县域融资续贷等方面的支持,努力打造全省农村金融创新示范基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扶企力度,持续抓好银企对接平台搭建,运用好“财园信贷通”等信贷产品,推动一批有实力企业进军资本市场。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争取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并向乡镇延伸服务网络,扩大农村信贷规模,繁荣农村经济。加大金融招商力度,在防范好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引进一些金融服务公司,活跃地方金融。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确保金融安全稳健运行。大力发展保险业,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拓宽商业保险服务领域,构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保险服务业。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把文化产业培植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加快发展文化演艺业,建设若干数字电影放映厅,有序建设KTV、演艺厅等文化演艺娱乐设施,推广量贩式、连锁式等新经营模式,逐步提高文化演艺的整体层次和品位。积极开发休闲娱乐项目,重点开发富有会昌特色的风情游乐园、文化休闲公园、特色文化街区等,促进休闲娱乐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休闲娱乐业与餐饮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夜经济,丰富夜文化生活。
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整合服务资源,完善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方式,加快形成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优质的社区服务体系。提升家政服务业水平,健全城乡居民家政服务体系,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进入家政服务业,积极发展婴幼儿看护、护理、美容美发、家用电器及其他日用品修理等服务业,规范发展教育培训、中介服务、物业管理、搬家保洁、家用车辆保养维修等服务业。提升住宿餐饮业服务水平,大力推进食宿餐饮业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酒店和会昌客家特色菜系品牌。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合理引导住房消费,积极培育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培育发展“互联网+生活服务业”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拓展服务功能。规范发展“地摊经济”。
专栏7 现代服务业重点工程项目 |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新建区域性农产品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设施2个,乡镇田头仓储冷链物流设施3个,村级仓储保鲜设施5个。总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其中初加工车间和常温保鲜库32000平方米,冷库15000平方米,物流用房3000平方米;配套建设相关市政基础设施等。 会昌县粮油收储公司直属库应急保障储备库改(扩)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186.46平方米,新建平房仓2栋(容量共2.6万吨)、业务用房1栋、一站式服务用房一栋、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变配电设施等。 会昌县农贸市场改造项目:对全县所有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总建筑面积15188平方米。 会昌县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13亩,新建19个乡镇供销合作社,总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 会昌县幸福产业园项目:占地约320亩,建设综合服务区、养生度假区、爱心护理院、养生公寓及商业配套安区、生态疗养区。 会昌县生态健康养老院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69亩,设置养老床位480张。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医技大楼、中药馆、农家乐酒店、综合商业服务大楼、养生讲堂、种植采摘园、健身楼等。 会昌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总建筑面积25200平方米,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202个,内设阅览室、娱乐室、厨房、餐厅、休息室等。 |
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到来的时代特点,早作谋划、有序布局,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赋能。
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紧抓江西省打造VR产业强省、“03专项”试点的战略机遇,积极争取“VP+”示范应用、物联网设施布局、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等项目向会昌县域覆盖和延伸,支持相关业态发展壮大。培育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支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模式。拓展“互联网+”在生活及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推广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等线上服务。培育发展基于数字信息技术支撑的“无人经济”及“微经济”。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探索打造“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跨界融合的数字化生态。
推动数字信息技术为产业发展赋值赋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数字赋能,推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工业企业设计、工艺、检测、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水平。实施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数字文创、智慧旅游等工程,促进线上线下资源有效利用,深化行业应用,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数字农业示范工程,支持蔬菜、脐橙、油茶、烟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展智能技术应用,建设农业数字化基地。
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以城镇结构优化、功能提升、合理布局为重点,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着力构建“一轴、三区、两高地”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的机制,构筑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优化城乡发展格局
顺应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演进趋势,以城镇结构优化、功能提升、合理布局为战略重点,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升级产业结构、增强城区服务职能为动力机制,培育重点镇、整合小城镇,建设会昌“一轴、三区、两高地”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轴。以会杉公路、206国道为主轴线,通过加快实施县道升级改造,打造串连南中北三个区域的1小时经济圈快速通道,各区域产业向主轴线布局发展,构建形成紧密联系的南中北三区产业协同发展轴。
三区。南部形成周田—筠门岭—站塘城镇发展带,依托G357国道,以汉仙岩国家旅游度假区、汉仙温泉度假区、九二氟盐化工产业基地为主要支撑,大力发展旅游、康养、度假产业,做精做强含氟新材料首位产业,高质量建设工业和旅游协调发展经济区。中部形成麻州—文武坝—珠兰组成城镇发展带,依托串联白鹅、庄口、珠兰、文武坝、富城、永隆等乡镇的省道走廊,以“风景独好”小镇、“独好园”文旅项目、西北街声川艺术村等红色、古色资源为支撑,充分发挥“山、水、城”丰富的文化底蕴,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及功能,全力打造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经济区。北部形成西江—庄口—白鹅城镇发展带,依托323国道、厦蓉高速公路和赣龙铁路等组成的赣龙交通走廊,以小密乡村振兴发展试验区、白鹅和君教育小镇、西江扶贫车间和红狮水泥、庄埠庄溪茶叶,庄口沃垚大棚蔬菜基地、荣昌谷、大昌肉牛养殖基地为支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
两高地。以九二氟盐化工产业基地、九州工业基地等为平台,全力打造会昌工业高地;以和君教育小镇、西北街声川艺术村为引爆点,建设会昌文化高地。
第二节 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城镇承载能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
打造风景独好旅游县城。以东进南拓为导向,有序拓展县城发展空间,提升县城发展承载能力。强化县城风貌改造提升,加强“三江六岸”城市景观和天际线塑造与管理,美化亮化城市夜景,推进以黄坊片区为主的老城改造,有序开发风景独好园—黄坊沿江区域,持续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打造风景独好旅游县城。推进城北片区、杨梅岗片区综合开发,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形成新的城市发展核心区。加快沿河城市公园群众休闲场所建设。高标准建设与完善城区路网,着力打通“断头路”,推进城区道路“白改黑”和市政管网建设。积极开展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规范电网、通信杆线建设。
彰显特色小镇魅力。支持和君教育小镇、风景独好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聚焦主导产业,突出特色服务,完善配套设施,抓好运营管理,不断提升特色小镇综合功能。推进麻州、西江、筠门岭、周田、庄口等重点小城镇建设,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打造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城镇化建设的新空间、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支点和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按照洞头和筠门岭示范乡镇建设的标准,以做精做细做美乡镇为导向,高质量推进剩余16个示范乡镇建设,带动各乡镇产业发展,提升乡镇宜居水平和群众幸福指数,促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圩镇整治工程,完善路网、雨污管网、亮化、绿化、环卫等设施,提升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一批产业形态鲜明、环境和谐宜居、充满活力魅力的特色集镇。提升乡镇管理水平。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便捷落户,破除各类隐形落户门槛,落户与农村“三权”脱钩,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全面取消各类城镇落户限制,实行自愿申请、不附加任何其他条件、同户人员可以随迁的“零门槛”准入政策,按照“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原则,加强流动人口居住和居住证办理,提高居住证发证量,大力推进不愿在城镇落户的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城镇化各项制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养老、医疗、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推进进城农民市民化。瞄准会昌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九州工业基地和九二工业基地建设,做大园区、做强产业,加快吸引农民进城就业务工。加快完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制机制,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鼓励农民工提升自身技能,切实提高就业适应能力。
专栏8 新型城镇化重点工程项目 |
会昌县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市政道路21.756公里。建设内容包括新(扩)建阳光路、文青路、湘南四路、南外街改造、湘滨西路、惠诚路、湘青中路、黄金路、教育大道、水东大道东延、湘南一路、水西出口路、红旗大道东延、同济大道东延、同济大道西延、林岗三路、湘江大道、城区道路“白改黑”建设等19条主次道路和新(扩)建会昌大桥、湘青桥、同济桥、打石岗大桥、杨梅岗两座桥共6座桥梁。 城北、杨梅岗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片区开发总面积3676.59亩。其中,城北片区面积2211.16亩;杨梅岗片区面积1465.43亩。建设内容包括土石方平整、市政道路、桥梁以及教育、体育中心、文化、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 会昌县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停车场建设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42.28亩,总建筑面积19.71万平方米,共建69处停车场,设置机动车停车泊位10526个,配建充电桩2000根。 会昌县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造老旧小区户数5109户,涉及楼栋868栋。建设内容包括铺设沥青路面6.32万平方米、雨水管网37公里,污水管道71.2公里,新增消防设施318项,改造、翻新住房及店铺2.5万平方米,建设广告位132处。 会昌县乡镇圩镇提升改造项目:对全县除中心城区外的18个乡镇圩镇按照基础类、提升类、示范类的分类标准进行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改造)道路、水电气通信、休闲公园、污水处理设施、环境整治等。 和君教育小镇项目:总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三校三书院(和君商学院、附属幼儿园小学、附属中学,石圾山书院、大小箬山书院、西工田书院)、三村三中心(基金村、儒商村、耕读村,商业中心、红色教育中心、生态居住中心)、三谷三基地(中草药谷、情人谷、文化创意谷,户外露营基地、自然教育基地、山地运动基地)等。 |
第三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全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乡村振兴提档加速。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强永久基本农田质量建设,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加工流通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自主储粮和经营,落实国家粮食生产、收储优惠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大做强蔬菜、果业、油茶、烟叶等主导产业。大力推进贝贝小南瓜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支持高山蔬菜、食用菌、特色蔬菜产业发展,努力建设海西经济区重要蔬菜生产基地、港澳台特色蔬菜产品的供应基地。重点打造提升以脐橙、桔柚为主的种植基地,建设标准化生态果园,智慧果园,完善赣南脐橙(会昌桔柚)品牌营销体系。实施低质油茶林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打造全市油茶生产重要产区。加强烟叶生产标准化建设,规划高标准基本烟田5万亩,建立高标准基本烟田保护制度。积极发展茶叶、养殖、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加快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重点培育和扶持成长性好、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带动面大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积极创建省、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小农户开展生产经营合作,构建紧密联结机制。积极发展产业联盟、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建设富硒产业园,建立富硒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富硒大米、富硒蔬菜、富硒水果,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深化农村土地确权,加快建设土地经营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全面提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对接“星创天地”计划,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社会机构以及农民企业家、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人员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专栏9 农业产业重点工程项目 |
会昌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总面积13.13万亩,配套建设机耕道、灌溉水渠、电力设施等相关附属工程。 会昌县优质粮食生产工程: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复,创建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5万亩,引进新品种,推广良种良法,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增施有机肥,开展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实现粮食生产单亩节本增效200元。 会昌县蔬菜大棚基地建设项目:新建钢架蔬菜大棚3488亩,配套建设大棚基地水、电、路等相关附属工程。 会昌县蔬菜产业发展及深加工项目:新增蔬菜种植面积1万亩,新建蔬菜深加工标准厂房及购置相关设备,配套建设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绿化和亮化等附属工程。 会昌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年产4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项目占地约2000亩,主要建设饲料厂、高排生猪养殖基地、上寨生猪养殖基地、珠兰生猪养殖基地等,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饲料生产厂房、生猪栏舍、办公生活用房,配套建设水、电、路、绿化、亮化等相关附属工程。达成后形成年出栏优质生猪40万头、年产饲料25万吨的生产能力。 江西品润生态循环农业项目:项目占地约700亩,新建标准化猪舍70000平方米,办公楼、科研楼、教学宿舍楼等5000平方米,安装沼气发电机组500KW/2台、新增有机肥生产线2条,配套建设水、电、路、绿化、亮化等相关附属工程。达产后形成年出栏生猪5万头、肉牛1000头,年产有机果蔬310吨、有机稻谷500吨的生产能力。 会昌县润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存栏2.1万头种猪繁育养殖及年产3万吨有机肥项目:项目占地约600亩,建筑总面积12.69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母猪综合楼舍12.51万平方米,办公用房、宿舍、设备房等0.18万平方米,配套建设水、电、路、绿化、亮化等相关附属工程。达产后形成年存栏2.1万头种猪、年产3万吨有机肥的生产能力。 会昌县恒源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项目:项目占地约44.75亩,总建筑面积1426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屠宰车间、待宰栏舍、冷链仓贮、污水处理设施、办公大楼、职工宿舍及购置相关设施设备等,配套建设水、电、路、绿化、亮化等相关附属工程。达产后形成日屠宰生猪1000头以上的生产能力。 会昌县恒鲜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400万羽家禽定点屠宰场建设项目:项目占地约25亩,总建筑面积137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屠宰加工车间、交易大棚、办公楼、宿舍食堂、冷库等,配套建设水、电、路、绿化、亮化等相关附属工程。达产后形成年屠宰家禽400万羽以上的生产能力。 会昌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升级改造全县113个规模化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全县740个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新建畜禽粪污厌氧发酵设施15300立方米;建设种植消纳示范基地16500亩。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有机肥2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20.16万吨的生产能力。 会昌县澳洲淡水龙虾生态养殖全产业链项目:新建2500亩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基地,配套建设水、电、路、绿化、亮化等相关附属工程。达产后形成年育虾苗1.2亿尾、年产60万公斤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的生产能力。 会昌县庄埠乡万亩茶叶基地项目:新种植1万亩茶叶,新建产业公路、加工厂电力设施、排水沟、灌溉基础设施等。 会昌县庄埠乡万亩雷竹笋基地项目:新种植1万亩雷竹,新建产业公路、加工厂电力设施、排水沟、灌溉基础设施等。 会昌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功能提升项目:对县行政区划内3个省级、10个市级、30个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围栏标识、绿化和亮化等附属工程进行升级改造,购置相关检测检验设备。 会昌县富硒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新建富硒农业产业基地1万亩、富硒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园区500亩、富硒农产品展示区,配套建设园区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绿化和亮化等附属工程。 会昌县土壤改良与连作障碍治理项目:改良脐橙园土壤总面积10万亩,改良瓜果、设施蔬菜基地土壤总面积4万亩。 会昌县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建设项目:新建农业指挥调度中心1500平方米,建设智慧农业平台、大数据系统,配套建设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绿化和亮化等附属工程。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紧扣相对贫困精准发力,接续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坚持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相对贫困监测帮扶,摸清相对贫困对象,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分类精准帮扶,开展动态调整管理。积极稳妥梳理、调整、完善、优化过渡期扶贫政策,强化政治执行力。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加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动态监测,强化就业帮扶举措。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加强资金资产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扎紧织密综合保障网络,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升蔬菜育苗和农产品加工业冷链物流的设施装备,推进畜禽机械化、养殖烟草种植机械化、制茶加工机械化,努力实现农村各业机械化全面发展。大力实施质量兴农工程,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打造供应东南沿海及粤港澳地区的“放心农场”,树立会昌农产品安全、绿色、健康形象。推进“二品二标二区”创建工作,支持会昌酱干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会昌桔柚、会昌米粉、贝贝小南瓜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到2025年全县“二品二标”认证数量达到50个以上。提升农产品生产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建立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种养管理数字化,实现农产品生产信息溯源,实现农产品价格趋势预测及线下产销对接。加强农村产权保护,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积极稳妥、有序和谐地推进行政村规模调整,做大集镇村,做强行政村,提升村庄管理水平。大力推进“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充分运用好洞头乡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成果,对乡村交通廊道、生态廊道沿线及村庄公共空间进行高品质生态绿化和功能活化,营建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风貌,打造沿贡水和会杉线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按照彰显红色底蕴、传承客家特色,注重发展乡村旅游与壮大村集体经济相结合的理念,建设一批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宜居乡村及农村社区示范点。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在有条件的村庄建设标准化农村公厕。
专栏10 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重点工程项目 |
会昌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村容村貌提升等。主要建设规模为:新建污水处理设施100座、排污管道20千米、清河塘1500口、清沟渠150千米、公厕20座、沤肥房243座,改户厕1000户、粪污收集管道10千米、粪污处理设施50座,购置垃圾分类桶30万个、收集桶3万个,改扩建村道180公里,太阳能路灯1000盏,村庄环境整治综合提升41700平方米等。 会昌县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建设项目:新建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及购置相关设施设备,配套建设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绿化和亮化等附属工程。 会昌县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25个行政村改扩建村庄综合公共服务中心25栋,总面积10000平方米,硬化村庄道路248公里,完善其他相关配套设施。 会昌县农业清洁生产工程: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到2025年全县农药用量降低1.8%以上,化肥用量降低1.8%以上。 会昌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健全秸秆收储体系,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到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会昌县有机肥代替化肥项目:建设规模5万亩,增施有机肥、建设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基地,购买商品有机肥,种植红花草、稻草还田腐熟技术应用等。 |
第四节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健全农业农村投入保障机制,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土地出让收益、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三农”比例。完善金融支农激励机制,扩大农村资产抵押担保融资范围,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完善农村用地保障机制,保障设施农业和乡村产业发展合理用地需求。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允许农村集体依法收回闲置宅基地、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允许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并享有相应权益。鼓励本地外出的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推进科教文卫体等专门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创新人才政策,增强人才吸引力。健全涉农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科研人员激励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鼓励建立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建立城乡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基本公共服务队伍补充机制,实施乡村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增加面向村卫生室的订单定向医学生规模,鼓励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县域医共体,对乡(镇)、村医生实行“县管乡用”“乡管村用”。促进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完善文化结对帮扶机制等方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低保制度城乡统筹。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农村公益事业。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统筹设计城乡路网和水、电、信息、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促进村镇联动协同发展,推进乡镇与农村联动规划、联动布局。健全公益性设施和经营性设施分级分类投入机制,明确乡村基础设施的产权归属,由产权所有者落实管护制度和管护责任。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积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打造“创新会昌”。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2.5%。
第一节 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坚持引才、育才、留才并重,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营造优良的用人环境,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红利。
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围绕含氟新材料产业、新型建材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农业及上下游产业需求,建立创新人才“引进来、留得住”体制机制,主动对接省“双千计划”、“海智惠赣鄱”、赣籍人才回归工程、赣鄱工匠等重大人才工程和赣州市“苏区之光”人才计划,采取项目合作、股权激励、咨询兼职、聘请首席专家和技术顾问等形式,着力引进一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快建设会昌县人才孵化城,着力聚集一批引领创新创造的人才,打造人才培育、人才创新、人才项目孵化基地。大力实施乡贤人才回归工程,引导乡贤人才回馈家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探索实施“百名硕博进会昌”工程,重点引进首位产业人才、企业管理、资本运作、文化创意、项目策划、科技研发等高层次紧缺人才。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吸引大学毕业生到会昌就业创业。到2025年争取累计引进培养100名硕士以上及高级职称人才、1000名各行业急需紧缺人才,1000名大学毕业生。
加快打造产业创新人才队伍。重点围绕含氟新材料首位产业,突出“人才+项目”“人才创业”两个重点,争取每年引进或在本县培养2名(个)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或项目,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效应的人才或团队。加快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实践基地,培养一批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高级技工等,打造高水平技术团队。以筑牢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石为导向,加快培育一批技能农民、农业技术人员、乡土人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现代青年农场主、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人员,打造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围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共享经济、区块链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发展,加快引进一批互联网人才、信息技术人才。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人员知识普及培训工程。坚持外引内培,以旅游规划、营销策划、旅游管理、研学旅游等方面为重点,加快打造视野开阔、经验丰富、专业性强、年富力强的旅游人才队伍。加大红色文化、客家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解决文化人才不足甚至断层的状态。
加快完善人才政策和服务体系。积极出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招引政策,有针对性地细化人才引进政策,打造人才汇聚政策高地、成本洼地。构建“一窗通办”服务模式,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推进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提供足不出户、高效快捷的服务,提升人才服务效率。建设完善人才企业联系挂钩机制、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人才企业“一企一档”管理。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符合科技人才规律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对引进人才的户籍、子女入学、医疗保险、创业投资等方面,实行“一站式”受理服务。加快人才住房建设,有效解决人才,特别是新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
第二节 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突破提升核心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速科技成果高质量就地转化。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加快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围绕含氟新材料首位产业和新型建材、有色金属深加工、食品药品轻工业等优势产业,加快实施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覆盖计划,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和检验检测技术平台,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90%以上。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国家级氟盐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含氟新材料实验室、含氟高分子研究所引领作用,以含氟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新能源电池材料、氟盐化工终端产品为重点,深化产学研合作,对重大共性需求和关键技术开展研发创新,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一批关键产品,力争在含氟新材料与应用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机制,推广运用择优委托等方式,形成一批专利产品群和高价值专利组合,突破一批产业创新短板和难点。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和促进重大产业的技术成果产业化,探索“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订单式研发模式,推动企业与外部研发机构合作,提升制造业技术扩散和规模化生产能力。推动企业创新需求向科技攻关、中试成果、产业化转化,提高创新成果属地转化率、科研人员成果收益分享比例。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快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鼓励支持主导产业优质企业上市,支持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实施“瞪羚计划”,充分挖掘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潜力,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围绕主导产业,把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企业,纳入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在资源配置、政策扶持上给予倾斜,加快做大企业规模,形成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落实企业研发活动优惠政策,推进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示范应用。
第三节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大力破除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促进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全面激发创新潜能,让创新成为动能转换的“核心引擎”。构建创新驱动政策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政策,重点推进科技创新投入方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协同创新机制和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加大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加强政府对财政科技投入的统筹规划,提高科技经费财政投入。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提高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创业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更多社会成员特别是赣州和会昌本地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积极探索政府资金和各类金融资本有机结合支持创新创业的方式,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激发科技创新创业活力。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加快建设以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网红经济、教育培训等为主的创业孵化基地,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
第五章 创建绿色生态宜居新家园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着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深化生态环境治理,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生态会昌”升级版。
第一节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强化生态空间管控,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强化生态空间管控。全面落实生态功能区划,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以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为核心,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生态空间格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严守县域生态红线,加强重点生态地的保护,做到天然草地、林地、水库水面、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绿色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按照面积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的原则对永久基本农田严格实行特殊保护,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综合考虑资源承载能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乡统筹、城镇发展阶段和发展潜力,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划定会昌城镇开发边界,框定总量,限定容量。
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聚焦“山青、水秀、林美、田良、湖净”和谐共生,积极探索系统治理、全局治理新路径,打造山区县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全面深化林长制改革,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灭火能力建设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积极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1%左右。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园林绿地、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建设与管理。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和以湘水、贡水、绵水、濂水、澄江及支流为主的中小河流治理。有序推进矿地、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与评估,摸清重要生物资源种类和分布状况,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预警体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安全。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综合监管能力,加大监督执法巡查力度,坚决制止和惩处水土保持违法行为。
专栏11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工程项目 |
会昌县长江经济带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对全县3400亩矿山开展生态修复;改良脐橙园土壤面积10万亩,改良瓜果设施蔬菜园面积4万亩;完善湘江源省级保护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智慧体系(含监控系统);以湘水、贡水、绵水、濂水、澄江及支流为治理对象,治理河长197.4km,治理小流域数量10条,治理面积150km2;新增污水处理厂站和配套管网。 会昌县低质低效林改造项目:采取更替、补植、抚育、封育等综合改造措施,在全县范围内改造低质低效林41万亩。 会昌县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项目:以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为载体,营造以国家珍贵树种为主的国家储备林4.5万亩。 会昌县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项目:在白鹅乡与于都县交界的县界开设防火隔离带12.93公里;小密乡与于都县交界的县界开设防火隔离带14.35公里;永隆乡、洞头乡与县公益林林场国有公益林的交界处开设防火隔离带29.17公里。 会昌县东江源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补充项目区火情瞭望监测系统的前端监控点及完善监控中心硬件设备,补充常规地面巡护设备,购置常规的扑火机具装备。 会昌县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PPP项目:实施湘水系统治理工程、贡水系统治理工程、绵水系统治理工程、农村河道整治工程以及西北街改造项目(含“湘江两岸”城市双修项目)。 会昌县湘江流域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示范工程:新建森林防火隔离带6公里,安装红外相机30台,设立界碑30块,设立界桩600根等,湿地修复10公里,生态修复工程1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1项等,岚山、塔丰、师公岩等区域森林抚育、补植3万亩,重点区域道路风景林带建设等,在重点区域安装视频监控探头,建设科研监测点。 |
第二节 深化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力度,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
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四尘三烟三气”专项整治,加强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强化PM2.5指标监测和管控,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强化移动源污染治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规范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行为,督促报废车辆履行报废手续,加强各类淘汰车辆违法上路行驶路检。加强固定源污染治理,规范建筑和道路扬尘污染管理。强化生活源污染治理,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加大餐饮业和学校油烟排放整治力度。加强大气污染监管执法力度,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常态化开展涉气环境执法检查,保持执法高压态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比例,减少控制工业废气排放。到2025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稳定在99.5%左右。
全方位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管理,全面提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保监管水平和保障能力。加强地表水污染防治,开展流域水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实施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确保流域水质达标。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全面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监测工作,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移除污染源或切断污染途径(面源)。大力推进企业废水、废渣等污染源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城乡污水配套管网,强化城乡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营。着力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到2025年,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达到98.5%以上。
高质量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土壤污染源头综合治理和土壤污染分类防治,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防控土壤环境风险为目标,进一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加快实施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区建设工程、建设用地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受污染农用地治理修复工程。落实农用地管控,加强林地、园地土壤环境管理。积极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对农村化肥、农药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强土壤污染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土壤污染数据库,构建信息化平台,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
加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力度。完善全过程环境风险监管,建立风险防控工业企业实时监控体系,严格源头防控、深化过程监管,深入开展涉重、涉化工企业环境安全整治工作。强化应急防范处置能力,完善环境应急机构指挥系统,推进建立环境风险源、环境敏感区、应急物质储备等基本信息数据库,集成共享各类环境基础信息,提升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危险废弃物监管与安全处置,强化危险废物从产生、贮存、转移到处置利用的全过程监管,健全危险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提升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处置能力。提升核与辐射环境监管与应急水平,加强核与辐射监督管理,完善辐射事故应急机制,形成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体系。强化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加强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切实解决噪声扰民突出问题,不断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
专栏12 环境治理与修复重点工程项目 |
会昌县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治理工程:重点针对有机化工、医药、表面涂装、塑料制品、包装印刷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开展大气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执法调查和治理;开展汽车维修行业、干洗行业VOCs专项整治。 会昌县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水污染防治项目:包括树立界碑、界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宣传牌、交通警示牌;新建安全监控系统、生态隔离防护网,其中临公路段水域建设防护桩等防护设施、和生态护坡和植物篱,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设置水面物理隔离与沉水植物消减隔离带、曝气装置等。 会昌县汉仙湖及湘江上游流域综合治理:开展汉仙湖及上游湘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河道整治,重点整治汉仙湖及湘江上游两岸畜禽养殖;湘江河道清淤长约10公里;开展汉仙湖水面垃圾、藤类清理。 会昌县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项目:建设污水处理厂站36座,处理规模3.79万立方米/日,新建配套管网121.85公里。 会昌县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防控土壤环境风险为目标,进一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区建设工程、建设用地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受污染农用地治理修复工程。 会昌县城乡环卫转运站体系工程:新建城乡环卫转运站21座,改建城乡垃圾转运站11座;新建城乡垃圾分类收集点260处,城区公厕63座,改造城区公厕20座及其他环卫配套设施。 会昌县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规划用地面积963.94亩。建设覆盖会昌县所有乡镇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体系,主要建设1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场、6座城区建筑垃圾中转站以及乡镇建筑垃圾填埋处置场18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场内建设大件废旧家具资源化处理系统。 会昌县报废车辆回收拆解处理项目:该规划用地面积10亩,新建拆解车间、报废汽车堆场、办公区及各类仓库。项目建成后,年拆解报废汽车1000辆。 会昌县餐厨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预处理系统、厌氧发酵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设施,形成日处理餐厨垃圾处理40吨。 会昌县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场区建设分为生产区建设、生活行政区建设、生产辅助区等部分建设内容,规划日处理医疗废物10吨。 |
第三节 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推广循环经济,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鼓励绿色低碳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节能环保新风尚。
加快推动产业生态化。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理念,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生态环境与绿色产业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积极推进园区绿色化改造,争创国家级、省级绿色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有序推进氟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产能扩张,鼓励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循环产业,合理推进会寻安绿色循环产业园建设,重点承接粤港澳、闽东南产业转移。培育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风电、太阳能项目,建设省级新能源产业基地。推进周田、庄口、麻州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稻虾共作,提升以生态高效、生态种养为主的现代农业。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绿色产品和标准的认证管理,规范绿色消费市场秩序,推广绿色农产品、低耗能家电等。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鼓励使用环保购物袋。推广绿色建筑,执行省市绿色建筑标准,鼓励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发展绿色交通,优先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加强公交线路、非机动车道、绿色步道等通道建设,提升公共交通通达性,鼓励绿色出行。加强环境教育,形成绿色消费社群,建立绿色生活群体规范。加强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知识的宣传,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强烈意识,大力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
第四节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态保护和修复机制,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愿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机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行责任终身追究制,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拓宽环境公益诉讼范围,设立环境公益诉讼援助资金。推行生态法庭第三方监督制度,公众评议委员会作为监督员全过程监督生态法庭审判和执行。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责任主体与职责。倡导市场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推动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立健全排污权初始分配制度,推进污染物排放许可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积极开展碳汇交易和碳中和试点,落实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探索深化以环境容量为基础、以环境质量为导向的总量控制制度,拓展纳入总量控制的区域特征污染物指标。建立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完善与周边县(市、区)生态环境治理协同机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执法机制,构建职责明确、边界清晰、行为规范、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系。
建立健全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明确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相应责任,形成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完善土地、河流、林木、矿产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对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监督,对自然资源使用不规范或违法的行为进行纠正、清除、排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探索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办法。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探索建立一套系统完整、规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预警响应管控机制、政府与社会协同监督机制、资源环境承载力定期公示制度。
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加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制度,积极构建从“山顶”到“湿地”生态管理体系,统筹设计县域不同河段、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和功能区的环境功能、生态保护策略以及全流域生态环境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河长制和林长制,完善一河(湖、林)一策,制定水域及岸线管理机制,依托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建立日常巡护监管机制,建立乡镇用水总量分配制度,建立林业资源保育与利用制度,构建动态考核指标体系。
第六章 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发挥自身优势,找准自身短板,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升级扩大高质量供给,促进消费扩容升级,提高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发展的主旋律,把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先手棋,增强投资后劲,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发挥工业化和城镇化后发优势,紧盯国家和省、市投资方向,实施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行动,聚焦关键领域的薄弱环节,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及“两新一重”等项目建设,持续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快速增长。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用足地方专项债券政策,统筹不同类型资金,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持续扩大以含氟新材料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以文化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加强产业延链补链项目投资,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民间投资、政府投资的协同,联合引导资金投向供需两端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领域,让更多基础设施投资形成优良资产、产业投资形成实体产业、民生投资形成消费潜力。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狠抓大项目、好项目。实施重大项目会战行动,聚焦“两新一重”,推动实施一批引领性、支撑性、战略性、示范性的重大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强基础、增功能、惠民生、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实施产业落地行动,聚焦含氟新材料首位产业链,加快引进大体量、高技术、高产出、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和项目。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库,动态完善在建、新建、储备“三个清单”,形成“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重大项目梯度滚动发展格局。优化重大项目调度服务,强化高位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强化资金、土地能耗等要素统筹和精准对接,推进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完善投资融资体制机制。坚持“项目为王”,强化项目调度推进服务,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强项目用地、用能、用材保障,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深入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提质增效改革,全面推广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六多合一”集成式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压缩工程项目审批时限,推进项目快速落地。积极推动金融机构资管产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调动民间资本投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推动金融机构推出符合民营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型增长机制。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坚持质量兴县、品牌兴业、标准引领,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积极开展标准创建,建立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主体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的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制定实施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含氟新材料领域培育标准“领跑者”。全面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全面提升“会昌产品”“会昌服务”质量,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发挥我县生态优势,着力发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富硒产品、地标产品,打造会昌米粉、会昌桔柚、会昌酱干等一系列区域优势产品。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进一步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发挥进口对提升消费、促进转型的重要作用。
激发消费需求和潜力。深入实施商贸、文化消费升级行动。优化商贸供给质量,持续推进农贸市场、商贸市场等升级改造,积极吸引大型商贸综合体入驻会昌,提升群众购物消费体验感。落实中小型消费城市梯队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城市管理等配套政策体系。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促进专业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等商贸业开展电商化改造,大力发展线上消费。推进景区功能配套建设,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唱响汉仙温泉品牌,打造知名文化旅游休闲消费集聚区。提档升级实物消费,培育发展夜间经济,规范发展地摊经济,提升吃穿用消费便利度。大力发展多层次住房租赁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扩大健康、养老、体育、家政、物业、餐饮等优质服务供给。落实节假日和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
优化消费环境。加快构建县域物流中心、乡镇配送站、城市社区及村级配送服务网点完备的高效配送网络体系,提高流通效率。强化市场监管,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制度和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加大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价格监管,加强对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惩处力度,坚决查处乱收费行为。完善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赔偿先付以及消费后评价机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和消费后评价制度,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便利放心的消费环境。扎实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发展消费信贷和信用消费。
第九章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按照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求,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激发活力;持续推进全县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用开放的办法拓展发展空间、增添发展动力。
着眼于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深层次矛盾,扎实推进要素市场、国资国企、农业农村、财税体制等关键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五型政府”建设,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发展活力。
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全面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有序推进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农村土地征收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实施农业农村“三改合一”,抓好土地开发、增减挂工作,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合理行使要素定价自主权。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加强处置“僵尸企业”,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打破政务信息孤岛,推动政务服务部门相关数据归集和共享,优化形成全县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
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县属国土资源加快上下游垂直整合、同类业务专业化横向整合,深化城投、工投、旅投等政府平台公司职能。积极探索合资新设、增资扩股等混改方式,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全面破除对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不平等待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加大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切实解决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深化农村产权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
建立现代财税制度。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提高预算透明度,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构建全面规范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进一般性转移支付管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强化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完善财政工作考核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持续建设“五型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诠释忠诚、检验忠诚,建设忠诚型政府。大力推动政府治理理念、服务模式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释放市场发展潜力和创新创造活力,建设创新型政府。牢固树立“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工作导向,以实干建设担当型政府。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深化“四个一”政务服务改革,健全完善基层便民服务体系,推进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建设过硬型政府。
第二节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宽松有序的经营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加快构建竞争力强、优势突出的营商环境。
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民营企业投资的“弹簧门”“玻璃门”,全面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强化有效监管,建立规制工具分析评价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构建基于信用的监管机制,形成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落实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惩罚性赔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