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乡镇信息公开 > 富城乡 > 发展规划 > 工作计划

富城乡2023年工作计划

访问量: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和全县的重点工作方向,2023年我们将持续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发展后劲,不断提升乡域综合实力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以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工厂化育秧中心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抓手,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落实2023年粮食生产任务,全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64万亩,其中,早稻0.85万亩、中稻0.23万亩、晚稻1.17万亩、旱粮0.39万亩、稳定粮食总产0.95万吨。稳步提升肉牛出栏数量,适当控制生猪养殖规模,完成760亩烟叶种植收购任务,盘活蔬菜大棚;扶持蜂蜜、香菇、冬笋等农产品品牌化,完成富城农特产品商标注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打造富城产业品牌。

持续做好项目落地服务。积极对接做好风力发电项目和肉牛养殖基地项目尽快落地;组建专班做好东坑寨水库项目的征地等工作施工建设,加快引进,全力推进席水酒业正式投产。积极争取上级专项债项目,新建农特产品加工标准厂房4500平方米。

大力推进生态红色旅游。充分发挥富城生态环境优势和独特的红色文化历史,加大对板坑村滴水寨的开发力度,进一步发挥红三军团机枪连旧址的红色教育作用,推进富城乡红色展馆建设,形成富城红色生态旅游精品路线。

(二)统筹各方资源,谋化全域建设,不断增添美丽乡村魅力

高品质实施村庄建设。以2023-2025年新农村建设点为抓手,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快速推进,着力拆除一批无人居住的危旧房、空心房、残垣断壁;深入推进户厕革命,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小微农饮水厂的运行管理,推进农饮提档升级项目,筑牢安全饮水保障线;继续推进圩镇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圩镇风貌;持续开展移风易俗,进一步引导乡村文明建设和村民素质提升,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的形成,推动乡村面貌逐步迈上新台阶。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落实开放式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做好兜底保障,对监测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帮扶成效。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工作成果,持续聚焦“三业”提升,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继续发挥公益性岗位就业保障作用,常态化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扶工作,进一步盘活乡村项目资产,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各村村级集体经济保持在35万元,其中寨头村、桂坑村村级集体经济达50万以上。

高标准打造数字乡村。用活用好“独好通”APP,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数运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加大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运用,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能力和水平向数字化转型;继续抓好电子社保卡、电子医保卡的宣传、申领和使用,发挥好电子社保卡、电子医保卡便民、利民、惠民的作用,让群众充分享受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便捷。

(三)加大环境治理,强化水源地保护,不断增添绿色生态活力

全力抓好环境治理。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增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统筹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切实加强农业面污染源治理,控制生猪养殖规模,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整改,拒不整改的依法依规从严处理。加大非法占用耕地、林地行为的打击查处,落实最严格的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全力做好农作物焚烧秸秆禁烧工作。

切实提升生态文明水平。认真落实“河长制”,扎实做好河道日常巡查、河流水域监控,加强水质监测,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确保水质断面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严格落实“林长制”,常态化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强化松材线虫病防治,稳步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不断优化护林员队伍,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重点推进林下灵芝种植、深加工项目;深入推进油茶产业种植,力争完成新植油茶800亩、低质低效林改造300亩,低产油茶林提升800亩。

(四)强化社会保障,切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凝聚共建共享合力

扎实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推动全乡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动态管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全力做好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确保应收尽收;及时对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和冬春救助。强化技能培训与创业培训,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

稳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高效解决初信初访,严格控制越级上访,认真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切实抓好禁种铲毒工作,确保全乡毒品原植物“零种植”、“零产量”。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平安建设、反电信网络诈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员监管等工作,全面优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继续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三管三必须”,重点做好燃气安全、消防安全、自建房、道路交通、地质灾害等领域的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五)进一步加强政府建设,持续提升效能,不断锤炼自身定力

进一步提升政治能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和乡党委各项决策部署,深化“五型”政府建设,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模范机关。

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八五”普法工作,全力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依法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不断提升科学决策、风险防范、应急处突能力。

进一步筑牢廉政底线。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政府工作始终,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控“三公”经费。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和全县的重点工作方向,2023年我们将持续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发展后劲,不断提升乡域综合实力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以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工厂化育秧中心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抓手,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落实2023年粮食生产任务,全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2.64万亩,其中,早稻0.85万亩、中稻0.23万亩、晚稻1.17万亩、旱粮0.39万亩、稳定粮食总产0.95万吨。稳步提升肉牛出栏数量,适当控制生猪养殖规模,完成760亩烟叶种植收购任务,盘活蔬菜大棚;扶持蜂蜜、香菇、冬笋等农产品品牌化,完成富城农特产品商标注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打造富城产业品牌。

持续做好项目落地服务。积极对接做好风力发电项目和肉牛养殖基地项目尽快落地;组建专班做好东坑寨水库项目的征地等工作施工建设,加快引进,全力推进席水酒业正式投产。积极争取上级专项债项目,新建农特产品加工标准厂房4500平方米。

大力推进生态红色旅游。充分发挥富城生态环境优势和独特的红色文化历史,加大对板坑村滴水寨的开发力度,进一步发挥红三军团机枪连旧址的红色教育作用,推进富城乡红色展馆建设,形成富城红色生态旅游精品路线。

(二)统筹各方资源,谋化全域建设,不断增添美丽乡村魅力

高品质实施村庄建设。以2023-2025年新农村建设点为抓手,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快速推进,着力拆除一批无人居住的危旧房、空心房、残垣断壁;深入推进户厕革命,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小微农饮水厂的运行管理,推进农饮提档升级项目,筑牢安全饮水保障线;继续推进圩镇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圩镇风貌;持续开展移风易俗,进一步引导乡村文明建设和村民素质提升,推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的形成,推动乡村面貌逐步迈上新台阶。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落实开放式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做好兜底保障,对监测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帮扶成效。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工作成果,持续聚焦“三业”提升,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继续发挥公益性岗位就业保障作用,常态化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扶工作,进一步盘活乡村项目资产,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各村村级集体经济保持在35万元,其中寨头村、桂坑村村级集体经济达50万以上。

高标准打造数字乡村。用活用好“独好通”APP,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数运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加大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运用,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能力和水平向数字化转型;继续抓好电子社保卡、电子医保卡的宣传、申领和使用,发挥好电子社保卡、电子医保卡便民、利民、惠民的作用,让群众充分享受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便捷。

(三)加大环境治理,强化水源地保护,不断增添绿色生态活力

全力抓好环境治理。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增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统筹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切实加强农业面污染源治理,控制生猪养殖规模,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整改,拒不整改的依法依规从严处理。加大非法占用耕地、林地行为的打击查处,落实最严格的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全力做好农作物焚烧秸秆禁烧工作。

切实提升生态文明水平。认真落实“河长制”,扎实做好河道日常巡查、河流水域监控,加强水质监测,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确保水质断面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严格落实“林长制”,常态化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强化松材线虫病防治,稳步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不断优化护林员队伍,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重点推进林下灵芝种植、深加工项目;深入推进油茶产业种植,力争完成新植油茶800亩、低质低效林改造300亩,低产油茶林提升800亩。

(四)强化社会保障,切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凝聚共建共享合力

扎实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推动全乡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动态管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全力做好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确保应收尽收;及时对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和冬春救助。强化技能培训与创业培训,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实事。

稳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高效解决初信初访,严格控制越级上访,认真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切实抓好禁种铲毒工作,确保全乡毒品原植物“零种植”、“零产量”。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平安建设、反电信网络诈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员监管等工作,全面优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继续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三管三必须”,重点做好燃气安全、消防安全、自建房、道路交通、地质灾害等领域的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五)进一步加强政府建设,持续提升效能,不断锤炼自身定力

进一步提升政治能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和乡党委各项决策部署,深化“五型”政府建设,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模范机关。

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八五”普法工作,全力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依法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不断提升科学决策、风险防范、应急处突能力。

进一步筑牢廉政底线。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政府工作始终,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控“三公”经费。

附件: