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乡关于持续推进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乡属(驻乡)各单位:
为有效推进全乡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从源头上控制畜禽养殖污染,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巩固稳定我乡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面排查摸底,建立养殖档案。
在去年的基础上,各村对辖区内畜禽养殖场进行再次全面排查摸底,建立畜禽养殖场养殖户档案,并根据上户情况及时更新,务必做到详实准确。养殖档案包括猪栏舍面积,目前养殖数量,年出栏数量。排查污染重点为:是否存在已退养的又恢复养殖现象;现场查看养殖场液态粪便、污水贮存池是否采取有效防渗漏、防溢流措施,防渗膜是否达标,有无破损;是否存在私设暗管偷排、乱堆乱流现象;是否实行“三改两分再利用”,污水不得入河;养殖场周边是否有明显臭味,影响居民生活;汛期是否存在污染隐患等重点内容,细化调查,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制定问题清单。
二、全面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
通过多种方式全面宣传当前形势,生态环保相关要求。一是由各驻村领导牵头,组织全体养殖户召开会议,开展培训;二是通过上户宣传养殖污染防治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三是建立本村养殖户微信群,每周推送相关典型案例,污染整治进度,上级督查情况等;四是执法队录制好养殖污染整治的音频,下发到各村居,各村居和执法队每周播放1次以上的音频,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
三、全面打击整治,形成高压态势。
对可养区范围内的,针对不规范养殖场(户),由农业岗、环保岗和驻村干部共同逐一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由驻村工作组成员、片区村干部跟踪落实;对污染严重无法整改的,由综合行政执法队牵头,属地村配合,对相关养殖场责令关停、退养等,签订退养承诺书,限期全面退养。
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要多方式开展检查,在夜间和假期要不定期开展巡逻检查,持续形成高压态势开展整治。各村对发现偷排漏排行为的,第一时间上报执法队,执法队要立即安排人员调查取证,做好案卷笔录,从严从重处罚。对乡村干部、党员、村小组长、护林员等存在养殖污染行为的,一律从严处理,同时在全乡进行通报曝光。
四、压紧压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挂户跟踪,每月排查。各村驻村干部、村干部对辖区内养殖场进行挂户跟踪,开展定期排查,每月26日前上报排查台账(驻村工作组长负责上报),排查要涵盖本辖区所有养殖户,同时督促畜禽养殖户认真执行各项环保制度和污染防治措施,严防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二是乡综合执法队要每周开展巡查。对下发过整改函及有较大偷排漏排风险的重点养殖户加强巡查检查,再从一般养殖户内随机抽取部分进行检查。在夜间和假期要不定期开展巡逻检查,持续形成高压态势开展整治。
五、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考核问责。
一是严格考核乡执法队。乡执法队要加大执法力度,全年要处理3起以上的养殖污染违法行为,形成震慑作用。二是加强对各村的考核。一是对各村摸排情况的考核,对摸排不实不全的,对支部书记、片区干部进行全乡通报并扣除一个月绩效。对各村摸排的养殖污染户,全面考核整改完成情况,每周一通报、一调度,全面落实表态、约谈机制,并与村办公经费挂钩。三是加强对乡村干部的考核。各村按照台账,对每户养殖户落实责任乡、村干部,养殖户整改情况、监管情况与乡、村干部2024年绩效考核挂钩。此项工作纳入全乡绩效考核,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乡环保岗每周对各村抽查2户养殖户,对整改、监管情况不熟悉的乡村干部每次扣3分,进一步压实乡村干部责任。
各村居、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危机意识、担当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把水质提升工作作为全乡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落实落细断面水质提升各项措施,确保我乡境内各断面水质达标且持续改善。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