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引领,脱贫成果全面巩固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继续推进红薯产业发展,在现有3000余亩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加强与省农科院的合作,进一步优化种植技术,提高红薯亩产量和品质。加大对“薯晓龙”品牌的推广力度,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发展肉牛、白金柚、脐橙、石蛙等特色产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维护粮食安全,保障粮食生产,加强耕地保护,加强柑橘果树黄龙病防控。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五方主体经营为核心框架,进一步扩大子公司的经营业务,积极引进经营人才。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和引进,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农户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和养殖。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更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用好“三线预警”机制,按照“一户一档、一户一策、一户一专班”要求,分层分类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切实提高帮扶成效。
(二)保护生态,打造和美宜居乡村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对养殖污染、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加强松材线虫病除治,保护晓龙绿水青山。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圩镇环境卫生维护和管理。
打造宜居乡村风貌。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科学编制乡村规划,合理布局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打造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提升乡村整体风貌。
(三)以民为本,切实增强民生福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推进一批交通、水利、电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实现偏远地区信号覆盖,推进桂林村污水处理设施和社会足球场项目完成,完成高标准农田升级改造。
兜底保障民生事业。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参保率。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帮扶,完善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加强保学控辍,持续开展奖学奖教表彰活动。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善乡村新文明实践所(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挖掘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整治高额彩礼、散埋乱葬、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
(四)统筹兼顾,提升基层治理能效
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加强矛盾纠纷排查研判,用好网格员队伍,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充分发动党员、人大代表、杰出乡贤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晓龙建设,常态化开展好扫黑除恶和反电诈行动,切实维护校园周边环境安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管护好重点人员,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基层减负,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成果。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进一步深化政府依法履职,规范基层行政执法,主动接受人大、群众监督。
各位代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兴实干之风,奋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全力以赴推动晓龙实现高质量发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