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交通运输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认真落实2025年全国、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部署,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大科研成果应用,提高标准供给质量,加强数字交通建设,强化数据应用管理,守牢网络安全底线,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壮大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激发科技创新新活力
1.推进两项规划编制。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厅党组决策部署,认真谋划“十五五”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工作,编制《交通运输科技“十五五”发展规划》《数字交通“十五五”发展规划》并纳入“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体系。
2.推动平台提质增效。成立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平台委员会,统筹创新资源开放共享、设施设备开放共用,培养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开展25个科技创新平台积分制绩效评价,进一步夯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基础。坚持和完善“重点工程+有组织科技攻关”机制,实现重大科技项目与行业创新平台的刚性协同。
3.抓好重点研发攻关。积极参与“公路自由流收费系统”“公路重大灾害智能管控处置技术”等部重大创新应用研究。组织开展“新一代超高比例旧料掺量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及装备研发”“面向长寿命的既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延寿设计与高韧性沥青材料研发”等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确保“交”出精品。
4.提升水运创新能力。发挥水运工程重要载体作用,汇聚科技资源,完善配套机制,提升水运领域创新能力。依托袁河航道提升工程,组织开展水运基础设施耐久性等关键技术攻关;组织实施“智能潜水自航式闸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科技项目,提高水运工程运行管理自动化水平。
5.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开展科技示范工程创建工作,推动科技创新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召开科技成果推广暨部科技示范工程技术交流会,指导举办2025年江西交通科技创新大会暨新技术产品博览会,展现行业创新成果和发展成就。
6.打造科普服务阵地。举办交通运输行业科普讲解大赛,力争在部省科普讲解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开展2025年交通运输科普站评定,打造科普阵地建设新亮点。继续开展“名师送教”活动,探索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志愿者服务品牌建设,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二、提升标准供给新高度
7.健全标准管理体系。建立“1+7”江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模式,发挥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支撑作用。出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管理办法》,制定委员活跃度指标,完善委员激励机制,强化委员履职尽责。
8.提高标准供给质量。聚焦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在数字化、绿色低碳、安全应急等领域立项地方标准20项、发布地方标准10项,更好发挥标准对交通强省建设支撑引领作用。
9.强化标准实施监督。制定《地方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工作指南》,强化交通运输地方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提高标准制修订质量,打通标准实施“最后一公里”。
10.加快标准人才培养。加强行业标准化从业人员能力水平培养,完善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多方面、多层次推进行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扩大标准开放度。
11.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印发《公路水运工程产品质量“啄木鸟”专项监督抽查行动方案》,加大重点产品质量监管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三、培育数字交通新动能
12.统筹数字政府建设。制定厅政务信息化系统顶层设计方案,整合优化存量信息系统运维,加快数字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公共服务子系统建设,推进交通数据底座与公路域业务中台子系统立项,配合开展全省一体化视联网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有序开展2026年数字化项目申报。
13.打造共享数字底座。依托公路水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整体协同、集约智能的综合交通共享数字底座,探索构建行业统一的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技术支撑服务体系,赋能行业数字治理。
14.丰富数字场景应用。聚焦应急调度、监测预警、综合执法、政务服务等方向,丰富综合交通“一张图”专题应用场景。强化交通监控云指挥平台应用,支撑省级数字政府决策指挥平台交通板块建设。
15.促进数智深度融合。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同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加强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应用场景研究,助推智慧公路、智能航运创新发展。推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工作,实现系统“应联尽联”、数据“应接尽接”。
16.推动培育数字产业。强化ETC技术应用,完善高速公路大会员体系,持续拓展数字经济赛道,支持行业企业做优智慧高速联创中心、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四、打造数据赋能新引擎
17.完善数据管理制度。制定《数据资源管理办法》《数据安全分级分类保护指南》,建立健全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情况通报机制,规范数据采集、更新、共享、使用等全周期管理。
18.推动数据深度利用。实施“数据要素×交通运输”行动,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根据部省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开发利用等新政策新要求,探索打造行业性数字化产品,促进交通运输数据产业发展。
19.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紧盯数据存储、传输、开发利用等重要环节,开展数据管理考核评估工作。定期跟踪共享数据使用情况和安全管理情况,提高全流程数据安全监管能力。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北斗规模化应用,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五、坚守网络安全新使命
20.夯实网络安全基础。健全边界明确、权责清晰、管理协同、技术先进的数字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业务不中断、数据不泄露、合规不踩线、零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开展网络安全运维服务考核评价,规范运维单位管理。定期分析研判网络安全常见问题隐患,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
21.强化重要系统防护。更新信息化系统及运维服务供应商管理台账,提升信息系统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定级及备案工作,配合开展等保三级以上网络与信息系统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工作。协助做好8个信息系统国产化工作。持续做好软件正版化工作。
22.发挥专项活动作用。举办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开展网络安全攻防实战演练(习)。组织参加第五届全省党政机关“赣政杯”网络安全大赛,学习先进经验做法,追踪前沿技术、产品,切实提高网络安全队伍整体能力。
六、开拓党建引领新局面
23.深化党建业务融合。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在对标对表中勇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使命任务。常态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化科技创新、数字交通领域风险防控,全面提升廉洁从政能力水平。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坚持改进作风、强化服务,务实服务基层一线、全面服务科研单位、精准服务科技人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