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办字〔2024〕43号
中共会昌县委办公室 会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会昌县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业产业奖补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各部门,县直(驻县)各单位:
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将《会昌县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业产业奖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会昌县委办公室 会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3日
会昌县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业产业奖补办法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引导脱贫户、“三类人群”家庭发展市场效益好的农业产业,促进增收致富,特制订本农业产业奖补办法。
一、脱贫户、“三类人群”发展产业继续实施直接补助
(一)直补对象:对脱贫户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群”家庭发展农业产业的,继续实行直接补助,做到应补尽补。
(二)直补范围及标准:参照历年来的产业项目及现行的水稻、蔬菜、肉牛、果茶、林业等产业政策的标准执行(详见附件1),每户直补总额4000元封顶(除普惠性奖补产业外)。
(三)直补流程及申报材料要求
1.项目申报。由户主填写《乡(镇)脱贫户、“三类人群”家庭农业产业直补申报验收表》(附件3)和其它佐证材料一份递交至村委会。
2.项目验收。村委会接收申报资料后,由村“两委”、帮扶干部在5个工作日内到实地核实,并签署村委会验收意见,盖章后以村为单位上报乡(镇)验收;乡(镇)接收村验收申请资料后10个工作日,由乡(镇)干部对脱贫户、“三类人群”发展的产业直补项目进行实地验收。
3.项目公示。乡(镇)验收无误,且在村、组两级公示7天,确认无异议后,由乡(镇)验收人员在申请表中签署验收意见、加盖公章后统一存档,填写《乡(镇)脱贫户、“三类人群”家庭农业产业直补资金审核发放表》一式三份(附件4),并报送县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备案各一份。要求发展了附件1产业的脱贫户、“三类人群”家庭,在当年11月15日前完成奖补申报,超过奖补时间不得申报,乡(镇)分别按非普惠性奖补产业和普惠性奖补产业汇总上报,非普惠性和普惠性奖补产业明细表分产业类型分类汇总。
4.资金拨付。直补资金从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中安排,县乡村振兴局审核后,拨付到各乡(镇),由乡(镇)直接拨付补助资金到农户的社会保障卡账户。
二、县农业主导产业实行普惠性奖补
根据我县今年出台的粮食生产、肉牛、蔬菜、脐橙(桔柚)、油茶等产业发展文件,鼓励脱贫户、“三类人群”积极参与发展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果茶发展服务中心等行业部门要对申报主体进行分类申报,属于脱贫户、“三类人群”的,项目申报资料由乡(镇)审核后报行业部门审核把关,由乡(镇)汇总再统一报县乡村振兴局进行资金拨付,注意项目申报不得重复,同一项目只能享受一次奖补。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宣传发动。县、乡两级要召开农业产业政策专题培训班,培训班要突出粮食、肉牛、桔柚、蔬菜、油茶等特色农业产业,要系统阐述农业产业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的有关政策;各村要加强产业奖补政策的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单、召开户长会等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奖补政策知晓度;各帮扶干部要上户宣传发动,鼓励脱贫户、“三类人群”家庭围绕县主导产业,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农业产业,同时尽力为脱贫户、“三类人群”家庭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技术等难题。
(二)规范操作程序。直补过程必须公开透明,脱贫户、“三类人群”家庭要据实申报奖补,乡村两级要逐户核实、严格把关,做到全面公示,坚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优亲厚友。
(三)加强指导监督。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果茶发展服务中心等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做好相关政策的解读释疑,细化主导产业的推进措施,加强种养技术培训指导,切实提高脱贫户、“三类人群”家庭的种养技术水平及效益并抽取一定比例的奖补对象、项目进行复核检查。县乡村振兴局、财政局及各乡(镇)要加强项目实施程序、资金拨付的监管,提高产业奖补项目的资金绩效。
附件:1.2024年农业产业奖补范围及标准
2.农业产业直补项目工作流程
3.乡(镇)脱贫户、“三类人群”家庭农业产业直补申报验收表
4.乡(镇)脱贫户、“三类人群”家庭农业产业直补资金审核发放表
附件1
2024年农业产业奖补范围及标准
序号 |
产业 |
产业名称 |
直补标准 |
直补规模(销售数量)起点 |
核查验收单位 |
适用对象 |
1 |
粮油 |
水稻 |
100元/亩•季 |
1亩 |
各乡(镇) |
脱贫户、“三类人群” |
2 |
玉米 |
150元/亩 |
1亩 |
各乡(镇) |
脱贫户、“三类人群” |
|
3 |
红薯 |
150元/亩 |
1亩 |
各乡(镇) |
脱贫户、“三类人群” |
|
4 |
马铃薯 |
100元/亩 |
1亩 |
各乡(镇) |
脱贫户、“三类人群” |
|
5 |
花生 |
100元/亩 |
1亩 |
各乡(镇) |
脱贫户、“三类人群” |
|
6 |
养殖 |
肉牛新增存栏 |
350元/头 |
1头 |
各乡(镇) |
脱贫户、“三类人群” |
7 |
肉羊新增存栏 |
150元/头 |
1头 |
各乡(镇) |
脱贫户、“三类人群” |
|
8 |
水产养殖 |
300元/亩 |
1亩 |
各乡(镇) |
脱贫户、“三类人群” |
|
9 |
新养殖蜜蜂 |
100元/箱 |
5箱 |
各乡(镇) |
脱贫户、“三类人群” |
|
10 |
蔬菜 |
大棚蔬菜 |
300元/亩 |
1亩 |
各乡(镇) |
脱贫户、“三类人群” |
11 |
高山蔬菜(脚板薯、辣椒等) |
300元/亩 |
1亩 |
各乡(镇) |
脱贫户、“三类人群” |
|
12 |
新植食用菌 |
600元/500袋 |
500袋 |
各乡(镇) |
脱贫户、“三类人群” |
|
13 |
粮油 |
油菜 |
150元/亩 |
5亩 |
各乡(镇) |
普惠性 |
14 |
养殖 |
新增牧草 |
300元/亩 |
5亩 |
各乡(镇) |
普惠性 |
15 |
果茶业 |
脐橙(桔柚)标准容器苗 |
5元/株 |
1株 |
县果茶发展服务中心 |
普惠性 |
16 |
果茶业 |
桔柚、柠檬橙、白金柚 中桶苗 |
8元/株 |
1株 |
县果茶发展服务中心 |
普惠性 |
17 |
苗木培育防虫 网棚建设 |
10元/平方米 |
100平方米 |
县果茶发展服务中心 |
普惠性 |
|
18 |
新开发种植及病毁果园复种桔柚 |
500元/亩 |
10亩 |
县果茶发展 服务中心 |
普惠性 |
|
19 |
新开发种植白金柚 |
500元/亩 |
10亩 |
县果茶发展 服务中心 |
普惠性 |
|
20 |
新开发种植茶叶 |
500元/亩 |
20亩 |
县果茶发展 服务中心 |
普惠性 |
|
21 |
绿茶茶苗 |
500元/亩 |
20亩 |
县果茶发展 服务中心 |
普惠性 |
|
22 |
林业 |
新造油茶林 |
1200元/亩(新造当年补助 1000 元/亩,第二、三年各补助100元/亩) |
5亩 |
县林业局 |
普惠性 |
23 |
改造油茶低产林(省级资金) |
400元/亩 |
5亩 |
县林业局 |
普惠性 |
|
24 |
油茶提升项目补助(省级资金) |
200元/亩 |
5亩 |
县林业局 |
普惠性 |
|
25 |
森林药材与香精香料 |
本木类: 500元/亩 多年生草本:400元/亩 一年生草本:200元/亩 |
5亩 |
县林业局 |
普惠性 |
附件2
农业产业直补项目工作流程
附件3
申请人基本情况 |
户主姓名 |
|
身份证号 |
|
|
家庭地址 |
乡(镇) 村 小组 |
||||
社会保障卡账户姓名 |
|
身份证号 |
|
||
社会保障卡账号 |
|
||||
发展产业情况 |
产业名称 |
|
生产地点 |
|
|
直补规模(亩、头、箱等) |
|
申请直补金额 |
元 |
||
声明 |
本人保证提供的所有资料真实无误,并愿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申请人(签名): |
||||
结对帮扶干部意见 |
村委会意见 |
||||
签字:
|
验收签字:
(盖章): |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
乡(镇)政府意见 |
|||||
验收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
|||||
乡(镇)脱贫户、“三类人群”家庭农业产业直补申报验收表
附:产前产中产后的有关佐证资料
附件4
乡(镇)脱贫户、“三类人群”家庭农业产业直补资金审核发放表
(按非普惠性、普惠性奖补产业类别汇总上报)
乡镇 |
行政村 |
社会保障卡账户姓名 |
联系电话 |
身份证号 |
社会保障卡账号 |
产业名称 |
直补规模(亩、头、箱等) |
直补金额(元) |
帮扶干部姓名 |
联系电话 |
脱贫户(监测户) |
|
|
张三 |
|
|
|
|
|
|
|
|
脱贫户 |
|
|
李四 |
|
|
|
|
|
|
|
|
监测户 |
|
|
王五 |
|
|
|
|
|
|
|
|
脱贫不稳定户 |
|
|
赵六 |
|
|
|
|
|
|
|
|
边缘易致贫户 |
|
|
钱七 |
|
|
|
|
|
|
|
|
突发严重困难户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
|
|
|
制表: 审核: 乡(镇)领导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